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优化探索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双高校企思政

高 敏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437100)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更加突出,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大。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湖北省教育厅等5部委出台《湖北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计划》《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这些政策为专业群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新动能。[1]

财经商贸专业群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群,下辖五个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及金融服务与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专业群的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群内专业完成了基本的发展定位,专业群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设施、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较好的共享。

该财经商贸专业群面向财经商贸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岗位群,以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可创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中小企业对财经商贸类复合型人才及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

一、完善“双元共育,对证教学,赛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该专业群结合自身条件资源和教学特色,在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大数据大调研,聚焦产业发展新业态,以及新模式下中小企业岗位群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需求,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目标元素,重构“双元共育,对证教学,赛训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

“双元共育”是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典范,构建基于“两主体、五对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专业群与产业岗位群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对证教学”是指基于专业群专业教学标准,将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如:1+X财务共享、1+X物流管理、助理会计师等考核标准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设立与证书内容相对应的课程模块体系。将“专业知识教授”与“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考取”有机融入专业群课程体系日常教学过程,并开展学分认定和置换,实现书证融通。

“赛训一体”是指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改”,完善校、省、国、世赛四级竞赛体系,对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标准,重构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比赛项目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将各级各类竞赛作为展示专业群办学水平能力的平台,真正做到赛训一体,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1.融入“思政、创业”教育,培养德技双修的专业人才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成为新时代和个人发展的主要目标,专业群将思政课程、创新创业的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群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大智移云物区”技术背景下输送社会急需的财经商贸人才。[3]

2.紧跟数字化信息技术变革,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联合东大正保、正誉企业管理集团、咸宁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人保等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的智能会计、京东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提供的真实业务工作,优秀企业文化及精湛的实操技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双元育人。

3.继续深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1+X”证书制度

开展国家“1+X”证书和学分银行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就业创业本领和职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社会培训分配制度改革,保证“1+X”制度的有效落实,着力培养一批服务产业中高端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新课程结构体系,建设“名师+名课”一站式模块化数字教学资源

1.构建“平台课共享,核心课分设,拓展课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充分研究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需求,按照专业调研—岗位分析—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课程—整合形成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专业群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共同制定“平台课共享,核心课分设,拓展课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共提升,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对接“1+X”等级证书,打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区隔,进一步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要求,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落实到位,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2.搭建“一站式”数字化教学资源

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类别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建设原则,基于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学习者四类主体的学习需求,遵循学习和教学规律,依据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五层框架的总体规划,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素材建设、资源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建设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体现专业群特色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打造集课程、案例分析、拓展阅读、考核试卷、模拟实训于一体,有先进技术支撑、可持续更新,具有专业群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院校联合、校企行合作,组建共建共享联盟平台,建成内容丰富、功能强大、智能更新的、开放式专业群数字资源系统。

三、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知行合一”打造智慧学习课堂

1.多措并举开展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文化入脑入心

建立“院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各专业具体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联动协作体系,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遴选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试点,予以建设支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各环节。组建由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相关领域专家、学生辅导员等组成的立体化课程思政授课团队,通过教学攻关、集中备课、教案审查、协同合作等方式,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2.推进专创深度融合,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革命

引企入校,引入新媒体经营、中小企业经营、中小企业会计业务、项目管理等实际经营的项目,在教学中镶嵌企业生产经营、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核算及标准建设等内容,形成特色模块项目教学、模拟订单项目教学、企业平台项目教学等不同层次的项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从培养职业技能基本功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升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推行“专创深度融合”,突出行动导向,以“行动-学习-创造”教学法推动课堂革命,实现互助式、探索式学习。

3.实施混合式教学,打造“互联网+”有效课堂

利用智慧职教和职教云移动平台,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搭建全WiFi 接入的应用混合式、双师教学、多地点同步教学等教学模式,采用上班式学习、小班化教学、能力矩阵分层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问题导向、项目探索、线上学习线下讨论、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建立智慧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鼓励创新的氛围。[5]打造“智慧、企业、网络”三个课堂。利用智慧学习环境生成的大数据,探索教育教学大数据评价体系,完善过程考核、结果考核、校企多主体考核、“1+X”证书对接等多维度、全方位的考评体系,根据验证结果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4.协同行业高端企业,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

深入挖掘区域产业经济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对接相关工作岗位能力和行业标准规范,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及“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内容,融合中联教育科技、北京东大正保、京东、苏宁等行业高端企业先进的业务模式、运营方法、一流的装备技术、多年的校企合作经验,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开发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典型职业活动,突出指导作用、能练习、能考核、有标准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四、培养教学名师名匠,打造教学创新团队

专业群按照“名师引领、骨干培养、素质提升”的工作思路来打造与建设师资队伍,同时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建立健全师德长效建设机制,主动积极地把“四有”要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打造一支以教学名师和技术技能大师为引领,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高水平结构化的创新型专业群师资团队。

1.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群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小组,负责专业群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完善师德监督体系,完善学生评教、教学督导评教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风教纪监督机制,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十佳教师”“十佳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发扬“人梯”精神,引导教师敬业奉献,打造“四有好老师”。

2.聚焦国家标准,培育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

基于会计、物流管理双国家骨干专业,依托会计省级专业教学团队,供应链金融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和培养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的专业群带头,培养专业领军人才或省级教学名师。

3.校企互通,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

拓宽校企双向交流的互通渠道,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实现专业群骨干教师与行业领军人才的“互聘、互兼”﹔聘请行业企业教师加入课程开发和教学团队,将行业企业的最新变化和需求及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教师“轮训制度”,完善教师培训提升机制,通过在岗培训、选送到国内外高校培训,到企业、行业一线顶岗锻炼、跟岗访学,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提高专业群教师双师比例。

4.外引内培,打造创新型教师团队

引进和培育符合“四有”教师标准的师资队伍。培育和引进在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边干边学,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能力。[6]打破专业、教研室的限制,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能力特点和职业规划,组建课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不同层面的教师团队,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协作,更加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在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

五、结语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专业群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财经商贸类专业创新变革,对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面向财经商贸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岗位群,以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经营、可创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完善“双元共育、对证教学、赛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中高本”人才培养立交桥,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推进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群与区域行业、产业链紧密对接,打造文化与技术赋能、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并重的跨界育人新模式。

猜你喜欢

双高校企思政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双高计划”背景下汽车专业群建设改革创新与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