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政党的淬火历程:革命、发展与改革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4期
关键词:政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毛 博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延安 716000)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民族独立解放到社会化大生产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国际地位的确立与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的进程。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

首先,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政治革命。这场深刻的革命围绕政治权力与阶级利益展开,但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历史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导致中国的革命充满了血雨腥风和艰难坎坷。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就已经昭告了这一现实:“工人只有使用暴力才能摆脱困境,但他们却像今天处于严重失业时期的工人一样赤手空拳。”在当时资产阶级政权、地方豪绅权贵乃至军阀占主导地位的复杂的国内环境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是极为困难的,中国在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与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列宁的判断类似,中国共产党没有陷入像早期德国空想社会主义或托洛茨基主义那般不切实际的构想,最终借鉴俄国苏维埃的革命经验使中国的革命理想成为现实而非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其次,社会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不改变旧有制度的上层建筑就无法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共产党革命根据地被解放农民的革命热情高涨正是因为由政治革命引发的社会革命导致旧有的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无产者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地区逐渐成熟的土地改革形成了广大无产阶级对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自下而上的广泛支持,美国学者西达•斯考切波将这种模式称为“大众动员型政党”。相比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是更根本、更彻底的革命,不仅如此,社会革命要求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的条件下进行,以政治权力为依托确立并保护新的生产关系。社会革命不像政治革命一样简单消灭阶级和敌人即可,它涉及整个社会组织架构的重构和国家财富的再积累,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依然经历了多个复杂的时期才发展到当今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为此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最后,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政党独有的,以此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无论是遵义会议、延安整风、改革开放和反腐败斗争等,在不同阶段、不同时代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与魄力。自我革命要求刀尖向内,敢于直面问题,自我革命的精神有效地遏制了中国共产党内的官僚主义、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能够起到自我净化的作用。这一点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其重要,历史证明自我革命在多次历史关头挽救中国共产党于危难之中,这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表现,也从根本上避免了党陷入“历史周期律”的悲剧。

二、发展为第一要务

首先,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历史地来看,欧洲资本主义深入发展相应地带来其政治上的进步与蜕变直至取代君主制使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因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将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作为政治保证,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更关系到执政党的合法性,这一点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适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同样适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权至关重要。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得到大力发展是对广大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经济权益的真正维护,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广泛上层建筑服务,这是最根本和最持久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上的成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日趋成熟的综合领导力。

其次,政治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权。政治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发展作为后盾,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基于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权。一方面,政治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既相互统一,又有其各自独立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相应的政治发展可能超前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也可能滞后于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以计划经济调控手段分别进行短期和长期规划使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这一点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就深刻阐述并揭示了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演进的规律。另一方面,国家政权是政治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取得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家亨廷顿具体分析了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共产主义运动为现代政治做出了贡献,即组建和创造了新型的政治制度并填补了权威真空。新的政治制度与政权的建立为其政治发展提供了支撑并引导政治发展的方向。同样,无产阶级政治发展的最高追求和理想也需要无产阶级统治以国家政权的形式来保障,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最后,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最终目的。无论怎样发展,若不能实现生产关系和雇佣劳动制的彻底变革就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伟大飞跃,也就不能实现人类的最终彻底解放。不进行彻底而深刻的变革就只能如马克思所形容的“游击式搏击”。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的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打破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为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制度保障。集体自由和解放的前提就是个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些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发展规律的同时明确了人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1976年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改革开放政策上赢得了普遍的党内支持和民意基础,但最初的改革方案面临极大阻碍,面对改革困境和阻力,党中央不断强调这场改革是一场革命。

最初的产权改革主要涉及农村和国有企业改革。1980年邓小平肯定了农村部分地区实行的“包产到户”,并认为这一情况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至于国有企业,在吸取了部分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经验后,引入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主动扩大了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我国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进程几乎是同一时间协同发展的。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建立适应其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统筹协调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合力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标志,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是成功实践和伟大跨越。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即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曾经的发展困境主要来源于资金的极度短缺与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匮乏,因此适时地引入外资并公派留学、出访调研成为解决这些困难的重要抓手,这些举措也为中国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政党是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的代表政治上层建筑的有机载体,中国共产党从战争洗礼到社会革命,从改革开放到现代化治理,经历了从革命型政党向现代化政党的转型。一方面,政党转型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其是巩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根基。

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性政党肩负着领导革命和保存革命成果的重任,作为执政党也有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责任,随着党的治理经验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的政府治理从过去对市场化的单一的、片面的治理转向了多维度的、科学化的治理。党政分工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党转型的关键举措,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与明确政府职能不是也不应当是矛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政分工符合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的制度化安排,它既确保了党的领导也解决了以党代政的弊端。总体来讲,党政分工要求政府更多地负担经济、社会和行政事务,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后对我国在政府职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现代国家治理从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上来讲更趋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制度层面或政策层面可操作性的变革,那么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观念的和价值评价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实行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必要且迫切的,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经济繁荣和物质基础雄厚的大时代背景下,因为“经济富裕不仅不能代替民主诉求,相反,它为民主诉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确保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具体体现,只有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结 语

党的百年历史与辉煌成就波澜壮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党,只要革命最高理想还未实现,就不能停止革命的步伐,同时通过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抓铁有痕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革命、发展与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艰苦奋斗的革命党蜕变为成熟稳健的执政党在三个不同维度的整体概括,三者之间既不是简单的递进关系也不是逻辑推理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百年政党的发展历程与蜕变正如含有杂质的钢铁经过一道道淬火工艺得到淬炼最终百炼成钢。人间正道是沧桑,只有客观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领导革命、为什么能够实现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以及为什么能够推进改革进程,才能统一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政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