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风险因素分析研究
2021-11-24华培毅上海港引航站
◎ 华培毅 上海港引航站
1.影响船舶碰撞的因素
1.1 船舶因素
由于码头、港口等近岸水域的交通环境复杂程度较高,船舶在操纵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空间限制。所以,不仅对驾驶人员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应配备完善的船载导航、开航等设备,才能帮助船舶在近岸操纵过程中成功避险。(1)船舶操纵性。不同的船型和船龄其操纵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船舶旋回、保向、变速、减速、停靠、启动与制动等是决定船舶操纵性能优劣的关键,所以船舶驾驶人员在驾驶船舶时,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的调整避险时机,才能在保证船舶会遇距离安全的前提下,以此提升船舶行驶的安全。(2)适航状态。在船舶航行之前,作为驾驶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要求核实船舶适航的状态,从船舶性能、装载类型、设备性能等几方面着手检查船舶的适航状态是否满足船舶航行要求。由于船舶尺度增加的同时会导致船舶出现惯性变大、舵效变差等问题的发生,船舶在狭窄水域内操作时的回旋余地也相对较小。所以,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驾驶人员在驾驶船舶过程中,必须充分借助导航、定位、通信等现代化设备,才能在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状态的情况下,避免船舶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
1.2 人为因素
首先,船长与大副的操作。船长与大副在船舶靠离码头过程中的指挥是决定船舶能否安全靠离泊位的关键因素。例如,首钢公司发生的码头船舶碰撞事故,主要就是船长指挥失误导致,使得三辆船舶发生碰撞,引发事故的发生,因此,不管是船长还是大副必须在船舶靠离泊位前,借助调度系统及时通知靠离泊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船舶安全顺利的靠离泊位。其次,系缆工对船舶的指挥。船岸之间的联系是决定船舶接送能否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系缆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指挥失误的情况,不仅会导致船舶出现偏离制定泊位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船舶碰撞码头等安全事故。因此系缆工必须在船舶靠离泊位时,及时做好船岸协调指挥的相关工作,确保船舶安全的靠离泊位。最后,靠泊旗位置。靠泊旗位置是船舶驾驶人员准确判断船头、船尾位置的重要标志物,是决定船舶能否安全靠泊的重要因素。假如船舶靠泊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设置靠泊旗,那么船长就无法精准的确定船舶停靠位置,使得船舶停靠过程中出现和码头相撞的事故。
1.3 环境因素
首先,水域自然环境因素。(1)风力、风向、风速、能见度、雾情等海上气象环境都是影响船舶行驶的关键。如果海上气象环境恶劣的话,那么船舶在大风浪中行驶时,就很可能在风浪的影响下出现摇摆的情况,而改变船舶行驶的稳定性,再加上在恶劣气象环境下驾驶人员无法准确识别海上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船舶航行过程中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2)海上水文因素。水文、流向、潮位、浪高、潮流等海上水文因素都是船舶航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船舶驾驶人员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出现了操作失误的情况,都有可能引发船舶碰撞事故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船舶在近海浅水区航行时,经常会受到潮差变化的影响,在海浪较大的海况中行驶的过程中,驾驶人员控制船舶航行速度以及调整船舶航向的难度也相对较大。(3)航区地理环境因素。航区地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了航线附近以及锚泊点周围浅水、受限水域、浅滩、潮汐、暗礁、船舶靠泊航道尺度、航道水深、锚地位置、制动水域等相关信息。比如,很多航道在通行过程中航道航行宽度只允许单船进出。此外,航道水深的不同以及安全水深余量也是影响船舶航行速度、舵效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通航交通环境因素。船舶在进出港口、靠泊等各个阶段时如果航行环境复杂程度过高的话,必然会对船舶的通航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航道等级资料、引航设施、助航标志、进港航段空间、障碍物分布、交通流特征、航线交汇形态等都是常见的影响船舶通航安全的因素。如果船舶的进港通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船舶碰撞安全事故的发生。
2.避免船舶碰撞事故的措施
2.1 优化海上助航设施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海上助航设施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海运事业的发展工作时,应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扩展海上视觉航标的功能,通过设置A IS虚拟航标以及潮流信息监测装置的方式,为船舶在海上的安全航行提供准确无误的海上环境信息,确保驾驶人员可以及时准确掌握附近目标的动态,降低了碰撞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例如,海上航标功能的扩展主要借助灯塔、灯船、浮标等标志性载体上,加装风向、风俗、水流、潮汐以及能见度等水文气象检测数据采集设备,为船舶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和远程通讯服务,不但保证了驾驶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和掌握适航区的详细情况,而且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因为船舶航行过程中因为数据信息掌握不准确或不及时导致碰撞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设置通航安全数据库
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航运事业时,应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收集、整理和分析海上船舶航行过程中发生的碰撞事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船舶通航安全数据中心。以便于船舶驾驶人员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啊数据中心查阅船舶适航区的天气、海况等数据信息,掌握了适航区内船舶航行的规律,促进了事故频发区域船舶航行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2.3 采用船舶自动避碰
船舶智能避碰算法集成至船舶航行模拟器的终端系统中,不但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辅助决策,而且达到了船舶自动避碰的目的。就目前来说,研究人员应该从碰撞危险度评价、最晚拖舵点、可能碰撞点预测、最佳避让时机、船舶航迹预测、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减速和余速控制等几方面着手分析和研究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为驾驶人员准确判断船舶航行速度、船位以及避碰距离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比如,船舶航行过程中,驾驶人员可以借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自动雷达标绘仪、电子海图系统、船舶气象仪等先进的船载导航仪器和设备,运用数据融合、挖掘分析等技术手段,即可准确分析出船舶在各个节点的航行轨迹、会遇点等操作信息,为驾驶人员准确定位、导航以及避碰等提供了数据依据。
2.4 提升航道通航效率
针对船舶航行密度较大的航道,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航道通航控制策略,才能达到有效提升航道通航效率、规避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目的。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在特定航区内,通过VHF定时播发航道通航的管理规定,对于影响航道安全通行的船舶,一定要采取VHF指令进行处理。此外,船舶行驶进程中如果出现极端天气,针对此种特殊的状况,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在不同航段设置限速控制器的方式,确保船舶可以在最高限速值以下快速的进出港口,从而达到有效规避碰撞风险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引发船舶碰撞事故的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传播因素等几方面内容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发现,驾驶员避让行动判别、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等应变能力是导致碰撞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播碰撞事故发生的几率,相关部门必须从海上助航设施更新、航道通航管制、传播自动避碰等几方面着手,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为驾驶员驾驶船舶提供辅助决策,促进船舶航行安全水平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