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景观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

2021-11-24牛爽

商品与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绿化带人行道海绵

牛爽

锦州市园林集团 辽宁锦州 121000

功能多元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城市空间资源的极度稀缺,导致城市中相关设施建设受到空间制约,城市面临功能负荷过重问题。海绵城市理念便是应对城市发展功能负荷过重的一种有效途径,城市给排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1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效应,是指城市的相关设施经过科学改造后,可以如海绵一样,有效吸附雨水资源,从而缓解城市的用水需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对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强大的抵抗作用。通过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开展和应用具有海绵效应的设计内容,成为当前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借助海绵效应理论,实现人工干预的有效疏导,进一步优化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为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缓解压力。同时对城市绿化、农作物灌溉、城市卫生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进一步体现环保城市的发展理念,强化城市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城市地下水源的补给能力,确保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有效构建,有效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2 在景观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

2.1 透水铺装的设计

常见的集中透水材料有: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嵌草砖和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透水铺装。当前的透水铺装并不完善,大面积铺砌的景观效果不如传统的花岗岩,强度和稳定性潜在风险较大,适用范围较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计师对场地情况进行考量,从而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例如上人行空间铺装,采用组合式透水模式,即透水铺装材料和不透水铺装材料相结合,在平面上组成不同的铺装图案,构成点、线、面三种生态化透水的铺装形式,通过透水点、透水带、透水面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同时满足对景观的需求。

2.2 人行道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概念

人行道中,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道路材料的选择以及道路坡度的选择等方面。例如,应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陶瓷生态透水砖铺装等相关铺设材料,可以充分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理念。一方面,可以选用吸水能力较强的道路材料,确保雨水季节地面不会形成大面积的水渍,同时吸收材料在吸水之后,自身体积和性能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人行道路通常能够正常使用。在设计中,还需要保证人行道路具有一定的坡度,让雨水顺着坡度可以自然流入排水系统中,然后通过排水系统将雨水进一步收集和整理,通过一定的净化工作,使其被应用到城市绿化、城市保洁等相关操作中。对道路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是提高人行道雨水收集能力的重要保障。新型道路材料的有效应用,不仅缓解了雨水对于人行道路的影响,同时还可提升城市抗洪、抗涝成效,有效调节地面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水分吸收后,可以起到养护道路的作用。

2.3 城市建筑设施给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是重中之重,但若进一步提高城市海绵体的规模与质量,则必须进行全方位综合设计。让建筑“绿”起来。钢筋混凝土包裹着的城市空间,不仅缺少“绿色”生机,也不利于防水排水功能的发挥。设计中,应发展绿色屋顶,在屋顶设置绿化区域、绿色花园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少、缓滞瞬时排水压力。让小区“绿”起来。强化小区滞水带设计,缓解城市整体排水压力。扩大小区内绿化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功能设计可借鉴道路绿化带设计方式,打造吸、蓄、排、净完整给排水系统,让广场“绿”起来。现今广场设计上过于追求“一马平川”,大理石铺设加简单的排水设计似乎成为广场的“标配”,导致广场与道路临接区域往往成为内涝的“重灾区”。故广场不仅要铺设透水材料,同时在广场周边要进行必要的绿化和相应的缓滞雨水的技术处理。

2.4 绿化带蓄水、渗水设计

①雨水收集。利用绿化带进行雨水蓄水工作,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回收,同时还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起到多样化的作用和意义。绿化带应该设置在道路下方20cm 左右位置,进一步确保雨水资源的有效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改善道路排水系统以及绿化带蓄水系统的应用效果。另外,在绿化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溢流系统的相关设计问题。当雨水超过绿化带的承受能力时,多余的雨水可以随着溢流系统连接到排水管道当中,确保雨水不会影响绿化带的正常使用。② 雨水过滤。绿化带对于雨水的另一大核心功能,是对雨水的过滤功效。当雨水降落后,为了实现雨水的有效清洁,可以对雨水进行必要的过滤,通常需要铺设一层种植土,然后铺设部分砾石层,最后安装渗透管。当雨水被过滤时,部分水资源会渗透到地下土层,从而有效供给城市地下水资源,提升城市用水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海绵城市的功能与景观的审美优势有机融合,实行在生态设计总控下的多专业合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多重目标、效益和价值,更加容易让公众接受,从而推动海绵城市的推广及传播,使得景观设计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美,更是实现具体的城市功能。海绵景观的应用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猜你喜欢

绿化带人行道海绵
最美城市“绿化带”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跟踪导练(一)
种子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风景
打招呼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