我国青少年健康的困境及体教融合策略研究
2021-11-24李娟赵琦
李娟 赵琦
摘 要: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推进体教融合更好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讨论“结合”与“融合”的差异,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教融合的联系,提出推进体教融合的策略:1.提高政府部门监察力度,保证相关部门有序执行;2. 实现学校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活动意识;3.转变家长传统体育理念,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进程;4.消除传统模式遗留问题,加强体校学生健康发展。以期达到推进体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的体教融合“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标需求。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体教结合;体育困境;体教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5.026
收稿日期:2021-05-10
作者简介:李娟(1997-),女,江苏溧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 赵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项目,科学确定并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这一文件说明: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提高了体育学科在学习课程中的地位,改变了体育学科边缘化现象,弥补了应试教育带来的人才流失问题,使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充分、统一的发展拥有政策基础,为阻止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行为提供政策依據。当前社会对体育存在误解:第一,相关监督或管理部门对运动员学生“代上课”行为不严厉制止,甚至存在任由学生发展的错误态度,导致大批优秀运动员在早期就误入歧途;第二,学校为了提升学校声望,毫无底线的同意运动员学生可以利用参赛所获得的积分去替代学时分,从而满足学生毕业的学时要求;第三,教练员为了达到某项技能的预期目标,过度占用运动员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违背了学生运动员的生长规律导致无精力投入学习生活;第四,学生对于优秀专业运动员存在过度崇拜的心态,看待运动员学生带有滤镜色彩,忽略了运动员主体还存在学生这一身份等。这些行为是“体教结合”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向“体教融合”时代转型首要解决的难题。
体教结合模式向体教融合模式的成功转型需要时间的沉淀,通常业界将这一时期定义为过渡期,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获知:过渡期最大的问题是未能摆脱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背景。
1 我国青少年健康的困境分析
1.1 青少年健康的现状
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结果,中小学生脊柱侧弯、肥胖等健康问题直接说明,体力活动不足已成为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达2.1%,70%有过自杀倾向,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有年轻化现象。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仍较低,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家属仍有病耻感。根据对周边人的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存在错误的思想意识,“重文轻武”、认为体育活动过多的分散学生的精力与时间,是影响学习的罪魁祸首;走进校园发现,学生的文体活动室使用率不高、专业的体育场地与设备仅对专业体育生开放、部分的体育器材老化未进行维修,导致有需求的学生未能得到满足,从而降低活动积极性;走进社区发现,高校空闲时段为周末,社区体育周末为休息日,形成了高校与社区体育的时间差,无法建立活跃互动的桥梁。上述种种说明:社会对体育与健康认知程度低。
1.2 青少年健康面临的困境
1.2.1 政府主导力量不足。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存在不均衡状态,教育行政部门的体育资源整合不当,社会对体育的指导质量不高,在严厉问责系统的基础上无法合理把控监察制度的强弱。容易出现“问责”系统滋生出来的弄虚作假行为,政府主导力量过大,社会部门无法协同参与。
1.2.2 部门之间协同力不足。少数部门的不作为,导致各部门协调工作过于注重形式,社会组织、社团等部门对待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与行为方式的偏差。目前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政策的组织实施及考核主要沿用双系统垂直向下的强制推动和操控政策。实施组织线路长、跨越多部门执行、涉及多方面机制、缺乏强制约束力,避免出现钻进“死胡同”的现象。应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担任组织实施,其他部门有规矩地、跨区域地联合机制,不能举教育部门的一己之力,应协调各部门有拘束的通力合作,形成共赢局面[1]。
1.2.3 学校相关教师体教认识模糊。学校体育管理者及体育教师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模糊不清,主科老师过度重视主科成绩,弱化了体育学科在全科中的占比,相关领导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指出问题,维持体育学科与主科学科的协调关系,导致部分体育教师懈怠工作,使得学生对体育运动开始不重视,即使有条件也出现懒于运动的现象,导致恶性循环,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问题,生长发育达不到国家体质标准等等问题。
1.2.4 青少年主体的参与度低。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主要考虑青少年的个体健康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较少需要考虑家庭、社会参与度、满意度等等催化素作用。社会、家庭与学校更多关注学生能够达成何种文化学习成就,忽视体育成绩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完成上级发放的教学要求,表面实现“健康第一”的健康目标需求,未落实到实际考虑教学实施过程中收益高于教学结果收益。那么,体育活动的实施要过程与结果两手齐抓,增强体质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升华体育锻炼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程度。此外,学生对于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健康生活的自觉性,缺乏“每日锻炼一小时”的自主性。
2 “体教融合”的策略分析
2.1 “结合”与“融合”的概念辨析
