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2021-11-24李健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猪户流行性圈舍

李健

(邹平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200)

在猪群饲养过程中,如果母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后,可以通过粪便或母乳将病原体传播给哺乳仔猪,再加上环境条件较差、卫生管理不佳、仔猪体质弱小,抗病能力较差,更加容易感染流行性腹泻病。诊断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造成一定的伤亡,给养猪户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本病的发生,了解本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及早做出诊断和有效治疗,帮助病猪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本病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1 基本情况

2020年11月中旬,河北省某养猪户母猪10头,其中有3头母猪处于哺乳期,这3窝哺乳仔猪相继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发生临床症状4d后有2头仔猪因救治无效而亡。刚开始发病时先有2头仔猪发生呕吐症状,此时养猪户没有重视起来,认为是正常吸吮母乳后发生了呕吐,错失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这也是引起2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着仔猪开始发生黄白色腹泻,粪便稀粥状且混合有许多没有消化的凝乳块,接着相邻的2窝仔猪也开始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有的仔猪粪便稀便如水,粪便从肛门内喷射而出,明显出现脱水症状,所以立即寻求兽医人员进行疾病诊断。

兽医人员进入猪舍后进一步查看饲养情况,发现该养殖户饲养环境较差、产仔舍设计简陋、保温性能较差且没有取暖设备,哺乳仔猪聚集在一起来抵御外界低温影响,同时舍内卫生条件恶劣,粪便蓄积较多、污水横流,相对湿度较高。兽医人员经过观察、临床症状和剖解病变,结合实验室病毒分离,对疾病进行确诊,最后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将仔猪病情尽快控制住。但是由于个别仔猪生长停止,发育成为小僵猪,被淘汰掉了[1]。

2 临床症状

哺乳仔猪刚开始在吸吮母乳后发生呕吐现象,呕吐物质中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养殖户认为是正常现象。随着病情发展仔猪开始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像稀粥状,颜色呈黄白色,并且粪便越来越稀,最后稀薄如水。在发病仔猪没有发生腹泻之前,自身温度有所升高,在出现腹泻症状后,体温恢复到正常温度。病情严重的仔猪,水样稀便从肛门中喷射而出,机体严重脱水。除此之外,发病仔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吸吮母乳减少、甚至停止哺乳。其中有3头哺乳母猪病情较轻,只是体温稍微升高、采食量有所减少,泌乳量降低、粪便没有明显变稀,病症持续1周时间后,哺乳母猪自行恢复正常。

3 病理变化

将病死的2头仔猪进行剖解,小肠部位有明显的病变:肠道扩张、肠道黏膜变薄、无弹性,肠腔明显膨胀、内部充满黄白色内容物,并且内容物中混合有凝乳块。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部有大量没有消化的食物,黏膜出血、水肿,有的黏膜呈胆汁颜色。在无菌环境下,采集病变小肠黏膜通过组织学检测,可见肠黏膜上皮细胞明显脱落、尤其是绒毛上部出现萎缩和坏死,甚至萎缩到原来的70%左右,并且肠道中的酶活性下降明显。

4 疾病诊断

根据养猪户的饲养现状:环境温度较低、圈舍卫生条件恶劣、粪便蓄积、污水横流、阴暗潮湿等。再结合典型的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粪便呈黄白色、肠道扩张、肠道黏膜变薄、无弹性,肠腔明显膨胀、内部充满黄白色内容物等临床症状和剖解病变,可以初步诊断哺乳仔猪感染了流行性腹泻。如果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仔猪的肠道黏膜,使用常规方法涂片镜检,没有看到阴性和阳性染色致病菌,然后将病料进行常规方法细菌培养,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h,培养基上面没有看到致病菌长出,这样就可以排除是细菌引起的疾病。最后采集小肠制成切片,用丙酮固定,使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染色,发现本病毒可以将小肠细胞90%~100%染色。所以可以诊断哺乳仔猪是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而引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2]。

5 防治措施

养猪户的3头哺乳母猪均感染流行性腹泻病,其中发病的哺乳仔猪有26头,未发病仔猪16头,治疗前死亡哺乳仔猪2头,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后没有再出现死亡情况。只是在猪群痊愈后,由于有4头仔猪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呈典型的小僵猪情况,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防止疾病发生扩散,将这4头仔猪进行了淘汰处理。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来防治本病,临床方面主要以补充体液和防治病毒复制为主来选择药物,在补充体液时,首先给仔猪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还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对于精神状态较差的仔猪,可以人工灌服补液盐,来强化补充体液,防止机体形成酸中毒而危及生命。全场紧急免疫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同时做好全场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粪便的处理。同时,对于严重猪只进行隔离饲养。肌肉注射2.5%的恩诺沙星,按照0.1mL/kg·bw的剂量,注射1次/d。连续注射3d,这样可以预防仔猪继发感染其它细菌性疾病。因为仔猪体质弱小,在发生流行性腹泻病后,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迅速下降,给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必须做好综合预防措施[2]。

经过一周时间的治疗后,所有感染流行性腹泻病的仔猪均恢复健康,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和采食量正常,吸吮母乳旺盛、母猪的泌乳量也恢复到以往水平。为了防止健康仔猪感染发病,将圈舍内彻底打扫干净,在整个疾病治疗期间每天定期清除粪便和废弃物质,并将它们堆积起来发酵处理,以杀灭粪便中存活的病毒。同时堵塞圈舍所有漏风的地方,在门口和窗口悬挂棉门帘,给产仔舍起到保暖作用。并更换新鲜干净垫草,避免仔猪受凉而体质减弱。对于刚恢复健康的母猪和仔猪均需要供给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饲料,有利于提高猪群体质和免疫力,达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目的[3]。

6 小结

在猪群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饲养环境条件,保证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哺乳仔猪受到冷应激而继发本病发生。仔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接触到母猪排泄出的病原体或通过母乳而感染发病。所以在妊娠母猪分娩前一个月,每头免疫接种3mL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母猪自身抗体水平,增强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还对出生后的仔猪也可以产生足够的保护力。因为仔猪出生后可以通过尽快吸吮母乳来获取较高的母源抗体,进而产生免疫力和保护力[3]。

母猪转入产仔舍前需要将圈舍彻底清理和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仔猪摄入病原体的机会。在母猪分娩前用高锰酸钾对乳房和后部肢体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在仔猪吸吮母乳前也应进行消毒,避免乳汁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而引起仔猪感染发病。给产仔舍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有条件的可以在产仔箱内设置保温灯或者圈舍内安装紫外线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保温和杀菌的作用,还可以避免仔猪受到母猪粪便的污染,减少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接触机会。█

猜你喜欢

养猪户流行性圈舍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