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下舞蹈全民化发展探析
——以《新舞林大会》为例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1期
关键词:舞者全民明星

杨 航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10019)

2018年,由东方卫视推出,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全纪实舞蹈真人秀节目《新舞林大会》在央视索福瑞CSM52城市收视情况中排名第一。相比2006年播出的《舞林大会》,其连续剧式剧情、赛制更加亲民、紧凑、丰富,各个明星人物塑造更加立体,明星对舞种的选择也更自由,有舞蹈业界各专业的高人气舞者24小时与明星互相选择搭档排练,决赛大会评委也是舞蹈业界顶级大师,节目中大师评审的建议专业可信性极高。《新舞林大会》内容更丰富、剧情更具特色、舞蹈表演更专业精彩,也衍生出了以明星为代表的平民化舞蹈赛制模式、比赛舞蹈种类更精细、品牌节目推广后的舞蹈全民化等特点。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舞林大会》通过哪些传播途径使节目广受追捧?是否与各种传播媒介紧密结合?从《新舞林大会》这个节目传播路径分析,可以了解舞蹈全民化发展。[1]

一、《新舞林大会》传播路径

1.《新舞林大会》的传统纸媒传播路径

在传统纸媒传播媒介中,纸质刊类众多,从知网数据库检索“舞林大会”共出现1448篇相关文献,其中包括期刊、博硕论文、会议、报纸、年鉴等,涵盖了文学、传媒、舞蹈、财经、美学等,可见其受众范围之广。在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新舞林大会”,共出现8个相关结果,6篇期刊,1篇硕士论文和1篇年鉴。这些纸质文献时效性差于其他传播媒介,从发展中不难看出,《新舞林大会》在《舞林大会》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

2006年播出的《舞林大会》也出版了图书,陈佩英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两册,每册有6个主持人;内容丰富,均为彩印,还有专业的舞蹈小知识,图文并茂,既具备舞蹈专业知识普及性,又不失娱乐性。《新舞林大会》图书的出版,使广大受众对舞蹈的认知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2.《新舞林大会》的广播电视传播路径

广播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新舞林大会》是视觉和听觉合一的艺术,在广播中只能保留音质传播原声带信息,还有广播员伴随主场节目进行评鉴的音频传播的情况。2006年播出的《舞林大会》发布了高质量加工的音频车载CD等,也证明了音频传播手段的单一性。

直至今日,节目首播都是在电视上,这既反映了电视媒介传播的权威性,也反映了传播覆盖面广、信息接收率高的特点;除了字、声、像、色的全面性外,还富有极强感染力。《舞林大会》和《新舞林大会》首播均在电视媒介上,收视率居高位,这也反映了电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舞林大会》和《新舞林大会》的原声带影音DVD、蓝光光盘及U盘等移动储存设备均可在电视播放,具有高质量保存价值。

3.《新舞林大会》的新媒体传播路径

PC、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流行迎来了移动媒介的融合,手机APP影音播放软件和PC影音播放软件同步,使手机端和PC端的网络融合,平板电脑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忠实用户数量倍增,也使受众数量大幅增长。《新舞林大会》在手机端和PC端网络中也拥有大量受众。受众可以在新媒体媒介搜索、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是此节目为广大受众热议的原因之一。且新媒体媒介更加的实时性和便捷性,坐公交、走路、逛商场、咖啡厅、排队等都可以搜索、评论。

4.《新舞林大会》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路径

媒介融合的传播路径具有追溯性,在现代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融合环境下,时过多年的《舞林大会》和《新舞林大会》相关资源可以轻松找到,这也离不开受众的高度关注。[3]各种纸质资料、光盘、音频、视频等都有电子版,而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随着内容不断更新和人们逐渐不关注,电子版也有消失的可能;纸质资料、光盘、音频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退出大众视线,但可以永远保存下来,供后人参考。在媒介融合时代,各传播媒介共生成为常态。《新舞林大会》有多个传播路径,而它是如何做到各传播途径均有所表现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二、《新舞林大会》助力舞蹈全民化发展

1.平民化赛制助力舞蹈全民化发展

节目中的晋升赛制是一大亮点,采取连续剧剧情式赛制。首先由明星登场展示自备舞蹈,由各种舞蹈类别的高人气专业舞者现场观看,明星根据自己的舞种喜好和专业舞种互相选择搭档,在规定的24小时内,专业舞者与搭档明星进行突破式训练,完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登台演出由现场受众和同场竞技明星投票,投票结束后,每个明星都有3分的权力加给同场竞技明星。在同期节目评分机制结束后,排名最后的明星进入淘汰区,和后期进入淘汰区的明星票高者晋级。决赛邀请专业舞蹈大师为裁判,以打分制决定胜出者。节目的比赛评判机制公平公正,更具信服力;此外,决赛的专业评审团也使节目更具专业认同感。