目前关于体育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中国大百科全书将体育定义为:通过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力、丰富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张洪潭指出,sport一词的拉丁文原意是泛指一切离开工作而从事的身体活动性游戏,如今用来概称体育,恰好符合种类繁多、翻译宽广且相当兴旺发达的体育现状的实际[2]。《教育学基础》中将教育定义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3]。在笔者看来:教育与体育本身即有密切的联系,独立理解体育的身份是错误的观点,体育从始至终都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脱离教育概念来理解体育概念,需要结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面看待,首先两者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但是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不一致,体育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为目标,教育是以学生学会做人,建立健康人格,学生能够有尊严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自主生活为目标。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或是“融合”字面上看有差异:“结合”是两个事物发生联系,“融合”是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合为一体,产生了价值的升华。
体教融合是为了达到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目标,在体制、机制和改革的基础上,用整合优势资源的方法,将体育与教育两大系统及其子系统中的“体”与“教”融为一体的过程。体教融合优于体教结合。在目标定位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体教融合的施行,将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两手齐抓,培养的主体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体教结合的推广更侧重于某一小块利益需求,如: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竞技体育能力等,培养的主体则是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在融合内容方面,《意见》指出,体教融合制度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学校体育、青少年赛事体系、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建设、体校改革、社会体育组织概念、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的方方面面;而体教结合政策面向的群体更多集中在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高校高水平队、体育院校办学等方面[4],与体教融合的融合内容相比较,稍显局限性。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明确体教融合制度优于体教结合制度,加速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过渡,实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2.2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
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循环往复的碰撞、冲突,“体教结合”模式应运而生。体育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后备人才需以教育系统为主导,结合体育系统的资源优势来实施。现阶段体教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混合式”模式、“省队校办”模式、“清华”模式、“南体”模式[5]。经研究发现:(1)现阶段体教结合模式更多体现在书面想法阶段,与实际的局面存在落差,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体育行业的能力声望,增强学校竞争力,出现了“揠苗助长”的现象,未能以学生为主体缓解学训矛盾、建立学训均衡发展的平衡点、不能满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最终目标需求;(2)校园中学、训矛盾愈演愈烈,高校原设想设立比赛积分与成绩学分相抵消制度,来化解优秀竞技运动员学业的压力,现演变为“缺席”“代上课”“替考”的造物。从短期结果来看: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学习积极性下滑,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思想品质方面容易养成弄虚作假的坏习惯、养成不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从长期结果来看:容易养成除竞技技能以外的其他能力薄弱、就业能力低、无法适应社会产生逃避社会的畸形想法等。新时期发展“十三五”背景下,仍存在与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背离的现象;(3)上级管理部门过多追求政绩,出现投机取巧行为。造成了“金牌至上”“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促使体育仅作用于体教结合的主体对象:运动员学生,而远离了体教融合的主体对象:学生群体;(4)学校层面出现应试训练局面。为了达成应试教育的教学要求,出现了“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训练局面, 学校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长、增加在训运动员的训练量,达到提升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目标需求。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重点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需求相违背,影响优秀在训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生活,冲击了优秀退役运动员在市场化经济下原有的退役保障制度[6];(5)观念层面与素质教育发生偏离[7]。“体教结合”制度下,注重业余训练和竞技体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教育与体育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了交叉点,未起到升华性质的作用。以上五方面导致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青少年的体育活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学习需寻求相互制约,需要清晰认知到体育教学在校园中的现实状况,关心当代学生的健康问题,助力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加速转型,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优型人才。
故将“训练—教学—研究”融合起来向体教融合转型发展,以“混合型”体教结合为基础,省校联办专业运动员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之间互通有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人才,缓解优秀运动员学历认证与自身学识不符现象,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利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共同发展;运动员学生与学生各自发展长处,利用木桶原理将个人能力发展至最优;学校体育从基础框架入手和竞技体育以深化巩固加深共同展示出最稳固而炫彩的技术动作[8]。
