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

2021-11-24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粮食农产品检测

阳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广东清远 5131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生产关系到国民生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出台了各类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营销越来越常见,常规销售领域受到了挑战,农产品销售也同样如此。为了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销售,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大数据,顾名思义即为海量、大量的数据。

1 大数据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风险

农业生产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被损害或破坏都会引起农业生产的萎缩或中断。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作物的大面积减产和绝收。粮食数量安全侧重总量的供需动态平衡,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最基本层次,总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建国以来频繁的自然灾害会加剧粮食生产波动并对粮食数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可以说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

1.2 新型污染物问题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能带来新的隐患。目前一些新发现的污染因子,如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牛羊肉中的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六溴环十二烷等)、污泥、地膜、农业废水等引发的微塑料污染(蔬菜中的聚苯乙烯塑料微球),可能从环境(土壤、水源和大气)中迁移富集到食物链的顶端,增加终端农产品的安全风险。

1.3 生态安全风险

粮食生态安全指粮食生产所必须的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状态。高品质、高产量粮食的获取必须依托于良性生态环境。粮食生态安全的主要受到石油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工业和城市转移污染也对其构成威胁。改革开放后,为不断提升粮食产量,石油农业生产方式给农业面源造成污染。农药使用率整体不高,农业残留还会对农地土壤、生物链、地下水资源等产生持续破坏,农业正常的生产活动无法持续展开;过量的化肥使用也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和土地肥力持续下降,化肥渗入地下水或流入河流会引发水资源的污染,此外,化肥产生的气态污染也会对臭氧层和酸雨形成造成持续影响;农用地膜技术尽管可以提升粮食作物的产量与成活率,然而自然降解周期长、回收率低从而导致土壤整体的通透度变差,农作物收获后的大量地膜残剩对土壤造成持续性污染[2]。

2 大数据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2.1 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环境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多元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呈现更多元化的趋势。通过数据捕捉技术,可以精准获取相关用户信息。以此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节省营销成本。由于大数据的海量特点,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企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营销人员的分析能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预测消费者的活动,实现个性化销售。这样的技术同样也适用于农业。智能化是农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智能监测农业生产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农产品价值。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确证技术是最主要的两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其中快速检测技术根据检测设备和技术原理的不同又分为酶抑制率法、化学比色法、生物传感器法、免疫法等。在各县、市及州检测中心主要是运用实验室确证技术进行定量检测,即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及液相色谱技术对国家标准的有机磷类及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气相色谱技术及液相色谱技术其操作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可及时高效的对果蔬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监控及管理[3]。

2.3 强化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

“科技是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能力的支撑力量,包括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三方面要素”。提升粮食供给质量必须让粮食插上科技的翅膀,不断深挖粮食科技潜力;要强化粮种培育。“研发节土节水品种、抗病虫抗旱品种、大豆等农作物高产品种”,加大品种改良的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要以三大主粮等粮食种子为重点,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并健全优势良种培育基地。另外要开发气候适应更强、高效绿色、规模化节本的种养栽培技术,研发营养价值、口感更高的粮食作物从而满足市场新需求。

2.4 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家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但知名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研团队还不多。结合目标,一方面要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队伍,要有更多的政策法规、营养健康、育种栽培、技术贸易、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来,提升专家队伍在政府部门、农业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影响力。

3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采样模式通过云服务平台、物联网通讯、大数据计算,提供了从抽检方案决策、采样任务可视化管理、样品快速流转、监测数据共享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实现了采样环节的流程标准化、数据电子化、工作智能化、决策科学化,提高了监测样品采集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部门在信息时代下传统监管结合“互联网+”模式探索了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粮食农产品检测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珍惜粮食
十八连丰!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