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实践与探究

2021-11-24王志沛

经营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民营企业

王志沛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并取得了非常卓越的应用成效。民营企业积极建设和完善财务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还能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升发展成效。

一、民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实施财务信息共享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改革来说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在民营企业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为缺乏有效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所以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计算财务数据的难度相对较大,不仅收集整理数据的速度极慢,而且经常发生财务信息计算错误、收录不全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难以得到保障,而实施财务信息共享可以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二)可以规避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

实施财务信息共享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在民营企业以往的经营管理中,由于缺乏有力的风险防控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陷,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进而导致民营企业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建设和完善,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得益于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风险防控功能,它可以实时监测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规避风险。

(三)可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民营企业以往的财务核算流程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不但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还容易引发经营管理风险。实施财务信息共享可以有效优化企业的财务核算流程,确保财务核算效率以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从而为企业领导层制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财务信息共享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内控部门的工作难度,利用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内控部门的财务报表审核以及相关的监管工作都将变得更加快捷、简单。

(四)可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浪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持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管理环境,早日实现创新发展目标。实施财务信息共享,不仅是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实现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实现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五)可以促进企业财务人员转型

在民营企业以往的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较为单一,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财务报表整理和记录工作,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甚至有部分财务人员停留在人工操作模式,导致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而实施财务信息共享可以妥善消除这一弊端,在建设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二、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现状

第一,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财务信息过于分散,整理和应用存在困难。

第二,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共享过程中忽视了风险防控问题,无法充分彰显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价值。

第三,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信息共享的实施效率,还给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四,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不够健全,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第五,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共享中没有认识到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顺利转型。

例如,由于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而财务人员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现阶段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企业基础性财务管理水平低下,部分基础财务工作出现错误,增加了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的难度,企业难以结合内部管理需求开展财务共享管理。同时,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信息共享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单纯地开展管理财务工作,忽视了财务预测、分析等,无法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进行财务共享管理。

三、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总部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实现对财务信息的集中处理

民营企业开展财务信息共享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全力建立总部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一方面可以把握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重点,另一方面能实现对财务信息的集中处理,从而大幅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可以将下属分公司财务管理系统全部接入总部财务系统,构建集成式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这既可以解决财务信息数据滞后的问题,又能实现高效率的财务资源共享。

(二)建立财务信息共享风险防控机制,规避经营管理风险

民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共享的核心目标,绝不仅仅是管理形式上的改变,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风险防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优势。因此,企业应该抓紧建立财务信息共享风险防控机制,从根本上规避经营管理风险。例如,在实施财务信息共享过程中,企业可以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构建智能化风险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财务信息共享中心的风险隐患。这样相关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三)加强整合财务核算,以财务共享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

针对现阶段民营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全力加强整合财务核算。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各个财务管理模块和流程的集中控制,另一方面能以财务共享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例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和发展特点,建立全新的财务信息数据核算系统,优化财务核算的管控和运作模式,这不仅可以确保财务核算结果的真实性,还能实现理想的内部控制目标[2]。

(四)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

当前,民营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这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另一方面能妥善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例如,企业可以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接入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部门收集财务数据的效率,还能拓展企业业财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彰显民营企业构建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卓越价值。

(五)组织人员参与财务共享专业培训,加快财务人员转型步伐

民营企业发展财务信息共享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信息化建设的范畴,而信息化建设除了要完善硬软件、管理设施外,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民营企业应该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参与财务信息共享专业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加快财务人员的转型步伐。例如,企业在对财务人员开展信息共享专业培训时,应该重点帮助其掌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使其能够在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中获取想要的资源以及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顺利转型[3]。

四、结语

实施财务信息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还能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以及财务人员转型。因此,民营企业需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明确构建财务信息共享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信息共享体系,从而助推民营企业在新经济常态下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民营企业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分析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