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农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策略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吕 琳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漯河 462000)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党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若想切实处理好“三农”问题,首当其冲便是要走科学化党建之路,如此才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农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我党相关路线和方针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将企业、农村、机关单位、学校、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我党主张、贯彻我党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农民群众、促进农村地区建设发展的战斗堡垒。

近些年,国内多地都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基层党建视为从严治党的基准点,通过一系列的“堡垒行动”加强了党组织建设。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党组织数量较多且党员人数也很多,尤其是在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更应该凝聚人心,并且要科学有效地进行党建,如此才能让农村产业更加兴旺,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一、基层农村党建的重要性

所谓基层农村党建工作,指的就是基层农村党组织建设,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如今,做好基层农村党建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第一,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唯有做好基层农村党建工作,才能实现我党其他各项工作的有效部署。从整体形势上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斗争持续升温且成效显著,侧重抓大案、要案,一些不良风气被整治,这样就为治本赢取了一定时间。随着从严治党力度的持续加强,现在党政风气得以好转,管党、治党等工作开始向基层地区延伸。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明确提出,省市两级党委和纪委要负起责任来,要落实好县乡一级的责任,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唯有使问责成为一种常态,方可让压力逐层渗透,进而落实到基层一线中去,这样党中央才能政令畅通。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指出,务必持续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到基层地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从严治党的作用下,不断提升自身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此才能让党组织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并有力夯实我党的执政根基。

第二,是践行中央有关决定的必然需求。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务必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并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凡是党中央提倡的都要坚决支持,凡是党中央决定的都要坚决拥护,凡是党中央禁止的都要坚决抵制。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指出,若想落实好党中央下达的一切为民务实的政策,务必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要由从严治党来做后盾。尽管中央政策、方针的落实与践行不可一蹴而就,但是要根据中央指令,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循序渐进地贯彻落实党中央下达的各项部署,如此才能做到上下呼应,共筑乡村振兴伟业。

二、农村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一)成就

第一,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得以加强。众所周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邓小平同志说过,提这样口号,那样口号,这样方针,那样方针,只有有了基层工作,有了经常工作,才有希望落实,反之只会发号施令,那么发下去的命令就会石沉大海,连影子都看不见。20世纪90年代末期,江泽民同志提出,全国接近300万个基层党组织均是我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的坚实堡垒。由此可见,中央的领导力正是从基层党组织中体现出来的。胡锦涛同志主张要使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到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党建工作,强调党建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将服务群众作为主要任务。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由此去指导基层组织建设。这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各届国家领导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都尤为看重,并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深化,这也让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第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由于各时期的国情不同,所以各时期的历史任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党在农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态等多项工作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近些年,国内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粮食产量连年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基层农村党建工作实践中,很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均立足于地区真实情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将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并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增强,这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长效发展。

第三,农村基层党建改革工作持续加深。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有效发展的不竭动力,换言之,唯有创新才能让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往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将改革创新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使得国内党组织的建设活力日渐增强,如此便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民族振兴的一把“利剑”。习近平同志尤为看重党建工作的中心,并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要求,主张要在基层党建中秉承光荣传统,并要对滋生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等加强研究,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在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态度、工作模式等多个方面加强创新。各地区党组织务必形成奋进精神,对党组织各项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持续提升党组织的工作能力,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改革创新精神的引导下,现在国内农村党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进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大局积极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思想,在组织建设上也在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新需求相互适应,此时“双强”型党支部人才占比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得以优化,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此时基层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也由此得到了有效发展。但我们在看到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遗漏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唯有剖析问题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策略,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使之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党员年龄结构老龄化,文化素养需进一步提升。社会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趋势也甚是明显。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均选择去城市谋生,这便导致农村留守的人口数量增加。现在,国内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接近7000万,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数量接近6000万,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由此给农村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学历高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留在乡村,这就会使农村现役党员文化素养不是太高,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党员结构老龄化的趋势。

第二,党组织凝聚力不足,无法完全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这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如此一来,也会导致其价值观出现变化。在此期间,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偏离的情况,这有悖于党员的身份。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个别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渐渐弱化。因为很多青年党员入城发展,这就让一些村集体难以选拔出高质量的党组织人才。部分农村党组织有时会忽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除了下达一些上级任务和指令,很少会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活动,长期下去,极个别党员就会忘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如此就会导致基层农村党组织战斗力不足、凝聚力不强。

第三,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程度日渐加深,国内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农村地区村民自治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进。但因为农村地区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所以也会产生一些问题。现在国内农村管理机构涵盖了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大组织:前者是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由本支部全体党员选举产生,是我党扎根在农村的重要组织,一切工作都要遵守党章,要充分发挥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支持村民自治,并且要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身权益;后者是具备村民自治属性的基层组织,具备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及民主监督等职权,主要负责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还要帮助村民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村委会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纵观现状来看,上述两个组织有时存在责任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其一是村级党组织自身责任不明确,有时会越界管理村委会事务;其二是村委会定位不明确。由此可知,如果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融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三、提升基层农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策略

(一)对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使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基层组织中的一股中坚力量,所以一定要做好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其充分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对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要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日”“争先创优”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党章和党史,以及党的方针、路线等多项内容,要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去武装基层农村党组织成员的头脑,引领党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还要对党员加强先进性、纯洁性方面的教育,使之能够真正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之后在此基础上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提升宗旨意识,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基层党建过程中,务必对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予以创新,要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常态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管理,必定会有效提升党员的党性修为和个人素质,这样才能使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其他党员一同致力于农村党建工作的发展,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管理体制建设与优化

新时期的基层农村党建工作,一定要从农村和农民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需求,在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在农村选拔出能力和素养兼备的优秀党员,并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选拔机制,由此去打造高质量的党员队伍。另外,在进行基层农村党建时,务必对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建立和健全,要针对党支部和村委会二者关系紊乱的现状,确定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要明确二者分别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要通过全力合作去维护全村利益,从而保障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地区得到无死角落实。

村委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群众性组织,村民自治需要在党的坚实领导下去进行,要在我们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去运行。农村党建的过程需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去完善各项制度,并要建立村委会任期的目标和责任,还要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同时也要制定出正规化的村民自治章程。此时村委会需要主动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之后要充分发挥出群众的作用,通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促进村内各项事务的常态化发展。

对党员进行有效管理比较重要,这样才能将党员参政议政能力全面发挥出来。还有就是要充分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另外要积极引进新力量,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供给新鲜血液,可采取机关干部下乡等行动,或是建立大学生村官政策,如此去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动力,进而有效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成员的综合素养。还要掌握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创设极具动态化特点的党组织管理平台,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高度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的权威性及凝聚力。

(三)做好基层农村党组织作风建设,使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中国共产党最为显著的政治优势便是密切联系群众。在新时期的基层农村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党员干部要齐心协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关心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认真倾听农民心声,进而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细化服务。党员干部还要协调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对农村生态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外关注,要让每一位党员都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意识。

作为基层农村党员,一定要为民做好事、为民办实事,更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当前时期,国内城乡一体化改革步伐日渐加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旧有一些不平衡,所以若想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农村党组织便要将科学发展观和乡村振兴理念作为指引,建立全面化、务实化、群众化的政绩观念,要将农村生产和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渐加快,党和国家都尤为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等,但若想切实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长效发展、有力缩短城乡发展差距,那么基层党组织就一定要在其中发挥出作用。目前,基层农村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观成效,但依然存在党员年龄结构老龄化、党组织凝聚力不足、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对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使之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并要持续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与优化,还要做好基层农村党组织作风建设,使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使基层农村党组织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