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书评

2021-11-24翁剑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区艺术文化

文/翁剑青(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

江南大学青年学人范晓莉于202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专著《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见图1),这是一本关于社区公共艺术新类型方面的研究著述。出于对当代城市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在拜读此书的同时便尝试着写些粗略的认知。我们可以看到,范晓莉在社区公共艺术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中,关注到公共艺术的社区介入在国内近些年发展的一系列案例和类型的情状。在她的研究和表述中对于公共艺术与地方生态关系多有关切,这其中的生态应该是包含了地方及社区所具有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的因素,使得艺术融入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其合理性及可行性。当代公共艺术的实践经验已经告诉人们,艺术与特定地域和社区的融入,并非艺术形式的独自张扬和艺术家审美态度的自我表演,而是需要考虑到特定社区的综合因素,注重其利益主体中不同层次的需求及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

图1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封面

她在著述中对于空间和场域问题多有涉猎,注意到艺术介入与公共空间的形貌、特性、功能和人的心理的内在关系,以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需求与空间场域的适切性和精神性视角加以整体性观察。其必要性在于公共艺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建构富有文化精神和人本关怀的公共交往空间。社区空间的形成和使用过程意味着空间的权力和社区政治的内涵。好的社区空间的一个重要特性即是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可以分享社区公共空间的日常实用功能和文化交流功能,增进空间场所的吸引力和分享性,并注重社区空间对于不同身份和状态的居民的差异性需求的满足。在著述中,她一方面着眼于社区艺术培养中的制度性建设问题,以探究公共艺术项目实施赖以生存的资金、程序、管理及后续性问题的现状,一方面注重社区艺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法、经验和类型的归纳和研究,以探讨社区行政机构、艺术家和社区居民以及赞助机构各方的关系和协作机制等问题。

从政治哲学和制度文化的视角来看,公共艺术即是运用公共资金及社会公共领域实施艺术性对话和社会福利机制的运作;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即是倡导社会公众参与并服务于社会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内涵建设的艺术。中国的公共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已经走过了若干阶段。人们起初对于舶来的“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主要是以城市雕塑或环境美化的方式去打扮城市,注重的是空间形态的视觉美学,如侧重于城市广场、公园、市政中心、公共建筑、交通枢纽或文娱和商贸展演场馆环境的形式美化。到本世纪前10年则把公共艺术项目更多作为城市空间更迭改造的设计、商业营销项目的环境和形象塑造,抑或旅游景点及产业园区形象营造与传播的工具加以运用。而在近10年来,随着艺术观念和社会需求的纵深发展,学界和部分艺术家逐渐开始注重公共艺术与特定地域、生活社区及特定公共场所的特殊需求而思考公共艺术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多维关系,逐步关注公共艺术生成过程与特定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历史、自然、人文和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意欲把艺术形式的张扬及艺术家主导的审美表现,部分转向对于城市住民和公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响应。逐渐体悟和强调当代公共艺术的若干价值取向及实践方法,如强调和响应“在地性”“互动性”“参与式”“生长式”及“生态性”等概念和内涵。概要地看,这些认识是主张对于城市及乡镇居民的主体地位的优先和尊重,是倡导在公共资源的投入与艺术文化建构中对于人及社群利益的关切和地方文化的维护,贴近社会民生和城市基层文化艺术建设的内在需求。

公共艺术在西方国家实践中显现的价值意味和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主张艺术文化的民主与多元,另一是实现艺术的社会福利化,实现国家和政府对于艺术产品购买、收藏和服务社会的公益职责。再则是通过公共艺术发展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艺术创作与交流的繁荣。公共艺术的内涵与方法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它是与社会公众和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艺术,它依托于公共资源、公共文化政策和公众参与而存在。公共艺术在中国当下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前沿,是依据不同城市和地域的社会建设、公民教育和经济发展需求而寻求适切性和公共性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对于城市及乡镇社区的综合性改造和推动社群文化的建构与对话,成为其重要的艺术内涵和目的之一。

