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有益启示
2021-11-24郭勇
郭 勇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滕州 277599)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下邑小邾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是思潮激荡的时代,不少学派纷纷阐述自己的主张,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开药方。墨子顺应潮流,建立了墨家学派;他广收徒弟,聚众讲学,竭尽全力地宣扬、推行本身的政治主张。墨子学派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群众基础广泛,平日亲从弟子达到数百人,鼎盛时规模逾千人。墨家学派“遍从人而说之”(《公孟》),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以至于当世有“非儒即墨”之说。
《墨子》一书是由门人后学辑集汇编而成,但仍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墨家以此教诲徒弟。值得注意的是,墨子也是理念先进、手段高明的教育家,他在教学上的一些思想和方法,抓住了教学的一般规律,可以称之为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墨子的教育思想
为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的政治理想,墨子兴办私学,竭力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尚贤上》)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活动丰富而实用,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1.教学内容上:谈辩、说书、从事
在教学实践中,墨子提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可以理解为,根据各人所长,大家分别从事“谈辩”“说书”“从事”的工作,彼此之间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皆可以完成“兴天下之利”的“义事”。墨家着力培养的“兼士”,符合“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人才培养标准,是能够担负济世救民大任的为政之才,这种人才是通过接受“谈辩”“说书”“从事”三门学科的专门教育来培养的。作者先以筑墙为喻,然后以“谈辩”“说书”“从事”为着力点开展论述。联系《墨子》全书分析,“兼士”是各类人才的统称,其中“谈辩”科侧重培养辩才,需要教育对象掌握一定的逻辑学知识和谈辩知识,并加强谈辩技能的训练;“说书”科侧重培养教师和学者,毕业后的主要任务是向人们阐释各种理论和原理,需要掌握政治、经济、法制、道德等多种知识;“从事”科侧重培养各类实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掌握农业、科技、商业、工业、兵器、城防等多种知识,并习得相关的专业技能。由此观之,墨家学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诸多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为实现墨家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教学原则上:三表法原则、实践性原则、量力而行原则
三表法原则。“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这便是所谓“三表法”。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客观事物,如何判断言语、知识和经验是否正确?要向上借鉴古代圣明君王的间接经验(墨家认为古代圣王能够大胆任用有德的人,并且重视贤能的人,他们的做法与经验是正确的),向下要考察老百姓耳听目见的现实(与群众的所见所闻是否一致,是否客观),把它用到行政中,看老百姓是否得利,群众是否得到实惠。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判断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有价值,既要依据前人总结的间接经验,又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还要确保对人民群众有利,简言之,开展教学活动要坚持传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要有利于社会发展。
实践性原则。“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墨子强调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但实践才是根本,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修身》),君子应该扑下身子做实事,以此博取名声和荣誉,而不可投机取巧走捷径。墨家学派为贯彻“兼爱”“非攻”的主张,墨子和弟子们常年奔走于各地,游说四方,死不旋踵,“手足胼胝,面目黧黑”,止楚攻宋、止齐伐鲁、止鲁攻郑,有效制止诸侯国之间的攻伐战争。对城门进攻、高临进攻、云梯进攻、水攻、地穴进攻、蛾傅进攻等情形进行具体周密安排部署,并设计制造弩和桔槔等攻守器械,后来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整套城防理论。
量力而行原则。“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墨子·耕柱》),说的话笃实,能够经常实行,就可以常说,如果是不能实行的话,就不要常说;因此,说话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说狂妄的话。说话如此,学习也像说话一样,门徒里面有两三个想向墨子学习射箭的,墨子不同意,他认为学习技能要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知道能力的极点在哪里,超过能力极点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要去学习了;对自己的领悟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领悟不了的就不必去学习了。
3.教学方法上:强力说教、察类明故、三知法
强力说教。公孟提出,君子应该恭敬等待,王公大人问就说,不问就不说,就像钟一样,叩击就鸣响,不叩击就不鸣响。墨子反对公孟的观点,强调君子要“虽不扣必鸣者也”(《墨子·公孟》),对于王公大人在治理国家中施行暴虐的行为,或者当国家将有大的灾难发生时,做君子的应该像钟一样,叩击要鸣响,不叩击也要鸣响。为什么君子要这样做,是因为当今之世主动寻求善政的王公大人太少了,对他们不强力说教,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善政。这是墨子宣扬本派主张的态度:施教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被动等待,要积极有为,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将施教内容及时主动地传授出去,要敢于并善于“强力”“强行”和“强为”。
察类明故。面对别人对他观点的误解,墨子认为,对方既没有弄清楚他的观点属于哪一类,也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墨子·非攻下》),因此两人之间的交谈是无效交流。墨子认为,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是可以分类的,事物均依照一定分类标准而隶属于不同的“类”,有时候标准不同还可能隶属于多个“类”,给事物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同一类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故”,也就是原因、根据、目的等。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要把丰富的知识教给学生,“察类”也就是知类是关键的第一步。[1]
