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1-11-24钟文莉许应华
钟文莉 许应华
摘要:基于STEM-SOS教学模式,建构了STEM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化学知识为基础、融合计算机技术、工程和数学思想,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人工作品为目标。依据该模式,对初中化学“化学肥料”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作品为“设计一个化肥查询程序”。教学实践表明,该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STEM化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化肥推荐谱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3-0055-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1.03.013
STEM教育是当前提倡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种重实践、跨学科,区别于传统的注重单一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概念。该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即学生通过在真实项目中的实践,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对一个科学现象进行探索与思考,以提升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以达到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的目标[1]。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能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初中化学“化学肥料”是与学生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由于视角不同,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设计也不一样,如潘程从STS理念出发对该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案和STS的教学进行了对比设计[2],朱纷从落实三维目标角度出发设计了该内容[3],当前还没有发现从STEM理念出发对初中阶段该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
一、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
根据STEM教育理念,教育研究者开发出多种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特点,针对的学科和教学内容也不相同。
LSTEM-SOS教学模式
在众多STEM教学模式中,STEM-SOS教学模式具有流程清晰,易操作,适合化学学科等特点,其发源地为哈莫尼公立学校(Harmony public school,简称HPS)。STEM-SOS模式的核心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4]。
这个教学模式严谨、跨学科、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力、品行都得到发展。该模式包括五个阶段,其步骤如下:(1)选择项目阶段。选择项目是学习的起点和关键。STEM-SOS模式将项目分为Ⅰ级项目、Ⅱ级项目和Ⅲ级项目三个难度级别,课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完成Ⅰ级项目(必要项目)后,才能进入Ⅱ级项目(拓展项目),继而是更高一级的Ⅲ级项目[5]。(2)分析研究问题阶段。在选择项目之后,必须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即完成该项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为探究提供方向指导。(3)探究解决方案阶段。该阶段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收集资料,提出各种方案,并针对问题整合出可行性方案,完成项目。问题是否能解决、项目能否完成的关键取决于这个阶段。(4)展示研究结果阶段。该阶段就是将探究成果公之于众,为后续的反思提供意见和指导。(5)评价和反思阶段。为检验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探究的结果,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即评价反思。学生可以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也可以根据他人的建议对项目解决过程进行改进,进而形成更合理的方案。
2.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经过对STEM-SOS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其探究性、协作性的特点可适用于中学化学教学。因此,以哈莫尼公立学校的STEM-SOS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STEM教育的跨学科整合特征,即从解决问题或进入项目开始,到找到解决方案或者完成一件“人工制品”,建构了基于STEM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如图2。
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情景引入”“获得化学知识”“工程化设计”“展示评价”“测试改进”等5个阶段。各阶段操作如下。
(1)情景引入。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肥料”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将学生带入到化肥与生活的主题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建立基础。再提出根据作物病症设计化肥推荐谱的任务,有利于学生明确研究问题,以便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做铺垫。
(2)获得化学知识。工程化设计和人工智能就是基于基础知识进行构建、扩充和完善,因此,获得知识是基础。这些知识可以是從书本、网络信息、专家教师等多种途径间接获得。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从教师或书本中获得知识。
(3)工程化设计。工程化设计是多学科融合的有效纽带,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以技术手段、数学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得到最终的“人工制品”,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建造,完成一件“人工制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绘制设计图,有能力者可以自己建造产品,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如果学生无法自己建造“人工制品”,可寻求他人协助。在这个阶段,当学生面临设计瓶颈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同时也要提示学生设计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避免设计偏离学习目标。
(4)展示评价。产品展示分为原型设计图展示和模型展示。原型设计图展示是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知识和要求设计出产品图,然后对设计图的流程,预想功能进行阐述。模型展示是将设计成果转变成真实可操作的产品,并且对产品的外观、实际操作等做出详细的展示,让别人了解设计成果。在操作展示过程中去收集他人对产品的价值判断和优劣评价,进而判断上述得到的初步“人工制品”是否可行。
(5)测试改进。为检验“人工制品”是否达到目标,需要通过测试去发现设计的不足并反思。通过相互分享,吸收不同同伴的优点,发现新的问题,改进自己的设计。工程设计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设计、操作测试、发现、改进问题的一个过程。
二、化学肥料的STEM的化学教学设计
1.设计准备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多属于“知道川了解”的层次。该部分的化学知识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避免单纯知识介绍的讲授式教学。如果能结合数学、计算机软件等知识将本节内容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那么学生更能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过化肥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但本课题侧重让学生了解化肥的应用以及掌握不同化肥鉴别,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比较高,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把化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生活化,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通过该STEM课程学生更能体会社会、生活、化学之间的联系,活学活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2.设计思路
根据STEM教育理念,将化学知识、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和数学四者结合起来设计,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首先是创设情景,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化学和其他相关知识,体现STEM的S(Science)。接着,学生查找不同化肥的作用和性质,对软件进行设计。依据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创新完成设计图,展示交流,体现工程层面E(Engineering)。然后,师生根据设计的软件图,共同开发软件,或者可以运用现成的相关软件,进行改进,体现工程技术T(Technology)。最后,为完善化肥推荐谱的设计,借助数学统计、数据分析、计算来完成定量化肥的设计,体现数学的应用M(Mathematics)。
3.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最近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节目让明星们去到农村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自己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民伯伯们的生活。在种植的过程中他们犯难了,有的作物叶片发黄,有的伏倒,于是他们给作物施加了化肥,那么究竟该施加哪一种化肥呢?
