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索赔的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2021-11-24席鹏
席鹏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一、引言
探讨工程变更索赔的风险管理对策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价值。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施工内容多,在具体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期间的恶劣天气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行,会在延长施工周期的同时间接增加施工量。另外,部分特殊情况还会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加,此时,施工企业可能需要调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开展施工,这也间接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若在签订合同时没有提前考虑这些突发因素,则会形成变更索赔风险。
二、工程变更索赔风险的类型
目前来看,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变更索赔的风险类型主要有3种。
一是不可控力导致的变更索赔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期间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测的状况,这些特殊状况中,部分是可以预防的,部分是无法预防的,其中无法预防的部分便是不可抗力因素。例如,若项目在施工期间遇到暴雪天气,或遭遇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这些灾害发生突然且破坏性极强,严重时甚至会破坏施工项目,使施工企业承担过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不可抗力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工期的延误,若遇到顽固的地质条件,工程施工还会涉及较多机械设备,此时人员投入量也会随之增加,会导致各种机械与人工费用的增长,而这些因素都是无法预知的,也是导致索赔风险形成的因素之一[1]
二是设计变更导致的变更索赔风险。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时需要基于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但是具体施工过程与图纸设计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部分情况下需要变更设计图纸。例如,在施工地点存在文物但又必须施工时,就必须变更设计。而在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状况不相符时,施工就会受阻。在施工单位施工期间,图纸设计的不合理可能会带来强制施工风险,从而导致施工安全问题。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施工企业可以对图纸进行变更,而变更施工方案必然会导致额外费用的产生,从而形成索赔风险
三是工期延长导致的变更索赔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部分建设部门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会主动要求延长工期从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但是延长工期的行为也会导致索赔风险的产生。
三、工程变更索赔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积极应对变更索赔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应对态度,准确把握索赔时机,及时索赔,以规避索赔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及时采用书面方式确定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索赔费用,及时与业务、建设等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索赔费用形成期间,可以依据合同条款,采用分项原则记录索赔款项[2]。如果在工程项目完工后再进行索赔费用的计算与核对,不仅会使索赔费用结算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且还会出现各种模糊账,进而导致扯皮问题。工程施工完成后的各项索赔费用加起来并不是小数目,此时建设部门往往会通过谈判的方式降低整体费用,这不利于施工经济效益的获取,会使施工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相对于工程结束后索赔,在前期和施工期间开展索赔会更加容易。在工程建设期间,当施工部门提供变更索赔时,此时施工部门掌握施工决定权,业主和建设部门往往会为了保障工期或其他原因快速解决赔偿相关问题;而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开展索赔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容易受到建设部门与业主的被迫引导,无法达到索赔的根本目标。
(二)强化合同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的索赔需要有严谨的合同条款作为基础,以确保索赔过程规范进行,避免索赔无门、索赔不合理等问题的出现。施工部门在索赔期间不能盲目、随意地进行索赔,任何索赔都应在有依据的情况下进行,应当有合同作为基础依据。如果索赔内容前后矛盾,必然会导致索赔报告不清晰,此时索赔不成功的概率会大幅提升,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企业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合同管理,规避索赔风险。
(三)建设索赔机构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方都应主动建设索赔机构,由其进行对索赔相关内容与信息的记录与整理。建设变更索赔机构可以保证索赔的专业性,使各个单位都能严格根据规范与市场标准开展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往往施工量较大,此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各种费用进行严格的审计,并对存在的各种索赔费用进行详细的整理,由索赔机构出面与业主、建设部门等进行沟通交流,以确保索赔工作顺利进行。专业的索赔机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索赔效率,而且还可以规避索赔的相关风险,促使施工企业更快、更好地处理索赔业务。
(四)规范变更索赔
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工程方、施工方以及业主多方在签订合同书时必须明确规定变更索赔的具体规范以及相关流程,对索赔时间及索赔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若合同中没有与索赔相对应的内容,或没有规定具体的索赔项目,则会导致出现相关问题时索赔无法顺利进行,产生索赔风险。因此,合同中必须规定索赔的基本程序及时间要求。若承包商没有依据合同的要求及时出示书面的索赔通知,则可能导致索赔失败,对此,承包商应保持规范索赔的意识,及时出示书面通知并准备好相应文件,从而确保索赔成功进行。另外,施工企业需要详细阅读施工合同,明确索赔的基本程序,并在索赔期间保证索赔的合理、规范,以提升索赔的效率及成功率,规避索赔相关风险。
(五)注重变更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前、建设中以及建成后均需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导致工程变更的风险。招标期间需要考虑变更风险。承包商在投标前需要准确掌握合同内容,综合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承包商可能遇到的风险较多,部分风险会在合同中罗列出来,但是完全罗列几乎不可能,此时,业主需要承担部分风险,而借助风险转移的方式,部分风险会被转嫁给承包商。而通过适当增加风险转移条款,可以有效增加工程建设方对风险的认知,从而对风险保有基本的认识,强化风险管理效果。在变更的处理上,若业主提出了正规的变更要求,此时索赔会相对较为容易;若业主通过口头指令或暗示的方式下达变更指令时,则建设方需要在相应时间内发出具体的书面信函要求其进行变更确认。对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期延长或费用增长,建设方应及时提出索赔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具体的费用和增长量,以确保工程项目可以按规定在低风险的基础上竣工。
四、结语
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变更索赔问题,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在变更索赔风险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规避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索赔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承包商还是业主都必须做到以下3点:第一,认识到任何施工方式或风险转移合同条款都无法完全规避施工风险;第二,应准确掌握合同条款内容,明确风险的大小及类型;第三,在风险发生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挽救方式与措施。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有意识地提升索赔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并借助规范的索赔程序实现对变更索赔风险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索赔风险、提高索赔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施工企业的变更索赔需要建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