当代公共艺术实践逐渐注重艺术与城市(乡镇)社区的关系,是因为无论从社会文化哲学还是从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内涵来看,都是要把培育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维护社会共同体的交往看作是实现其价值和理想的重要途经及生活所需。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础性单元,是市民生活赖以生息、养育和个体及社群文化再生产的互助性机构,社区是与其成员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发生密切关系的某种空间文化形态和精神性场所。市民文化的自主性培养与社会基本行为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社区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中实现的。当代公共艺术的社区实践的基本目的和意义,首先在于为社区营造具有公共性的文化内涵并适于内部社群交往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场域,以利于其社区身份的认同和内部事务的沟通和共同参与,其呈现方式多以公共艺术活动及项目建设的途径,即包括开放的艺术行为或艺术事件以及长期保留的艺术形式的实施。然而艺术的呈现及其创造的依据,却需要针对和适应城乡社区的自身属性、综合条件和实际需求而展开,贴近社区居民群落不同方向和内涵的现实需求。

当代公共艺术与社区日常生活内涵的融入,并非要降低艺术观念和技艺的高度,而是需要强调艺术的公共性、参与性和与普通居民生活及交现实性关系,却非仅为外在的表演和视觉形式的张扬。当代公共艺术社区实践的切入点及利益相关的维度往往是多样和多层次的,其目的和功能往往伴随着其特殊性及复合性。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规模和品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社区的代际更迭、生活方式和相关产业形态的更新,社区人际交往、利益关系以及亚文化群的诉求均会随之变化,尤其是老旧社区的形态、功能、设施、管理等方面均会发生诸多滞后或故障,产生出新旧交替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差异性诉求。因此,当代公共艺术在城市社区再造中的文化角色、功能和方法需要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作为。尤其是大都市社区类型和居民群体身份的差异化,需要公共艺术的创作和介入方式基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予以适切、包容和共享性的营造,而非某种既有模式的套用或仅由艺术家个人意趣的任意发挥。近10年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及乡镇社区的实践中已呈现出一批案例,其良莠与得失有待艺术界和文化学界深入研究。但无论如何,增进城市社区公共艺术文化的综合性、参与性和生活化发展,是当代艺术和城市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融入的重要需求和发展趋向。

客观上,公共艺术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在政府及社会资金的艺术购买、投入与实施过程中,精英及专业艺术家与大众文化、政府权力及市场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而社区公共艺术的实施,同样需要各方善于面对各自的角色特性和权益的协商、包容乃至必要的妥协,这样才有可能呈现包容多方利益诉求的公共艺术。当然,其中艺术家和项目策划人的作用依然具有其显在的重要性,他们是艺术融入社区的主要力量,毕竟“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言说并没有成为普遍的现实,但若在艺术融入社区建设的方法上注重其程序的合法性和公共参与性,即可使艺术文化的民主参与和社区协作得到更好体现。从特定的意义上看,社区公共艺术的要义,决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化环境和吸引眼球,而是需要运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和外部协作,以社区成员的利益诉求及公众的接受能力作为艺术营造活动的主要价值判断,为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谋取福祉,以利于促进社区成员彼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因而,就社区艺术融入和延展的方法而言,确实需要因地制宜,一事一议,需要在普遍性经验之上进行个案化的调查和实效性应对。应该说,著述对于此类问题和观念的探讨具有迫切性和积极回应。

我以为,作者论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根本要义,在于着重探讨艺术融入社区建设的目的和方法的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也包括其程序和实施办法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当社区公共艺术以社区居民的实际利益为主要关切,以社区内部的文化和人才资源为基本依托,以维系社区生态和提升社区共同体生活品质为目的,以社区精神和社区艺术文化的长期建设为目标,社区公共艺术的可持续性即可得到更好的支撑和更大的动力。这种强调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艺术建设模式,以及强调艺术文化的民主性和公众参与性的社区艺术理念和方法,显然不仅仅是让我们的社区更多地具有精神文化和生活美学的品质,而是可以通过艺术融入社区日常生活实践提升社区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作为社区主人的主体意识,进而培育更多拥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公共精神的优秀市民。

诚然,一个艺术文化领域的改革和拓展,客观上需要拥有更大范围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文化政策作为支持,同时,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探讨又往往可能作为时代发展与革新的先声。公共艺术所具有更大的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也恰在于此。本书作者基于中国公共艺术在社区介入和发展的调研与归纳,对于其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实践的观念、方法及理论问题做了诸多相应的分析和论述,我相信这对实践过程中的中国公共艺术在社会和地区基层的拓展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社区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