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陕北资源优势,打造红枣特色经济林产业
2021-11-24许妮
许妮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国家林业局在2014年就提出了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经济林,重点放在发展干鲜果品的集体林。陕北一带种植红枣历史悠久,条件得天独厚,能更好地响应政策并借此良好的政策对本地的红枣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以应对近年来红枣市场发展一直疲软的状态。
一、陕北发展红枣产业资源优势分析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陕北地区与黄河密不可分,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该地区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红枣有着极强的喜光性且喜温;土壤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红枣生长在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中根深冠大、产量高且稳定,而位于黄河沿岸的绥德、延川、清涧、佳县等陕北红枣种植区的土壤非常符合其土壤需求,黄土层厚、土质松软、矿物质含量丰富;陕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红枣的糖分积累。
红枣产业初具规模,有一定的基础。陕北地区种植红枣历史悠久,种植、加工、销售这样一条产业链已经完整形成。在种植上,陕北的绥德县一个县的红枣种植面积高达241672亩,产量为54668吨,年红枣产值19134万元,而佳县、清涧等地种植面积同样不少;加工方面,该地区的中小型红枣加工企业星罗棋布,就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佳县、清涧和延川,总数已远超300家[1];就销售而言,由于红枣自身营养价值极高,口感颇佳,且陕北地区的延川狗头枣、大荔冬枣等已形成品牌,因此在国内销售市场比较广阔,同时在外国也有很好的销售市场。
政策方面享有优势。位于沿黄经济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前文提到国家林业局也已干鲜果品等特色经济林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
二、目前陕北地区红枣产业面临的困境
虽然陕北地区对于发展红枣产业有诸多优势,但立足目前现实情况,该地区的红枣发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大致包括以下不足:
首先,虽然近些年陕北红枣产量十分可观,但红枣收购价格却大跌,情况严重时甚至可以看到农民家红枣堆积却难以卖出最终无奈只能当牲口饲料的不良局面,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红枣价格并不便宜,这样的局面不仅抑制了枣农种植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卖方的发展。加上陕北地区多为高原山区,运输成本也增加,这样的价格在同类新疆大枣的竞争形势下处于下风。
其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进城务工以此获得更高的收入,农村留守妇孺孩童,劳动力不足当然亦会成为阻碍红枣发展的原因。
最后,虽然红枣加工企业众多,但其加工工艺简单,多生产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较为空白,且这些加工厂产品的相同性相对严重,产品参差性不够。
三、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陕北红枣产业措施
(一)补足短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首先应当是减弱直至打破种植农户与消费市场的闭塞壁垒,打破农民贱卖红枣、市场红枣价格却居高不下的僵局,例如,可以参考蜜雪冰城的发展方式,在受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各类茶品牌价格上升的情况下,蜜雪冰城仍能维持现有价格不变,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自己的物流线。陕北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运输并不便利,一定程度加高了红枣的输出价格,因此在将来的发展中可以发展出一条专门的物流线,不仅降低了红枣流入市场的价格,也加快了红枣流入市场的速度,以便于农户的囤货能更快地出售;另一方面是加速红枣信息的流通,农户们之所以面对红枣堆积,贱喂牲口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农村信息的闭塞性,因此可以在陕北地区各个乡镇都建设专门的网络信息平台,这些网络信息平台由专业的人事管理,发布与收入信息,使农户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买家建立联系,省去中间环节,有效缓解供应与需求不对应以及价格差的不合理。其次,就是劳动力回流的问题,其实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也受上文提到的因素影响,红枣种植收入不容乐观自然调动不了人们的积极性。这个时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青年们回乡创业,发展电商平台、个人微商、实体经济等,对于回乡发展红枣产业的人们进行财政补贴并给予技术援助、资格审批便捷通道等优惠、倾斜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进行集中化种植与栽培,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发展村民加入红枣合作社,合作社与实力良好企业合作,让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劳动力不足土地高效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思路不仅会提高土地技术投入水平、机械化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红枣产出效率,同时这样的发展途径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十分大量与迫切。最后,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企业在稳固固有产品的同时逐步发展高端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端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为了不断发展外国市场,也需要企业去发展中高端红枣产品。延川红枣已经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以及在2020年斩获了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有机认证也已被佳县红枣收入囊中,其实陕北地区多家红枣产品都已经取得了有机认证、绿色认证,这无疑为发展优质安全红枣、高端红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陕北地区高校林立,例如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发展自己独特的产品,各个加工企业也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并不断优化升级自己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错开各个企业产品的高度雷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能发展高端产品;不断延长、延深产业链,既卖原始红枣、也卖红枣泥、枣夹核桃、红枣酒、红枣牛奶等红枣食品以及红枣药品,不断地、全面铺开红枣产业链,不同的企业分布于不同的产业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企业产品雷同问题,也可以扩大企业对种植红枣的需求量,避免短期内红枣同时产出以至于供大于求从而堆积,缓解上文所提出的问题。
(二)牢牢把握地区资源优势、打造陕北特色红枣经济林,走可持续、新面貌红枣产业发展道路
什么是经济林呢?简单来讲,可以这样解释,它又叫作“特用林”,是以生产干鲜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①来源https://wiki.mbalib.com/wiki,访问日期2021-6-12.1。枣树林是最为常见的以生产果品为主的经济林。
国家林业局做出了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对市场广阔、增加农民收入、有较好带动辐射作用的特色经济林进行焦点倾斜,形成一批有特点、强竞争力、高知名度的主产区,培育一批将特色经济林做为自身支柱产业的重点县;建设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陕北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始终以效益与生态两手抓、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发展红枣特色经济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集中性的红枣林是基础,要做好红枣林的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投入,确保形成集中性、高品质、高产出的红枣林。其次,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定期做好生物防治工作,定期固土培土,决不能一味地为了经济利益全年无休的进行种植,因为土壤的养分和肥力并非无限,无轮休的种植势必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土质沙化,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的保护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对土壤进行科学利用与治理,结合现代化手段发展绿色农业。再次,紧紧依托红枣林,附之陕北地区特色民族文化,发展农家乐、红枣体验采摘园、陕北红枣文化生态游等经济,陕北文化一直是中国引人注目的传统文化,而陕北的枣文化同样源远流长,红枣文化与陕北的传统习俗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贵客来访,送上亲手制作的枣牌儿是主人家必不可少的环节;世界上最大的少年红枣群落坐落于陕西佳县,结合周边的5A级白云山景区,可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最后,“酒香也怕巷子深”,着眼当下,“互联网+”的模式不容小觑,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可以与口碑好又与传统文化相符的网络博主合作,推广产品,例如李子柒,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且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之合作推广,不仅能在国内宣传红枣产品,对国外市场同样是一种渗透,还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尤记得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是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去一些偏远的贫困县区寻找致富道路,这样的主题与推广陕北地区发展红枣产业从而不进农民农村发展的初心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要继续致力打造品牌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出响亮的独具特色的黄河滩枣品牌不仅仅是响亮中国更要带着品牌走向世界,陕北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延川生产的枣酱、红枣饮品、红枣白兰地等产品因其香味酸味浓郁,深受东南亚消费者的喜爱,这无疑为陕北红枣走向世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一个以陕北特色红枣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横贯中外的红枣经济林便是未来该地区的发展方向。
陕北红枣特色经济林经济的发展从宏观来说,是推动沿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微观来说它事关当地的扶贫事业,事关当地的乡村振兴,事关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要不断努力推动该地区红枣经济的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陕北红枣经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