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疗措施分析

2021-11-24王菲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氏杆菌甲骨周龄

王菲

(青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山东潍坊 262500)

在国内养猪产业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相较过去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很多经验不够丰富的从业人员来说,对各种疾病依然缺乏足够的了解而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并带来经济损失。青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就在例行巡查过程中遇到过一例猪感染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的情况,经过及时诊治避免了更大损失。本病主要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猪呼吸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鼻甲骨(尤以鼻甲骨的下卷曲部分)发生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鼻炎和颜面部变形,生长迟缓。可使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给集约化养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例

2021年初,在养殖场正常巡查过程中,发现某中等规模化养猪场出现猪流鼻涕,打喷嚏,伴随有卡他性鼻炎。有些出现鼻甲骨萎缩,经初步判断为感染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后经血清学诊断得到证实,立刻对该猪场剩余的猪全部接种疫苗,并对患病猪进行了及时的治疗,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阻止了其对周边的传播。

2 病原

2.1 支气管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运动的杆状或球状菌,其大小为0.3×0.6μm。本菌生长需氧,分解糖类,产气,产生吲哚。在新鲜涂片上,呈明显的两极染色[1]。根据特征性荚膜抗原,可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A、B、D、E等4个血清型,诱发AR的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绝大多数属于D型,而且毒力较强;少数属于A型,多为弱毒株,来自不同型毒株的毒素具有抗原交叉性,因而它们的抗毒素之间有交叉保护性[2]。A型的菌落比D型大并且湿润,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特征性气味[3]。毒素对培养的牛胚肺细胞具有强毒性。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一种细小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状或球状菌,呈两极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有的有荚膜,有鞭毛,有运动性,无芽孢,大小为0.2~0.3μm×0.5~1.0μm,散在或成对排列,偶呈短链[4]。本菌严格需氧,肉汤中培养有腐霉味,常见有丝状形态。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本菌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均对其有效。

3 流行病学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通常以幼猪的病变最为明显,长白猪最易感,国内土种猪发病较轻。初生5周内仔猪被感染时,在发生鼻炎后,多引起鼻甲骨萎缩;断奶猪被感染时,则鼻炎消失后,可能不发生或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咽炎和轻度的鼻甲骨萎缩,以后成为带菌猪[5]。3月龄以上的猪感染,一般看不到症状而成为带菌者。此外,犬、猫、牛、马、羊、鸡、麻雀、猴、兔、鼠、狐及人感染也能产生慢性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源使猪感染发病,鼠类可能成为本病的自然宿主[6]。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猪通过和健康猪接触经呼吸道将病传给健康猪[7]。

各种应激因素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营养缺乏,如蛋白质、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本病发生[8]。此外,有的病猪可能有其他微生物参与产生致病作用,使其病情加重,如放线菌等。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冬春两季是本病的多发季节。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1)综合性预防。猪的萎缩性鼻炎对猪群伤害巨大,因此一定要尽量减少本病的发生,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控策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好猪发病情况的观察,一旦发现该病立即淘汰病猪,这一过程一定要坚决果断,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平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做到舍内3d一消毒,舍外一周一消毒,消毒液的浓度和消毒剂的选择严格按照猪场防疫要求,尽量选择过氧化物或者含氯高效消毒剂,增强对病毒的杀灭效果。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猪场发生本病的几率并不高,因此很多猪场容易忽视本病,有时出现一些症状较轻的病例时常常会出现误诊误判,所以加强对驻场兽医的要求,提高对各种疾病的认知和重视水平非常重要。另外规模化猪场尽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养殖体系,做到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输入风险。如果一定要从市场上购买猪只,则一定要进行萎缩性鼻炎检测,即便是检测结果为阴性,也要放置于隔离区继续观察1~2个月,然后才能引入正常猪群。如果猪群发病了,则一定要在淘汰后对猪圈进行彻底清扫消毒,采用火碱消毒或者甲醛熏蒸,然后才能再次使用该猪圈。饲料的饲喂要及时,营养要全面,避免因为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失衡而引发疾病降低猪的抵抗力而感染本病。另外猪舍内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清除粪尿要及时,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空气过滤系统,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本病发生几率。

2)免疫接种。在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1次,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4周龄和8周龄各注射1次,未免疫母猪所生的仔猪于1、4周龄和8周龄各注射1次,可产生较好的免疫力。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9]。

4.2 治疗

每头每次肌内注射30%安乃近5mL,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10%磺胺嘧啶钠10mL;静脉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并加10%VC 4mL;或泰乐菌素(10~25mg/kg·bw),林可霉素/大观霉素(50~100mg/kg·bw);或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10~20mg/kg·bw。仔猪在生后3~4周内,长效土霉素注射1~2次,或5%土霉素鼻内喷雾,2次/周,2~3周后改为1次/周;或注射青霉素(2万IU/kg·bw)和链霉素(10~25mg/kg·bw)治疗[10]。

5 诊疗注意事项

1)本病较易确诊。淘汰阳性猪,建立健康群是根本方法。通常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就可以对本病进行确诊。有条件者,可用X射线做早期诊断。用鼻腔镜检查也是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在诊断中,应与其他几种相似疾病区别:①坏死性鼻炎。发生外伤之后,由坏死杆菌引起鼻腔软组织、软骨、颜面骨发生坏死性病变,形成癣管,流出腐败恶臭的分泌物;②骨软病。面骨疏松,鼻部肿大,呼吸困难,但不喷嚏与不流泪,鼻甲骨不萎缩;③传染性鼻炎。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化脓性鼻炎。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严重,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紊乱,甚至死亡。剖检时,鼻腔、鼻窦的骨膜、嗅神经和视神经鞘下或脑膜有出血;④包涵体鼻炎。由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所致,症状与本病相似,少数病例也引起鼻端变形,鼻甲骨萎缩。在鼻黏膜组织切片中可见特征性成丛的巨化细胞,带有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可做出确诊。

2)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进行治疗。尽量少用或不用易产生耐药性和毒性的药物以及抗生素。█

猜你喜欢

氏杆菌甲骨周龄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不明原因发热,当心布氏杆菌病
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