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安全策略
2021-11-24宋柳
宋柳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岳阳供电分公司,湖南 岳阳 414000)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系统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调度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种人工开发系统,因此,系统内硬件及软件均可能具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参数不符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在安装和测试的过程中形成误差,如果采集数据较多则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流畅性,无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信息的传输通道受阻,发生严重堵塞,传达指令不通畅,对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设备极可能发生老化故障,影响其正常使用,导致其不符合电力调度的需求。
其次,外界环境因素。时效性、灵活性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点,因此对相关设备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电网系统中使用设备类型较多,设备布置密集,导致诸多设备的运行环境其实不符合运行要求,其功能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策略
(一)优化和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
完善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为信息收集和命令执行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以及人机联系系统等,应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可靠性、精确性。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概念被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如能量管理系统(EMS)。从宏观角度分析,该系统是以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结合所形成的新型系统。相较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收集、安全监控、自动化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电力网络有效分析、发电计划以及调度员培训模拟等。合理使用该系统有助于保证电力调度主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认真做好沟通工作,让各级主体单位积极参与到其中
为保证各主体单位的工作效果,就应从纪律上严格进行要求,认真做好调度枢纽的强化工作。在开展调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对各种调度安全规章制度和条例严格进行执行,让分级管理和统一调度有效统一起来,加强各级调度之间连续,通过建立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保证对各种上级调度指令的执行效果,通过上下调度协同工作来保证电力调度的平稳性,保证电力供应质量。在每个月月初都应召开电网调度会议,客户和重要工作人员都应参与其中,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最大程度保证电网运行的平稳性。
(三)健全完善电网调度防误操作制度
针对目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和不完善的现状,电力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电网调度工作的需要,制定完善的电网调度防误操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开展电网调度等工作,确保有法可依,确保电网调度运行规范有序。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检查队伍,加强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防误装置故障及缺陷,保证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避免出现误操作现象。针对易于出现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则应禁止接入电网,及时做好检修工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安装紧急解锁装置。除此之外,要认真做好对电气设备操作编程工作,防误闭锁装置应使用独立电源系统,针对室外装置,则要做好防潮防雨等各项防护工作,降低电网调度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最后,要贯彻落实权责制度,应将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明确责任人,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误操作故障问题发生后,不可简单地将责任完全归罪于直接违章者,应深入分析原因所在,明确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构建防误工作网络,配置完善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电网调度误操作防范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四)对调度术语进行进一步的规范
在调度员开展调度业务过程中,应严格使用普通话进行汇报,并做好复述、记录和录音工作,受令人在受令后应及时进行复述,在调度人员核对无误之后才可进行执行。在这些指令执行之后应及时向调度员汇报执行的情况。调度值班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规范来进行操作,认真做好各种工作记录,按照工作流程开展操作,避免出现凭借经验操作的情况。对于操作中使用的各种新设备应认真做好操作演练,在实际进行操作前应进行模拟操作,降低操作失误率,还可通过电话、网络和传真的方式直接将调度内容送达到现场。在整个操作流程当中,值班人员应对检修单中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调度人员应清楚知道自己的操作任务并做好各种事故预想工作,认真填写各种操作票据,保证各种票据填写的清晰性,不得出现随意涂改的现象,并使用专业术语进行填写。
三、结束语
电网建设和电网系统的管理。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生活,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电力市场化运行模式下,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减少市场化运行对电网稳定安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面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引入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抵御各种事故扰动的能力,防范电网大范围停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