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愤怒情绪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021-11-24宋雪茹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喻体英汉指代

宋雪茹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该学派认为人类是以人的身体体验和高级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建构相关隐喻来认识世界的,因此着重致力于研究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层面重新考虑了隐喻的内涵。他们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以隐喻为基础,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这就是著名的“概念隐喻”,其出现为源域和目标域搭建了桥梁,使抽象、难以理解的被描述体变得具体易懂了。[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概念隐喻理论早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不少学者运用该理论探究不同语言在人类共同感知体验下所产生的隐喻表达的异同之处,本文就在此基础之上,试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愤怒情绪隐喻表达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揭示出其背后的深层理据和影响因素。

一、英汉愤怒情绪隐喻喻体选择的相似性

情绪是一种主观认识反映,直接体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反馈。在意愿无法满足或目的无法实现时,人们常会产生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这源于祖先在野外生存,面对突发危急状况时,为摆脱困境和躲避敌害而爆发的瞬间行为,此时人体会自动激活并产生一系列反应,如体温上升、脸色发红、身体出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坐立不安等。Lakoff详细考察了有关表示愤怒情绪的语料,指出这类情绪隐喻与人类的身体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愤怒就是热量”(Anger is heat.)。[2]

(一)“火”作为喻体

火是一种自然界的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红色的火焰并释放热能,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这样的隐喻表达。例如:

(1)He was breathing fire.[3]5

(2)She was doing a slow burn.[3]5

(3)Smoke was pouring out of his ear.[3]5

例(1)以熊熊燃烧的火进行隐喻。例(2)以燃烧程度越来越重进行隐喻,暗含危险即将到来,并可能带来伤害这一负面结果。例(3)以烈火点燃物质产生的气状物进行隐喻,突出一种强烈的愤怒之感。以上例句的喻体都直观形象地展现了非常愤怒的状态。

汉语也有许多表示愤怒情绪的隐喻表达,例如:怒火冲天、怒火中烧、火冒三丈、七窍生烟等,将愤怒与火联系在一起。有时汉语也会用火山喷发这一地质现象来指代愤怒,例如:“我内心的小火山要爆发了。”因为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高压高温下释放的表现,因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联想。

(二)“自然灾害”作为喻体

英语和汉语都会用极端自然现象隐喻表达愤怒情绪。其中,英语常以storm指代愤怒,汉语常以“雷暴”指代愤怒,二者都表示极度愤怒以致失去控制的状态。例如:

(4)"Get out and never come back!"he stormed.[4]

(5)He stormed out of thehouse,slammingthedooras he went.[4]

(6)There was a stormofprotestwhen the newtaxwasannounced.[4]

例(4)中的storm用作动词,翻译为“咆哮”,指人或猛兽因愤怒而大喊大叫的样子。例(5)中的storm同为动词,翻译为“怒气冲冲地进出”。例(6)中的storm用作名词,实现了概念义的引申,表现一群人十分愤怒的样子,翻译为“愤怒狂潮”。以上三句都将自然现象映射到了情绪上,以大而急的风雨指代人们极端愤怒的样子。

汉语中也有类似表达,由自然雷暴灾害和人类愤怒状态的相似之处,产生隐喻表达,例如词语“震怒”“暴怒”,成语“雷霆之怒”“雷嗔电怒”,以自然界的电闪雷鸣之态隐喻人愤怒到极点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上述例子的分析发现,英语和汉语都以“火”和“极端自然现象”隐喻愤怒情绪,表明其认知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人类有着共同的生态环境和历史环境,类似的生理机制、视觉神经系统以及感官功能[5],因此,关于愤怒情绪隐喻建构在相同的涉身认知体验上。这表明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并且隐喻是人类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6]

二、英汉愤怒情绪隐喻喻体选择的差异性

英语和汉语在愤怒隐喻表达上也有很多的差异之处。英语常用“红”色和沸腾的液体作为喻体,而汉语常用“气”和身体部位作为喻体。

(一)英语愤怒情绪隐喻的独特表现

1.“红”色的使用

“红”是一种颜色,这是原型范畴意义,认知语言学家Laugacker认为颜色域同空间域和人体域一样,都是语言中的认知域,以其为源域,投射到其他领域中,用原有的感知和经验来分析理解其他概念。[7]92英语中常以“红”色来隐喻愤怒情绪。例如:

(7)He was scarlet with rage.[3]5

(8)Red battles stamps hisfoot and nations feels the shock.[7]93

例(7)中的形容词scarlet是“鲜红色、猩红色”的意思,以人体面色上的涨红隐喻了心理层面的愤怒。例(8)中的red battles是“红色战斗”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这里的红色是对血腥场面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战争中使人产生的极端暴怒情绪的隐喻。

