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转换视角的《大漠祭》英译赏析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漠译文译者

徐 璐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4)

一、生态翻译学概要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1]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适应与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性提出了生态翻译学学说,为国际译界在翻译研究上提供了新的维度。本文将从翻译生态环境与“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翻译生态环境

日常所提及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内部与外部因素的总和;而翻译生态指翻译主体之间同周围生存环境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状态。翻译生态强调整体性概念,在此所提到的翻译生态环境则更为细致和具体,所指为与翻译相关的多种元素的集合。胡庚申教授将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为“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一个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因此该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将各个主体、影响主体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统一集合。

(二)“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本理念,兼顾东方生态智慧,参考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原理进行整合和转意;目的在于发掘在具体的翻译问题中,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环境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从而使原文和译文达到最高程度的统一与和谐。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核心翻译方法被称作“多维”转换,具体在翻译中落实为“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事实上,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交际,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长河中的核心。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使用语言,传播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交际目的实现。“语言维”关注的是基础的文本和语言形式的方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词汇、句子、逻辑等语言形式的适宜。“文化维”是指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要注重不同文化的内涵。译者在翻译时,应兼顾源语言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差异,适当选择、合适转述。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翻译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本身的语言输出能力、文化涵养进行合理转述。除了前文所提及的关注语言表达、文化内涵两方面,此维度将翻译实践更进一步,关注交际方面,顾名思义,称之为“交际维”,因此交际维旨在关注翻译过程中的交际目的是否达到。显而易见,所谓“三维”转换,主要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是应用研究的重点。[3]

二、《大漠祭》案例分析

(一)《大漠祭》英译中的翻译生态环境

当今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认识和了解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迫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让我们有自信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文语言魅力。西部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代表,在中国新时期建设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具有浓厚西部精神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佳选择。从国内外的文化环境来看,《大漠祭》英译本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由于原文文化生态和译入语文化生态存在差异,译者应避免从自己所处的原语语境出发,错误地对原文进行表达。在此译本中,因本篇小说背景处于甘肃凉州乡村,有较多的当地特色方言土语和中国特色的谚语俗语,翻译困难较大。

(二)《大漠祭》英译中的“三维”转换

从生态视角研究翻译学,要求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角度进行适应与选择。在英译中良好地使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有助于做到体现翻译生态美学,维持翻译生态平衡。本部分以《大漠祭》英译本中部分选段为语料,从三维角度分析与探索。

1.语言维

例1:

以班会课为例,众所周知,学校的主题班会向来都是投入巨大,场面隆重,但由于班会的主题、活动常常与升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导致班集体的道德教育、学生的人格引导等学校德育功能收效甚微。而在微课程引领下的微班会则不同,用“微”打开了学生的心理市场,得到了他们的普遍认同。

原文:“起呀,爹爹们,尻蛋子把太阳都烤红了。”他听到灵官嘟囔道:“行了,行了。少说两句又胀不死你。”[4]3

译文:“Time to get up,young masters.The sun’s high enough to bake your asses.”“All right,enough,”Lingguangrumbled.“Would your belly burst if you kept your complaints to yourself for a change?”[5]4

例1中为老顺与儿子灵官清晨起床时发生的对话。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甘肃凉州,他们日常的对话用语具有独特的西部地方性,有些字、词的使用甚至连一些中国读者都无法真正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进行适宜的调整转换,使译入语读者群体也能了解原作者的语言魅力及特色。首先,原文中“尻蛋子”在中国西部,特别是甘肃、陕西一带的方言文化中指“屁股蛋”。小说《白鹿原》中,也有这种方言。译者在这里将其翻译为“assess”,说明葛浩文先生对当地的方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灵官对父亲的回应中有一个“胀”字,对于有着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则会了解灵官的意思是想让父亲少说两句,停止继续唠叨;但是对于没有西部文化背景的译入语读者来说,用一个与“胀”字对应的英文单词,很难理解胀字的原意。因此,译者进一步补充翻译,译为“belly burst”与“kept complaints to yourself”,即“如果把抱怨放在心里,你会肚子胀吗”这样的译文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想所思。最后,从句子形式来看,原文为陈述句,译文为疑问句,更加突出了灵官回应父亲时的语气与心态。这样的表达方法非常活灵活现,也更加符合译入语国家的表达习惯和方式,良好地从语言维度进行了适应。