3 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教融合政策的联系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历年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是国家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健康现状及未来发展水平,承担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责任,而青少年体质健康增强则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问题,建立科学、客观、可行的体质健康标准,实时检测与把控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结合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做出相应政策,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体质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达成增强国民整体体质健康的最终目标。体教融合是时代推进的产物,是体教结合政策未能满足时代需要而出现的。
体教融合培养的主体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故体质健康的研究对象与体教融合的培养主体有交集,两者存在联系。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面临的困境主要从:政府、部门、学校和青少年主体四个方面展开叙述。故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分析切入点与体教融合发展的措施实施切入点是一致的。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为了达成增加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升国民健康意识、培养大批量高素质人才、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最终目标。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深化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模式是为了加快体育回归教育的进程,加深青少年文化學习与体育锻炼的有机结合程度,达成政府、社会、国家、学校多方面协调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终目标。故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教融合政策存在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关系。在体教结合制度向体教融合制度的过渡阶段,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得出,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本质是让竞技体育回归到教育中去,即以体育教育为立足点,以体质健康为切入点实现体育与教育的交叉融合。体教融合面对的群体是青少年学生,主要是解决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练协调发现的问题。
4 推进体教融合的有效策略
推进政策需多方面协调,具体包括三层面:政府、部门、家长,其中部门包括学校和体协、社团等。
4.1 提高政府部门监察力度,保证相关部门有序执行
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政府拨款充足的资金、出台并推行相关的政策文件、配比最优化的科学技术等实现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深度融合,保障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得到改善。组织机构,形成自上而下的“政府—学校—社团”的联合机制,政府坚持顶层设计的理念,形成规范而有序的监督与执行制度,构建政府综合评价体系;合理把控监察制度的强弱,避免出现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不均衡状态。
4.2 实现学校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活动意识
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对体育教师设定专门的薪资计算制度,避免体育教师时间碎片化,学校体育教师提高体能与技能,避免出现技能薄弱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现象;社团以体协为例,建立科学地训练体制与竞赛体制,系统规范制度与完善其标准,职责分明,权利明确,调动各层积极性与参与度[9]。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完整的监察制度,防止教师之间替代上课现象,占用学生身体锻炼的时间;利用工薪奖金、绩效工资的形式,调动教师技能与知识的进修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关注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成绩,避免出现以竞赛代替学分、“免考”现象,增强体育教师辐射其他学科的辐射能力,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但不能缺失独立存在的能力;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力度,可以通过“阳光体育”“体育院校基本功大赛”等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与理论感悟的探讨[10]。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体育课程自身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让国际竞技舞台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独角戏,实现体教融合可持续之路。
然后,教师的课程设计应秉持“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注重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考虑课程设计需遵循连贯性、循序性、基础性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重视同伴间的协作集体性,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养成每日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情感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根据课程所对应的知識对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注意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学时分配;利用竞赛巩固技术动作,将体育活动融入到生活。对学生的评价需综合性考虑,学期末的理论或技术分数仅占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度、技术完成的准确性、课程的出勤率等也能影响成绩[11]。
最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以自身兴趣点为第一考虑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素质条件,根据家庭情况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可以效仿美国高校体育模式,从根本上抛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健康为理念。
4.3 转变家长传统体育理念,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进程