在紧张、高效的比赛过程中,每个明星的排练过程和自我独白会被记录下来插播,明星现场给同场竞技明星打分也会随机直播,这种赛制小插曲不仅增强了明星和舞者的体验感,也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大部分明星在此节目前没有交集,在排练比赛过程中逐渐熟络,受众也能从节目中看到不同明星以舞会友的精彩片段,也有之前就是好朋友,以舞相聚后,既互相帮助又互相竞技,他们暖心相处模式也是很好的学习范本。在这场非专业明星的舞蹈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星对舞蹈认知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差异,以及他们在舞蹈比赛中反映出的真实一面。他们在比赛前舞蹈实力参差不齐,有舞蹈院校毕业、有一定舞蹈实力的董洁等明星,也有基本没有接触过舞蹈的董力等明星,还有先天就不占优势的乔杉等明星,以及大部分接触过舞蹈但不够专业的如任嘉伦等明星。每一个受众在节目中都可以找到一个和自己舞蹈实力相仿的明星,幻化成自己,激发潜意识的舞蹈冲动。在这个既有熟悉感又有陌生感的比赛交际环境中,每个受众都可以从中找到现实生活的某种关系人物;或自己想象的某位明星为比赛竞技对手;也有舞蹈相关行业的受众把自己想象成相对应的高人气专业舞者等,这个过程其实已经激发了受众身体表现、模仿的潜意识。这个以明星引流的模式,确定了节目的高人气,代入感很强,节目受众被倾情带入,《新舞林大会》的共情感也是推动它舞蹈全民化的原因之一。

2.舞蹈种类精细化助力舞蹈的全民化发展

明星在舞蹈种类的选择上更加自由,可以挑选擅长的舞种,也可以选择从未涉及过的舞种。董洁从自身情况分析更适合民族舞和古典舞,但是她更倾向于从未涉及的爵士舞。虽然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民族舞,但这种比赛选手对舞蹈种类选择的自由彰显了节目本身的包容性。节目在配备明星专业舞者指导与搭档上,更专业多元化。每个专业舞者都是参加过全国性比赛的佼佼者,被同业界认可,具有相对的高人气。在专业舞者选择明星、明星也选择相应舞者的前提下,二人才可成功结为搭档,在双方认可的前提下进行舞蹈创作,事半功倍。每个专业舞者在本舞种专业领域技术精湛,在高级编舞老师的编排下,各种舞蹈类型混合,新颖的跨舞种融合舞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比如,比较典型的董洁和李腾戈景的蒙古族舞结合现代舞元素,像是把某种生活场景精加工了一样,保留着蒙古族舞的动作元素,添加了现代舞的双人舞情节式衔接和托举等技巧元素,注入适量情感,从而使舞蹈场面专业、连贯、优美、丰富,观看尤为舒爽。节目中,专业的高级编舞老师对各个舞蹈细致编排,使每个舞蹈作品既精致又具观赏性。

3.品牌节目推广助力舞蹈全民化发展

不同领域的明星共同参与《新舞林大会》,相当于把舞蹈在多个行业进行了推广。比如张靓颖等歌手,汪东城等演员,吴昕等主持人,董力为击剑运动员等,这些跨界明星在其相对应行业都起到了推广作用,形成了《新舞林大会》高端、独特、精细化,具有凝聚力的优质品牌效应。[4]

《舞林大会》早在2006年播出时就已经确定了其节目地位,当时从500多个大小真人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形成了很好的节目品牌效应。《舞林大会》检索文献多达1448篇,证明了其影响力之大。《新舞林大会》在明星引流、超高收视率、电视剧剧情式全民化赛制、写实记录、精致的舞蹈编排、明星节目中的真实感、大师级评委等方面的亮点,已将它打造成名牌电视节目。《新舞林大会》也使舞蹈的全民化发展向前迈进一步,挖掘了更多的潜在受众。[5]

三、舞蹈全民化发展策略

1.完善全民舞蹈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1999年舞蹈家刘青弋老师解读出了9点舞蹈全民教育思想。随着时代发展,这9点教育思想也已经与时俱进:第一,要有多专业交叉性发展思维;第二,强调知识更高的整体性;第三,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终身教育依然要做好规划;第四,所学专业的精细化;第五,要有大我精神,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境界学习思想;第六,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七,要有创新精神;第八,要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第九,促进自我交流的能力等。这些都告诉我们,舞蹈不仅要靠身体和大脑努力,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观念、舞者之间的互助式学习交流等,遵循好的全民舞蹈教育思想,才能推进舞蹈全民化健康发展。

2.身体资源的优化

发展身体,以身体资源为本,注重身体的资源优化。何为身体资源?强壮的体魄、优雅的举止、脱俗的气质、优美的体格、可亲的魅力等正是人们宝贵的身体资源,即好的品格塑造,个人性格丰富,优良品德传扬,自身才艺精进,身形健硕挺拔,妆容仪表整洁,接物处事稳重,听语思事干练等。身体这个宝藏赋予我们很多资源,已被开发出的身体资源每个人都应该全面掌握,一起将未开发的身体资源找到,这也是舞蹈全民化的意义所在。

3.抓住“舞蹈全民化发展时代”的新机遇

全民化舞蹈发展亟须《新舞林大会》这样的舞蹈节目,让更多人了解、认知舞蹈;国家和政府应带领群众走向舞蹈身体解放的理想高地;当今舞蹈传播环境并不乐观,在全媒体融合输出的现实情况中,一些蛊惑众人的低劣舞蹈行为应强制性剔除,不好的心智表现出来的身体舞蹈现象对受众影响也是恶劣的,应杜绝;舞蹈其实已经和多领域多行业融合,在信息传播途径相互融合的大环境下,舞蹈全民教育应以多学科视角,系统地、科学地稳步迈进;应加大舞蹈教育师范、全民普及力度,让更多群众认知舞蹈,实现自我突破。

四、结语

通过《新舞林大会》节目对舞蹈全民化发展策略进行浅显探析,客观指出了几点舞蹈全民化发展的思路,借前人之研究,精准定位了舞蹈全民化发展的部分方向。未来舞蹈全民化理想高地是否能实现,抓住难得的媒介融合时代舞蹈全民化发展的新机会就显得尤为迫切。

猜你喜欢

舞者全民明星
全民·爱·阅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