2.文化维

例2:

原文:“可猛子的媳妇钱一半得靠你……放心,不会是刘皇爷借荆州……”[4]202

译文:“But I'll still need half of the money from you for Mengzi’s wedding.Don't worry,you’ll get it back.”[5]279

例2是老顺和孟八爷的对话。老顺的儿子猛子犯了错误,但老顺伤心过后依旧为儿子以后的婚姻大事寻找出路,希望以后猛子结婚时还能得到孟八爷的帮助。这里出现了“刘皇爷借荆州”的历史故事,表达了主人公老顺的意图,此故事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读者会难以理解。此故事指刘备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后来刘备势力逐渐扩大,最终没有归还荆州;这一歇后语在中文中表示借故占用,后不归还。译者对中国文学十分了解,进行了进一步理解,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译为“Don't worry,you'll get it back”,意为在向孟八爷借钱结婚后会归还,信守承诺。译者对“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使句意清楚明了,易于理解。

例3:

原文:据说,莹儿是娘家有名的“花儿仙子”,和她“漫少年”赛歌,没有不输的。[4]47

译文:Lingguan had heard that Ying’er was a famous“Queen of Liangzhou Folk songs”in her hometown,where she had won every singing contest she’d entered.[5]69

例3是灵官心里对嫂子莹儿的看法,在他看来,莹儿是一个有灵气的女人,她所唱的“花儿”,从侧面展现了她的灵气、温柔一面。事实上,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本国独特的文学色彩,身为西部系列小说的《大漠祭》也不例外,字里行间彰显出独特的西部文化。译者要综观两种文化背景,对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在此句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花儿仙子”和“漫少年”这两个专有名词。花儿是流行于中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的特色民歌,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歌词中把青年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是中国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把“花儿”称为“漫花儿”与“漫少年”,葛浩文在这里将其翻译为“Liangzhou Folk songs”(凉州民间歌曲),实现了原文语义的准确传递。其次,将“娘家”翻译为“in her hometown”(在她家)也是文化维层面适应的体现。在汉语中,“娘家”指已婚妇女父母的家,而在译入语文化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译者选择直接的表达。

3.交际维

例4:

原文:“不明理的,还说我是老鼠肚子,盛不了多少东西,一天天和娃娃。”

译文:“but those who don’t will say I’m being petty or finding fault.”[5]363

例4是兰兰的母亲与其亲家母的对话,男方的母亲说话十分含蓄,意在通过对自己的讽刺来表达对媳妇兰兰生活习惯及相处中的不满。译者将“老鼠肚子,盛不了多少东西”译为“petty”(小气的),让外语读者更容易理解。葛浩文采用意译法,使原文及译文的交际意图得以呈现,表现了男方母亲的不满。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译者只有做好交际维度的适应,才能使译入语读者了解主人公说话的真正目的。阅读文学著作时,停留在字面含义上是不能真正读懂的。

例5:

原文:“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4]268

译文:“If you’ve never done anything shameful,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people say.”[5]383

例5是灵官母亲的话。原文并没有为这句话的语境设立一个明确的受众,通过上下文,会明白这句话其实是说给凤香和莹儿听的。刚从女儿亲家那回来的母亲心情本不愉快,这时候仿佛又听见了别人对她的议论,她便选择了以此间接的方法表达对儿媳及村民背后议论的不满。在这里,葛浩文先生进行了意译,将原文较为抽象的表达译为“因为没有做使人羞愧的事情,因此也不需要担心别人的议论”,准确地表达出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所想及所言,兼顾了口语性。从交际维来说,译者使小说的交际目的得以彰显;因此,译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出现为世界范围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视野。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理论支持,以西部文学作品《大漠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去探索、分析译者所做的适应与选择。译者使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了一些连西部以外的中国读者也不一定了解的俗语、习俗和方言。整个英译本行文自然流畅,给西方读者呈现了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中国西部故事,向西方世界展示了悠久的东方文化,值得深入地研究、思考。

猜你喜欢

大漠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万里阳光映大漠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大漠落日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