2.沸腾液体的使用

Lakoff认为热量不仅来源于固体,也来源于液体,此时的热量就是置于容器中的具有流动性的热液体,是一种以物理世界的发热体和内部压强投射到的心理世界的不稳定和内部压力。例如:

(9)You really made my blood boil.[3]5

(10)He's just letting off steam.[3]5

(11)Simmer down.[3]5

例(9)以身体反应“血液沸腾”指代愤怒情绪,例(10)以物理现象“释放蒸汽”指代愤怒情绪的逐步消解,例(11)以烹饪手法“炖”和方位词“向下”指代热量的退散与情绪的恢复。上述例子都是一个行为作为施事,将能量传递给外部客体,从而发生内在变化,即产生了心理上的愤怒情绪和身体上的相应表现。

(二)汉语愤怒情绪隐喻的独特表现

1.“气”的使用

汉语没有将愤怒视作“开水”的隐喻,而是认为愤怒是即将冲破屏障而剧烈爆发的气体,与此相关的隐喻表达有很多,例如:在词语方面有“生气”“气愤”“气呼呼”“出气筒”等,在短语方面有“发脾气”“气得发疯”“气得发狂”等,在成语方面有“怒气冲天”“气势汹汹”“气急败坏”等,还有一些习惯表达如“气不打一处来”等。这些都是热气体在愤怒情绪隐喻上的体现。

2.身体部位的使用

在汉语中有很多表达愤怒的成语都和身体有关,例如“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给头发一个违反客观自然现象的反重力的非常规性夸张表达,突出内心世界强大力量的释放,形容极端愤怒;又或者“直眉怒目”,因为愤怒使得眉毛都变直了,眼睛都睁大了;再有“咬牙切齿”,由于极端愤怒或忍住极大的痛苦而咬紧牙齿的样子。这些例子都抓住了身体部位变化的特征,生动地展现了愤怒的情绪状态。

汉语最突出的、不同于英语的表达习惯,就是将愤怒情绪隐喻到身体器官,如成语“大动肝火”,习惯表达“气得脸色发白/通红/铁青”“气得心/肝疼”“气炸了肺”等,这些概念隐喻都和身体器官有着直接的联系,让人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通过分析上述例子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愤怒情绪时借用的隐喻体是有区别的,这是由于面对同一事件,两种语言在主观认识上是存在差异的,继而形成了意象的差异,在句法层面上就形成了结构格式上的差异。如英语常用红颜色和热液体来隐喻愤怒,汉语常用热气体和身体部位来隐喻愤怒,这都与两种语言的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文化习惯因素有关。

三、英汉愤怒情绪隐喻差异原因分析

(一)认知差异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愤怒情绪时都会用“火”这一意象,但对于“火投射到愤怒”这一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源于人们对世界上存在的事物“有界”和“无界”的不同理解。沈家煊很好地阐述了人类认知机制中这一重要对立,他认为就人的认识而言,所谓“有界”就是有一定的边界和范围,所谓“无界”就是没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8]由此可见,英语是将火及其带来的热量映射到愤怒情绪,并且这种能量的传递是无边界的,而汉语是将火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所带来的爆发力映射到愤怒情绪,强调能量传递的有界性,可以理解英文为“Anger is heat.”,汉语为“Anger is air ready to explode.”。[3]10同时也能看出英语倾向于多用静态的物质,如将红颜色和容器中的液体作为意象,汉语倾向于多用动态的物质,如以流动的气体和身体内循环为意象,这是英语的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与汉语的形象思维的区别,这也正体现了两种语言使用者在认知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二)文化差异

英语以“红色”来隐喻愤怒情绪,是受文化、宗教、历史因素的影响。在英语文化中,红色常为活跃生命(blood)的象征,也会让人联想到“暴力”“流血”和“燃烧”这样激起人心中愤怒情绪的事物。[9]48由于英语中认为愤怒是火,其自然会带来热和光,因此英语更强调火的“红颜色”,以其来隐喻愤怒情绪。汉语将愤怒情绪隐喻到身体器官,尤其是身体内部的器官,这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以中医的视角来看,人体内的五大脏器(心、肝、脾、肺、肾)和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它们的运行和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则,也可以互相解释,因为愤怒情绪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反应,影响体内的正常循环系统,打破了原有的阴阳平衡,所以人体会产生不愉悦的体验。这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隐喻意象选择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的相关理论,通过具体语料的分析,从多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愤怒情绪隐喻上呈现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都会选择以火和极端自然现象隐喻愤怒情绪,受到认知习惯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英语倾向于多用静态的物质作为意象,汉语倾向于多用动态的物质作为意象。通过两种语言的隐喻对比分析,不仅可以看出人类在认知上具有普遍的相似性,也有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语言提供了多样的思考维度。

猜你喜欢

喻体英汉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爱国婊
喜马拉雅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