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

2021-11-24路亚迪王换芳

现代交际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化群众发展

路亚迪 王换芳

(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九大准确把握新时代国情与现实,适时调整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这是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表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人民群众诉求、为民谋利、解民之忧的底色。共享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和思想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而“共享”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为新时代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享发展的基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的生动诠释,也是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因此,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促进共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1.发展为了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共享发展理念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1]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党的初心与使命及党的宗旨无不以人民群众的发展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而实现共享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应该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满足感,这是共享发展的最终追求。

2.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这一力量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可见,要想促进发展,人民群众这一根本力量一定要拥护好。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修改历程来看,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的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都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2]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取得的成果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这是我们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发展所要坚持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价值原则,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有信心、有力量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建设。当今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一部分,在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要努力“将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这不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社会共同富裕,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了力量。

二、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延伸

人民是共享发展的主体,只有人人共建,人人才能共享,从而推动全面共享。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有助于推动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共享的主体:全民

发展是全方位的,共享要求全民共享、全面共享,而人民群众又是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要牢牢拥护好人民群众这一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艰苦奋斗,不断创造人民满意的生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全民共享就是全体人民都有参与出彩的机会,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成为利益的最大享受者、成果的最大享有者,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与全面共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加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共享的目标:全面共享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在各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经济领域成绩突出,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也在蓬勃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是基于坚持人民性的原则,满足人民的需求,反映人民的心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优宜的生活环境是保证人民健康、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希望每天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那就必须解决好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忧与患,让人民更好地在实践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

3.共享的实现:共建共享

世界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要想实现共享就需要共建这一基础,这就要求社会全员参与,人人出力,共享生活富裕与生态和谐。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共享主体。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例,打赢抗击疫情这场无硝烟的战役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需要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居家防疫,医护人员等各界爱心团体昼夜作战,使抗击疫情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使全社会共享这一成果,为全世界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要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享有。

4.共享的过程:渐进共享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共享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走共享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共享的、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实质上共享发展就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脚踏实地,共同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问题,全民齐心、各方协同,共同向更高层次的共享发力,不断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新的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加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创美好生活家园。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质,是新时代基本方略的彰显,其不只停留在我们的口头上,而是生动体现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引领人民、民族、国家、世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1.丰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美好生活”,并将其实现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不仅是人的主观体验,而且是我国治国理政的美好愿景。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共享发展始终坚持从人民的发展需要出发,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共享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好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只有这样社会发展才能进步,人民意志才能体现,人民的利益才能维护,人民生活才有保障,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才能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4]事关国家发展的民生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因此,要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工作,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让看病难不再成为困扰人民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求,努力使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变为现实。

2.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心中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伟大梦想追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要想实现这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之一,它保障了公平正义,维护了人民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归宿与落脚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是如此,要渐进共享,要走好每一步,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奠好基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四个伟大”,是一个统一整体,那么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好伟大工程,进一步推进伟大事业,唯此才能继续向实现伟大梦想发力。我们要全面贯通起来理解,坚持党的领导,激励人民团结奋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另外,必须重视人民这一重要力量,时常关注人民的生活,不断解决反映人民生活实际的、威胁党执政基础的问题,使人民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中华民族有信心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迎接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提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念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5]“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6]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伟大建设的战略安排,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伟大目标。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的现代化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顺序依次发展,而我国则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起来发展,追求的是多领域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目标必须遵循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离开这一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必将失去发展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人民群众这一把尺子,解决好人民遇到的问题,干人民满意的事业,做人民需要的工作。

每个伟大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实践与历史都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科学的,是被实践反复验证的正确理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这就要求必须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4.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与自觉。地球只有一个,各国住一个地球村,共处同一个时空。美丽的地球村,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安危与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又要回归人民的生活,集中全球人民的力量,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反映了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是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与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成长,共同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

猜你喜欢

现代化群众发展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