设计意图:明星效应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是化肥与生活。
(2)化学知识(Science)的学习
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化肥种类有很多,其性质也有所不同,而这些化肥中有钾肥、氮肥、磷肥和复合肥四大类。(1)这四大类化肥分别含有哪些化合物呢?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2)使用这些化肥的利弊是什么?(3)使用不同类型化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如果这些化肥混合在一起,我们该怎么去区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查找资料,总结归纳形成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过物质的分类,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意识,培养宏观辨识的学科素养。通过阅读教材,提取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用问题激发思考,学生自己努力找到的答案更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列出化肥的种类、存在、作用,如图4。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深印象,使得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记忆,为后面化肥推荐软件的制作做铺垫。
(3)工程化的设计
根据“向往的生活”节目组遇到的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化肥管理软件来帮助他们呢?如何快速寻找不同化肥的性质,以及针对不同作物的化肥推荐?设计一个能够快速查询的界面或软件。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提出问题,更具有真实感,让学生明确工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提示:教师讲解查询界面的设计(Engineer-ing的实现)。
①确定作物信息和症状。
②查询不同化肥的性质。
③选择不同种类的化肥,出现不同作物的化肥推荐。
④优化化肥推荐谱和软件,丰富软件的功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工程设计,在本阶段,学生运用STEM中的科学知识、计算机技术、工程思想和数学统计分析,进行化肥谱编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进行化肥谱规划过程中,更能快速掌握化肥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4)展示评价
教师展示原型设计图(Technology的应用):打开软件,设置作物信息,点击确定,了解各种化肥的性质,如图5。
弹出不同化肥的性质表作为参照,选择化肥类别,出现化肥推荐谱,如图6所示。
设计意图:体现STEM中的技术方面,学生真正地动手操作,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联,通过操作发现问题,进行改进。计算机软件辅助技术可以节约我们制定计划的时间,并且精确、科学。软件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需要教师先进行演示。
(5)测试改进,反思问题
学生提问:前面设计的软件仅仅是定性的推荐化肥而没有定量,如何做到定量的推荐呢?即如何在限定面积,规定作物,给出化肥准确的量呢?
【实例】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现小麦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该症状说明小麦需要含氮元素的化肥。根据小麦生长所需要的肥料需求来看,每亩需要施纯氮10公斤,根据计算公式:化肥质量=作物所需元素分量÷化肥中所含该元素的比重。尿素含氮量为46%,则每亩小麦实际需要尿素的质量为=10÷46%=22公斤。碳酸氢铵含氮量为17%,每亩小麦实际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10÷17%=60公斤。复合肥中含氮量为15%,则每亩小麦实际需要复合化肥的质量为=10÷15%=66.67公斤。因此,化肥推荐为(1)施加22公斤尿素;(2)施加66公斤碳酸氢铵;(3)施加66.67公斤复合肥。
设计意图:通过定量问题的设计,将数学知识和化学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举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如何进行定量化肥的制作。通过计算、再设计、再操作,学生建立S-T-E-M的联系,促进对STEM教育的深层理解,培养STEM素养。
4.教学设计反思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是化学教学的目标,STEM教育理念下的项目教学能有效实现该目标。为此,我们采用STEM教育模式对“化学肥料”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入计算机技术,数学知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开发。学生在教学中需要完成一件人工制品,即“化肥推荐查询软件”,该作品以化学知识为基础,融合农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而设计。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也真实感受科学和技术的魅力。
该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设计,例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等内容,可以说,此教学模式非常实用。
参考文献
[1]傅骞,刘鹏飞.从验证到创造——中小学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1(4):76-83+110
[2]潘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理念——基于“化学肥料”的两种教学设计对比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4(11):12-14+23
[3]朱纷,潘程.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整体落实三维目标——以“化学肥料”为例[J]北学教育,2013,34(1):28-31
[4]杨华平.美國哈莫尼公立学校STEM教学模式(STEM-SOS model)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17-18
[5]张志新,夏颃淇,刘静.美国STEM-SOS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6):79-82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卓越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编号:182013)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果。
**通讯联系人,E-mail:xyh.lu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