家长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念,认识到成“材”的第一步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储备充足的精力。消除主副科差别对待的错误看法,明确学生体育专业能力强是一种先天的优势能力,能够跨入高校时有多重选择,减少“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压力,也减少相应家庭的心理与经济压力。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起监督与引导作用,监督孩子是否利用周末、假期等业余时间,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否保证体育锻炼的质量、是否有意识的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等内容,从而保证学生每日体育锻炼的频率与质量。家长定期检查学生文化学习成果,当学生存在懈怠、抗拒、疲劳等心理状态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意识的引导,重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重建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学习。家长在学生运动员转型阶段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家长“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驳”,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避免胆怯心理而产生止步行为,提升每周锻炼的频率与质量,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进程。
4.4 消除传统模式遗留问题,加强体校学生全面发展
大部分体校运动员在6岁左右开始接受体育训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渴望被父母认同、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等特点,故需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引导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等学习方法,让运动员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拥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热爱学习的情趣、锻炼自主学习的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榜样学习法,树立以刘翔、李宁等为例的榜样意识,产生榜样学习效应,激励学生自主攻克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需实时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及时更正错误的学习现象。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并访谈相关体校从事者发现:学生运动员存在独立于体校、不完全融入校园的现象,结合此情况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文化成绩中等偏上或优异的学生运动员从体校环境引入普通初高中环境,利用学生运动员的好胜心理、喜好与普通学生较量学习能力的行为、平时上课的认真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达到文化成绩和竞技能力双赢局面,但要注重学生运动员的实时监控、防止出现与预期想法相违背的现象。文化成绩薄弱的学生运动员可以与文化基础好的学生运动员组成“一帮一”学习小组,从而达成双子模型效应。对于成年的专业运动员,淡化或消除专业的运动员仅从事竞技体育活动,而忽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现象,避免出现投机取巧、好走捷径的错误思想。当今大时代趋势,一、二线城市对于职工的学历文凭要求越来越高,结合这一趋势专业运动员在为国争光的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考虑专业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并采取相关政策为专业运动员留有后路,注重体育与教育的融合,能够运用基础文化知识教授青少年学生运动员。消除体教结合模式遗留下来的“重竞技、轻教育”的问题。
5 总结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国家愈发重视青少年学生健康,“体教结合”模式遗留下来的唯金牌主义、专业运动员文化学历低、“体育活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学习制约失衡等问题急需得到解决。面对种种问题,体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强监察制度的严厉问责系统,最小化的降低弄虚做假情况的发生率;相关部门组织实施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其他部门协同合作、实现共赢局面;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需要从自身健康需求出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力[12]。
要深化对体育与教育关系的认识,推进体教融合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建立联合机制,责权分明,权利明确,充分调动多层次人群积极性;学校要强化监督,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教师自身体育素养提升的积极性,实现体教融合可持续发展;家长要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要想成才必先锤炼躯体,为体教融合的成功转型起推波助澜作用;课程设计注重综合评价,定量考虑合理分配学时、负荷量、负荷強度,定性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情感因素等更好的将体育融入生活,退役运动员也需要考虑未来的就业情况,回归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 杨国庆.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01):1-6.
[2] 张洪潭.体育学研究经验谈[J].体育与科学,2018,39(06):13-17.
[3] 熊晓莉.当代教育学基本理论探析——评《教育学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8(09):73.
[4] 柳鸣毅,龚海培,胡雅静,等.体教融合:时代使命·国际镜鉴·中国方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0):5-14.
[5] 孟昭莉,陈玲.三位一体目标体系下的“体教融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6):164-166.
[6] 刘波,郭振,王松,等.体教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诉求、困境与探索[J].体育学刊,2020,27(06):12-19.
[7] 欧阳井凤,邢金明,岳晓波.“体教融合”的新生境构成、组织形态与体制设计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2):37-43.
[8] 钟秉枢.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完善的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05):13-20.
[9] 周爱光.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学刊,2021,28(02):1-6.
[10] 许弘,李先雄.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与思考[J].体育学刊,2021,28(02):7-12.
[11] 赵焕,刘俊,李欣玥,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体育进高考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学研究,2021,35(01):60-67.
[12] 唐炎,陈佩杰.体教融合发展中的高考动力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28-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