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11-24邢舒
邢舒
鞍山市铁西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服务中心 辽宁鞍山 114000
通常来讲,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来讲,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个方面是分散性;第二个方面是隐蔽性;第三个方面是复杂性;第四个方面是多样性,以此,日常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可能会变得很困难,此外,相关部门也会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能会逐步地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这对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相应的财政税收管理问题也急需解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改变财政税收管理理念,找到适合的方式使得其财政税收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有所保障,最终能够让事业单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1]。
1 国内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1 财政与税收的管理体制、监督体制不完善
我国财政税收与国家建设、国家经济、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关联巨大,因此在开展税收工作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协调问题。管理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不到位,部门工作效率低缓,容易影响税收工作。良好的制度通常需要完善的监督体制,因此完善我国的财政监督体制尤为重要。
许多财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规范,不遵守管理制度,容易对我国财政税收工作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成为财政发展道路上的隐患。因此要在财政管理改革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保障财政工作顺利进行。
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只有制度完善,公民拥有监督权,才能更好地展开财政监督和管理工作。财政管理部门制定民主监督制度时,要了解当地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适应当地实际的监督制度才能发挥作用。部分地方的民主选举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可能并非由民主选举产生,这样会严重影响监督工作的进行[2]。
1.2 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工作人员不熟悉工作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按照管理规范开展日常工作,存在一定的工作隐患。监督人员无法发挥作用,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也是监督工作难以展开的原因。
2 解决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强财政税收的监管力度
财政税收工作是一项长期、繁琐,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使用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促进财政税收工作的有序进行,财政税收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保证财政税收的科学性,税务部门应切实做好税收工作,依据税收的标准和要求,按时、足额完成税收任务,并加强财政税收的监管力度,防止发生偷税漏税现象,第一,相关财政部门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收标准和要求,协调分配不同的税收比例;第二,税务部门应依法开展税收工作,并依法行使自身的行政执法权限,对于违反《国家税务法》的纳税人,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666号)中的条款,进行相应的惩处;第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大额税收的监管,并实时跟踪纳税情况。
2.2 加强财政收入和支出管理
地方政府的日常运行经费,是由财政部门直接拨款,所以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着地方政府的运行质量,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则是地方政府的税收情况,所以财政部门需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管理。由于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要贯彻执行现代税收原则,包括了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公平原则,第一,财政原则,需保证地区税收,可以满足地区政府行使职能的需求;第二,经济原则,财政税收制度必须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防止税收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第三,公平原则,要保证税收负担的公平合理分配,需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
2.3 加强对事业单位税务监管
加强单位内监督管理能够使税务管理的执行更加规范化,从而使内部不必要税务问题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在对事业单位税务进行监督管理时通常会采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管理方式。在开展内部监督时,事业单位应以具体情况作为依据构建出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并安排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组成专门的监督小组,实时掌握监督事业单位内税务管理的动态情况。这样不但能够对有关办税人员的办事效率进行深入了解,还能实地考量工作情况。若是在监督时发现办税人员有工作失误,特别是工作态度懒散等原则错误,必须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影响税务质量[3]。
2.4 确立完善的制度对财政税收工作进行规范
事业单位的税收工作事关重大,要想让工作变得更加规范,事业单位首先要确立明确的规范制度,让制度对税收工作进行约束。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认识,表明态度,要求财务工作人员保留好票据,加强对各种票据的管理。同时,事业单位要对票据的管理确立责任制,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让各种票据管理问题能够向个人追责,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产生。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用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水平,明确应税收入和非应税收入。另外,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应该多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制度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科学的决策。事业单位还可以要求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单位内部进行教学,将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出来。通过这些方法,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单位内部的收支情况会更加清晰,而且,随着制度的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纳税意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对于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大有帮助。
2.5 培养税收筹划人才
面对税收筹划人才缺乏这一问题,各个单位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税收筹划能力,帮助他们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税收筹划方法和税收筹划技巧。一是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政策以及制度,财务人员如果不能全面掌握这些,没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是无法有效开展好税收筹划工作的。通过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政策以及制度,财务人员才可以将所学习到的税收理论知识运用到税收筹划工作实践中去,从而使制定的税收筹划方案更加趋于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对财务人员的协调沟通能力也要加强培养力度,这主要是由于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财务人员还涉及到频繁与单位其他部门人员甚至是税务部门的交流沟通,而双方交流沟通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健全完善的增值税管理手册,帮助财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增值税发票开具要点和涉税风险,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以及拓展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其综合素养能够满足税收筹划工作开展需要。
2.6 调整财政预算机制,提升预算准确性
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调整财政预算机制、提升预算准确性的策略。预算是制定财政税收政策的数据基础,也是财政支出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了解各单位对财政预算资金的需求情况,确定预算方法,提升财政预算的准确率,确保财政政策框架的合理性。
其次,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对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合理量化,确定不同领域的经济需求状况,为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参考数据。
再次,在财政预算环节将财政风险以及需求进行细化,降低由于数据不准确导致的财政风险预测不准确,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4]。
3 结语
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财政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协调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国家公共产品供给平衡的前提下提升就业率,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政税收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制定出能平衡财政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为经济发展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