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乐理课程体系建设之研究

2021-11-24邢艳坤

商品与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乐理基础课程体系

邢艳坤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辽宁营口 115000

在传统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主要以五声调式和音阶为主体,二者也成为乐理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学好音乐的前提就是要打好乐理知识的基础,掌握好音乐的基本要素和专业理论。实践指导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万变不离其宗,打好核心的根基,才能更好地运用技巧,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中职院校的所有音乐系师生都应该对乐理知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也应该对乐理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适应新时代的乐理理论知识需求,为广大学生打下更坚实的音乐基础而努力。

1 中职院校目前乐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排课少、进度快导致学生基础不牢

在这个目前所有事情都讲究“效率”的社会里,大多数事情都做不到“精雕细琢”、“细嚼慢咽”以及“循序渐进”,音乐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乐理知识作为音乐课程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入门和打根基的关键点的,但是由于现在的音乐创作似乎都被大家贴上“灵感为上”的标签,认为创意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可以一带而过。所以在目前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排课中,乐理知识的课程数量极少,基本在2-3 节课中结束,进度条拉至几倍速,草草结束,快速进入下一阶段。这就导致老师讲授内容快,学生不能及时完全消化,还没有成为自己的根基,就开始进入下一部分的“拔苗助长”过程中,基础不牢,会议影响未来对于音乐的感知和体会[1]。

1.2 乐理课程内容太过枯燥,学生兴趣不高

乐理知识主要包括五声调式和音阶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以理论概念为主,旨在将学生引入音乐的门槛,提高大家对音乐的认知。这样的知识在很多人看来是“死的”,是躺在课本和PPT 上的没有灵魂的一个个字符和标志,没有兴趣学习。老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大多也都是传统的照着课本讲,单纯把概念解释一遍,基本没有联系具体乐曲或者实际来讲解,这就会导致大家认为这些知识可以事后弥补,自己看书也能学会,一旦造成这种错觉,会大大影响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中职院校乐理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探究

2.1 增加排课,延长课时,在课程设置上警示大家乐理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会从课表上判断该门课程的重要程度,由此来决定自己对待这门课的认真程度。要想改革和引起大家的重视,不但要从方法和内容上改变,形式上也要改变。当排课明显增多,课时明显延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这门课很重要,不然不会上这么久。长此以往的心理暗示会促使学生在心理上首先重视该门课程从而附之以具体的学习行动[2]。

2.2 改革课程知识传授方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目前的上课方式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没有兴趣去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呢?答案是制造问题并使课堂多元化发展变得“有声有色”。例如在实际中,学生常常会把拍号、谱号、调号这几项基本的乐理知识混淆,以前都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几个名词的概念,有什么区别该怎样区分。那么以后可以制造问题,结合实际给出具体的判断题,让学生当场辨认和区分,将以老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是怎样区分和记忆的,这样概念混淆的问题能现场解决还能加深印象。

其次,在乐理知识教授过程中乐理理论太过枯燥,可以将乐理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互相渗透学习,比如与视听相结合。老师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结合实际运用到学生的视唱练耳当中,一边塑造乐理知识的基建,一边提高视听上的审美水平,这样的理论与声乐的渗透性学习,不仅不用担心会拖缓上课的节奏,还能提前“预习”声乐视听的知识,将课堂“活色生香”起来,就不再只是枯燥的概念诵读,而是生动的全面性课堂。

2.3 拓展乐理知识的教学范围

在目前中职院校的乐理课程内容设置中,主要还是以基础乐理家教材为主,而这些教材已经沿用已久,内容多是以中国古典和传统音乐为主,对于现代流行的各新类型音乐知识并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自然也就不能满足当代青年音乐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也因此不能抓住学生的心,自然教学效果也受到制约。因此,在未来的乐理课程内容设置中,可以适当多加入现代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内容,比如说唱音乐、乡村音乐等。在传统音乐的乐理基础上,融入更多新时代的知识,迎合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未来的创作能力[3]。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还可以加入许多非常具有感情特色的音乐,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情记忆,感受各种风格不同的音乐魅力,能让大家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找准了方向,才能更好地去促使自己深入了解这类音乐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自身对乐理体系认知的构建。

3 结语

音乐是一个最能传递情感,也最能使人共情的神圣存在,在历史的长河中,音乐也在不断开枝散叶,不断发展,每一个音乐人都希望能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不千篇一律,不随波逐流,而这都建立在拥有非常扎实的乐理基础之上,根基稳固才能任由风雨吹打,经历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每一个音乐人都应该重视乐理的学习,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音乐人的主力军之一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改革自己的课程设置以及讲授内容,形成最新的乐理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创作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乐理基础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乐理教材编写出版研究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