三知法。即“闻知”“说知”“亲知”,墨子根据获取知识途径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通过他人讲说获取的是“闻知”,通过自己推理获取的是“说知”,通过亲自体验获取的是“亲知”。墨子进一步举例解释,自己在屋外看到颜色是白的是“亲知”,别人告诉屋内外一样颜色是“闻知”,自己由屋外颜色推定屋内颜色是白色是“说知”。通过对认知的分类,墨家弟子们对“知”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利用不同的方法获取知识。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有益启示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平民教育,立足于我国国情,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春秋战国极为动荡的特殊年代,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墨家学派开展的教学活动也主要面向普通民众,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人的需要相适应
墨子开展“谈辩”“说书”“从事”三科教育,实质上是依据墨家人才培养标准(“德行”“言谈”“道术”)设置的,从现代学科视角分析,涵盖的学科实则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10余门学科。按照墨子的观点,要建立“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就需要大量人才的共同参与;因此就需要培养大量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共设置1000多个专业,覆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覆盖了市场需求的各个岗位,涵盖41个大类、1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工业部门。[1]今天的职业教育专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墨子时代,但两者仍有异曲同工之处。除了规模大,现代职业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知行合一,完全融汇了墨子确立的三项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建设上,现代职业教育配套设置了相关课程体系,如专业课通常包含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划分更加细致,层级分明。
2.教学原则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仍有合理性
当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现代职业教育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整体就业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家举办职业教育,是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德国、瑞士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国情,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墨子教学“三表法原则”在新时代得到有力弘扬。
现代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努力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做中学、学中做”,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等形式,是教学实践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现代职业教育坚持量力而行原则,努力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学生的优质教育。坚持“管用、够用、能用、适用”原则[3],根据学生的专业、层次、类型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资源、教材、师资、企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切合专业和学生实际;把项目化教材作为专业课首选教材;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定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每年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参加实训,及时了解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新工艺,以行业发展为引领,弄清专业与行业的联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业教学。
3.教学方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仍有适用性
目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主要通过高考、单独招生、综合评价等形式,入学门槛远低于普通本科高校,随着职教扩招政策的实行,高职院校门槛将会进一步降低。低门槛意味着学生入学前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职业院校教师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在教学活动中更具主动性,运用更多、更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更精湛的专业技能,努力将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墨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向纵深拓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特征,立足于学情分析,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得到广泛运用。教师队伍也在拓展,企业专家也作为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参与者被邀请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4],来自生产一线的鲜活的经验被引入课堂。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面对职业教育这一共同课题,基于不同的职业环境、思考方式、观察视角,必定会引发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推动教育思想不断创新。
三、结语
用今天的眼光审视墨子教育思想,似乎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三表法”作为墨子常用的论述方法,常被拿来衡量是与非、对与错,对事物做出评价,成为其认识论的重要方法,有着唯物主义的进步意义,但这种衡量方式有明显经验主义色彩。墨子过于依赖感性经验而忽略了社会实践,这是检验真理的一种初级形式,其运用范围狭窄,甚至带有比较严重的直观性和片面性。[5]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苛责古人,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经验去评价古人,否则会陷入另一种片面。墨子属于他的时代,我们不能要求他所有的思想、行为都符合今天的标准。在诸侯四起、生灵涂炭的春秋战国年代,墨子和弟子们,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面目黧黑、目光炯炯,为实现心中的“义”奔走四方。他们以社会为研究对象,自觉担负起拯救黎民苍生的大任,其言之谔谔,震古烁今;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穷究物理,其功之赫赫,领先中西。墨子和他领导的墨家学派,其思想至今仍有可取之处,有时代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墨子思想,包括教育思想,做现代解读,激浊扬清,转化发展,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