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生态修复措施的成效分析核心思路分析

2021-11-24梁斌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6期
关键词:水土覆盖率径流

梁斌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随着三峡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土地利用和环境承载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库区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水土流失问题。总的来说,水土是维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为此,人们可以借助于生物措施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域的干扰,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展示出来,逐步达到改善水土流失问题的目标。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长江支流小江上段,沟内水系十分发达,其中,主沟有一条,还有4条比较大的支沟。而且在流域内部,能够呈现出明显的南高北低形式,最为常见的是低山,整体起伏比较明显,实际海拔高度在280到797m之间。该区域的年降雨量范围是1053.8mm到1431.3mm,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307.9mm。该区域土壤组成主要包括紫色土、冷砂黄壤,土层浅而薄,肥力有限,蓄水功能差,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1]。

2 研究方法

2.1 生物措施类型设计

根据该流域内部水土流失以及土地利用情况,在实际生物措施类型设计上,主要涉及到的径流场数量为7个。另外,从土地属性以及功效兼顾等角度来说,常见的生态修复技术类型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保持水土功能完善型,由于未成林造地局部地块林木保存率有限,主要以柏木人工林或者是马尾松次生林为主,树种十分单一,影响了水土保持性能。如果将其改变成多层次结构的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将大大增加,林分结构也能得到合理性优化,并开展林内补植栾树和山胡椒等等,更好地实现环境每环。第二,荒山绿化保持水土型。相比之下,荒山地表植被覆盖率很低,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草本和人工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流域内植被类型,选择五年生的马尾松以及四年生的人工柏木林作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主要类型。

2.2 数据处理

在各个径流场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土层厚度,按照0到10cm、10到20cm实现对土层的分层取样操作,之后将其持水量、有机质等含量明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在集水池之中对径流场的径流量进行测量。对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确定,可以根据不同群落类型和乔木、灌木等分布情况,设计合理样方。例如,在乔木调查过程中,记录树高度应在3m以上,胸径也要超过2.4cm。对于草本调查,主要以种名、盖度等数值记录为根本。

3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生态修复措施的成效分析

3.1 不同修复类型植被覆盖度

在本文研究的径流场之中,1号径流场栾树数量为12株,平均高度为2.24m,总冠幅为10.92㎡。黄花槐等灌木总数量为187柱,覆盖率为45%。2号径流场中的植物以甘薯为主,盖度比例为85%。3号径流场以传统的甘薯和黄花菜为主,具体盖度分别为40%和5%。4号径流场设置为对照组,没有种植任何植物。5号径流场中的植株为马尾松,总数量为5株,还涉及到一些青蒿、狗尾草等草本植物,总盖度为71%。6号径流场种植了7株马尾松和1株桃树,平均高度为2.09m和1.60m,总冠幅为13.09㎡。7号径流场种植的植物为枇杷和梨树,其中枇杷数量为6株,梨树为2株,平均树高分别为2.13和2.10m。

3.2 不同修复类型土壤物理性质

总的来说,如果能够保证土壤物理性状的良好,在保持水土以及强化土壤抗蚀等能力上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从本次研究过程中能够看出,3号耕地采用的是传统农作方式,平均土壤容重显然比其他类型要好,在经过有效的自然恢复和人工补植之后,植被覆盖率将会大幅提升,使得土壤质地得到改善,优化其物理性能。另外,土壤持水性能的强化,可以保证土壤不出现严重的侵蚀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土壤内部可以存储一部分水量,如果是低的非毛管持水量,雨水很难渗入其中,最终增加了土壤侵蚀程度。严重时还会恶化土壤的物理性。从1号、5号等区域能够看出,最大持水量皆高于30%,证明了土壤改良作用的合理性。因此,在实际土壤物理性质修复上,应该以降低土壤容重为基本,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以及入渗率,避免土壤在高温状态下干化,这对于预防水土流失具备积极意义[2]。

3.3 不同修复类型土壤养分含量

在经历强降雨之后,土壤表土被剥离,内部养分含量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从相关研究数据中能够看出,98%的养分均是由泥沙流失产生的。对于土壤有机质来说,可以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性质改变。站在本次研究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角度来说,最高的是6号,最低的是4号,其中,2号仅次于6号,主要是由于农耕地容易受到人为耕作和追肥的影响。另外,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对于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肥力大小判定具备重要影响。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引发的地力下降,人们可以通过提升植被覆盖率,更好的保护耕地不受损害[3]。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增加植被群落,能够保证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良,更好地保持水土。另外,人们可以通过封山造林以及其他自然恢复措施,提升植被覆盖率,强化生态效益,真正做到封治结合。从实际生物措施修复中也能够看出,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能够提升乔木、灌木等恢复速度,最终建立起稳定的森林生态群落。

猜你喜欢

水土覆盖率径流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Topmodel在布哈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探秘“大径流”
攻克“大径流”
中原“水土”论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基于覆盖率驱动的高性能DSP指令集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