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新思考

2021-11-24潘丽丽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岗位

潘丽丽

(青岛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山东 青岛 266200)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只有员工优秀,才能够提升单位的效益。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事业单位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及时转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观念,改革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变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要将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帮助事业单位提高发展质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选择更多,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招聘困难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成为事业单位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必须对人力资源改革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知,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我国国情进行改革,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事业单位的薪酬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不够统一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根据员工基础内容进行,在确定绩效考核内容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岗位责任、工作任务以及工作强度等。此外,还会考虑到员工在工作中的劳动成本以及取得的劳动成果[1]。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绩效工资是绩效考核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事业单位往往由领导决定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和创造价值所得到的报酬,薪级工资则根据员工的资历以及表现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调配的时候应该按照政策进行。津贴工资往往和岗位情况存在直接关系,其受地域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包含岗位工资以及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主要是事业单位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对员工进行的奖励。这便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员工发展和考核情况确定合理的分配制度,保证分配制度的有效性,从而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就当前而言,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甚至给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不但需要结合当前情况,还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只有制度足够完善,才能够使二者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在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时,需要将人事制度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但是就当前而言,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工资分配的时候,还是采用以往的方式,没有将其和绩效考核结果相结合,也没有将其和人事聘用相结合。此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并未建立监督小组,也没有及时更新和核实相关制度,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不够统一,很难招聘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目标不够明确,绩效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将其本身所具备的作用发挥出来。另外,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还是选择定性分析或者定量评价的办法,比较重视员工工作内容及对工作量的评价,选择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2]。这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地考核员工的绩效,这种情况下得到的考核结果和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

(三)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无法将事业单位的情况很好地体现出来。事业单位也没有邀请专家学者对事业单位的指标进行合理规划,导致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较差。其次,事业单位设立的绩效管理机制并没有将自身的激励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往往是政府拨款或者国家拨款,这导致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够很好地和预算编制工作相结合,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较小。

三、事业单位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措施

事业单位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相关措施,及时转变自身的绩效管理思想,建立和完善评价制度及激励制度,运用多样化的绩效评价考核方式,不断创新方式和方法,让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有效。

(一)及时转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思想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机制中去[3]。例如,绩效管理机制可以明确规定,若两次考核不合格,就自动解除聘请合同。这种办法能够转变事业单位员工的思想,端正其工作态度,其为了避免出现因为内部竞争被淘汰的情况,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其次,事业单位构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时,需要将效率和公平关系很好地体现出来,做好干部量化评价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让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更加公平公正。

(二)建立完善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评价干部员工的绩效情况时,需要运用“以定量评价为主,以定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合理运用差异化考核的相关原则,个性化地评价事业单位的所有员工。在对干部和员工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合理运用四项原则。第一,需要详细说明编制岗位的工作,确定职位的职责、名称、内容以及考核的标准等[4]。第二,必须根据岗位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需要包含道德、能力、出勤、绩效以及廉政等多个方面,对不同岗位进行考核的时候,侧重点也要有所差异。第三,需要对各个岗位量化考核的标准进行细化,从而保证考核指标量化的合理性。第四,需要掌握各个岗位工作指标的权重情况,保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定量考核是为了实现考核对象和考核指标的一致,保证考核的公平性。例如,在考核窗口服务岗位的时候,可以将其服务评价以及服务次数情况结合起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

(三)合理运用多样化的绩效考核方式

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需要运用多种绩效考核办法,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和公正。例如,进行定期考核的时候,需要随机地、动态地考核员工干部,需要将其工作业绩作为定期考核的重要标准。这不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绩效,还可以很好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过程[5]。此外,可以合理运用员工互评,让员工有机会评价其他同事的工作表现,并将员工互评的结果运用到定期评价中。同时,需要将人民群众的评价运用到绩效考核中,特别是对服务岗位的考核,普通群众的评价更加直接和客观,有利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6]。定期进行总结评价的时候,需要对各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从而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结语

对事业单位而言,绩效管理对其效益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只有员工足够优秀,单位才能获取较大的效益。事业单位要做好绩效管理,必须在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从而帮助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其服务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