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牛的真菌性乳房炎诊疗分析

2021-11-24刘洪涛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牛场细菌性乳汁

刘洪涛

(青州市农业农村局 山东潍坊 262500)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每年牛奶的消费量巨大,这也直接刺激了国内奶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奶牛数量从少到多逐渐进入世界前列,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也不断提升,逐渐步入先进水平之列。但是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也要看到受一些疾病的影响,奶牛产奶量会有明显的下降,严重降低了奶牛场的正常收益,其中乳房炎最为典型,对奶牛产奶量影响最为明显。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极为多样化,常见的外伤如挤压、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霉菌感染等都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其中真菌性乳房炎比较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乳房炎,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就以2020年某次走访过程中所遇到的案例诊断展开对本病的诊疗措施分析。

1 案例分析

在2020年8月一次基层访问过程中,笔者遇到某规模化牛场出现病牛表现体温升高,乳房肿胀,挤出的牛奶有的呈水样、有的呈凝乳块状、有的呈乳黄色的情况,部分牛的乳区可以摸到有较硬的肿块,多发于1~2个乳区,发病率达6.7%。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综合诊断为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经过治疗后病牛得到恢复,减少了牛场的经济损失,先将对本病的研究探讨如下。

2 病原

本病病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克氏念珠菌、假丝酵母,粘红酵母、皮状丝孢酵母和烟曲霉菌等以及藻类的左氏圆包囊菌等。

3 流行病学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和报道,尤其是奶牛养殖规模较大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地。我国规模化牛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但是秋冬季节多发,主要集中在7~10月。牛真菌性乳房炎多数继发于细菌性乳房炎。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及放射医学的迅速发展,增加了致病真菌在动物体内的生长繁殖机会,因而导致近年来我国动物真菌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

在真菌引发的乳房炎病例中,以酵母菌为主;霉菌的种类有限。本病常难以治愈。

4 症状与理变化

表现为临床型乳房炎以后,病初患病乳区红、肿、热、痛、有硬块,一个或几个乳区感染发病,乳汁变稀、有奶凝絮片,在凝固絮片中有软米粒样奶瓣;产奶量明显下降。随着病程的延长,触摸可感觉乳区有一树根样大硬结。产奶性能急剧下降,乳汁变稀、有奶凝絮片,有的呈灰色清水,体温升高,达40~41.5℃,食欲明显下降或不食,精神沉郁。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用抗生素治疗时症状更加重,有时会出现热敷时全身症状加重的情况。此种类型的真菌乳房炎可导致乳腺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危害很大,可导致瞎乳、淘汰,极个别可导致死亡。

念珠菌感染时,淋巴结肿大,黏膜因菌体的增殖而呈灰白色。乳房皮下组织和乳头周围组织水肿。

5 诊断要点

本病仅根据感染初期的症状难以诊断。随着感染加重,病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后乳房肿胀,硬结,疼痛,泌乳量减少,甚至停乳。严重时触摸可感觉乳区有一树根样大硬结,乳汁呈灰色清水样,对于诊断本病具有参考价值。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学诊断。通过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即可确认凝固物中的真菌。确诊要根据组织内真菌的确认和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6 防治措施

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酵母感染的效果比较好。加强厩舍的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在给奶牛进行挤奶前,操作人员一定要先做好消毒工作,包括自身消毒,奶牛乳房区的清洗消毒,然后才能进行挤奶。挤奶的顺序按照从高产到低产的次序进行,最后再挤生病牛的奶。乳房乳头的擦洗要使用温水和清洁的毛巾,擦洗完成后才可以挤奶,毛巾尽量做到一牛一换。擦洗流程是从上向下,健康牛和患病牛分开,用完的毛巾统一回收消毒。发现患病的牛应该将其隔离,严禁将患临床性乳房炎奶牛的奶挤到牛床或运动场上。对用挤奶机挤奶的养殖户,每次挤完奶后,应对挤奶机清洗和消毒。对于部分散户来说,如果依然采用手工挤奶方法,则尽量使用拳握法挤奶,不要使用滑榨法,防止病情加剧。每次挤完奶后,用装有乳头消毒液的药浴杯浸泡乳头,药浴乳头是预防乳房炎发生的重要措施。目前用于药浴乳头的药物有乳头专用消毒液碘甘油乳头浸剂、0.15%~1.00%稀葡萄糖氯己定溶液、4.00%~5.00%次氯酸钠溶液、0.10%苯扎溴铵溶液、季铵盐等。

固定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对整个牛群进行乳房炎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如果发现存在乳房炎,则应及时标注,并采取治疗措施。进入干奶期的奶牛发生本病的频率最高,应该对干奶期的牛处理特别谨慎,做好干奶期乳房的注药工作,这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预防乳房炎发生的方法。在进行奶牛最后一次挤奶时,要求一定要把乳房中的乳汁挤彻底,然后将药物通过乳房导管口向内注入并完整封好开口,阻止外界真菌进入。该项工作完成后短期内减少饮水以及精料等的饲喂,减少乳汁的分泌。发现红肿可以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不间断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包括有益菌被大量杀死,而真菌受的影响很小,可以大量的不断增殖,因此会出现菌群失调,发生真菌感染。因此,应用药敏试验选择高度敏感药物,及时治疗细菌性乳房炎可以有效防止真菌感染、生长繁殖,减少经济损失。

7 结语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而且几乎所有牛场都有发生,所以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应该引起牛场的高度重视,真菌性奶牛乳房炎虽然发生几率没有细菌性乳房炎高,但是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其耐药性较强,常会造成反复感染,更是要加强防备。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牛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可以预见国内奶牛产业在未来必然继续处于稳定上升状态,因此,规模化牛场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认真做好各种疾病的防控,实现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牛场细菌性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乳汁点目需谨慎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规模化牛场牛群的结构及防疫要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