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
——2021 第七届东方设计论坛综述
2021-11-24徐媛媛周武忠
徐媛媛,周武忠
(1.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上海 200240)
引言
2021年5月28日至29日,2021第七届东方设计论坛暨乡村振兴与东方设计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举办。此次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教外司际[2021]550号)的正式国际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办(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sign Science,缩写为ISDS),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中国名城》参与承办,分别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巴西、马来西亚、荷兰等国家的5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讲话可以发现,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基于新思维、新理念、新思路的伟大战略。如今,必须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新发展理念去探索一条最适合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与此同时,如何在乡建过程中讲好乡村产业的“东方故事”、展示乡村特质的“东方风格”、体现乡村产品的“东方精神”、营造乡村环境的“东方情调”,着力于本土文化保护+现代创新设计的“东方设计”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届东方设计论坛以“乡村振兴与东方设计”为主题,以朴素办会为原则,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外宾均采用线上形式参与,鼓励参会嘉宾热烈研讨、自由交流。5月28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由国际设计科学学会轮值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周武忠教授主持,周武忠教授简要介绍了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的近况并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无锡科技产业创新协会会长袁锦洋、湖南省娄底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苏泉代表与会嘉宾先后致辞。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副主任、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孔繁强副教授主持了国际设计科学学会设计历史与理论分会授牌仪式,由周武忠教授为该分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崔天剑教授授牌。
随后进行的大会主题报告分3个场次进行,与会嘉宾就乡村发展的西方经验、乡村美学、乡村文化振兴与东方设计、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乡村设计教育等话题进行探讨。主题报告结束后的闭幕式上举行了ISDS-GODPRIZE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此次论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7项,共有国内外20所高校的教师及硕博士生获得此项荣誉。南京大学徐雁教授致闭幕词并做学术总结。
1 乡村发展的西方经验
加拿大联邦政府环境部资深政策顾问陈凯教授以《加拿大振兴乡村的经验》为题做了大会主题报告。他指出加拿大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创新改良的探索过程,全面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兼顾当地性、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的措施与作用,并遵循健康、生态、公众、责任四大原则;同时他详细介绍了加拿大乡村振兴协作伙伴计划(1998年起)、加拿大农业合作伙伴计划(2018—2023)以及加拿大乡村振兴基金会(CRRF)的工作任务、职责与主要研究项目;梳理了参与加拿大乡村振兴的联邦政府部门、全国教研机构及各地乡村组织,希冀对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经验参考。
荷兰IGMPR公司的创始人Ibo Gulsen先生通过录播视频的方式分享了名为《荷兰乡村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报告,IGMPR公司是一家根植于荷兰,专业协助私人和公共开发商以及花园和公园投资者,设计和开发园艺景点及目的地的项目开发公司。Ibo先生在报告中重点讨论了乡村发展五大职能中的“生产”与“休闲&旅游”两大职能。在生产方面,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荷兰农业发展历史上的两大成就——土地围垦和土地整治,并将荷兰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归功于技术的先进性、农民的综合能力、零售渠道的整合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在休闲&旅游方面,他提出了从业者的专业化,即需具备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技能;最后他通过梳理乡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改善土地使用和整合政策、注重农业和服务业从业者职业教育、确保乡村良好的可达性这三点乡村振兴策略。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来自英国的David Shan以《英国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模式研究》为题进行了观点分享。他在报告中详细梳理了英国人的乡村文化情结以及英国乡村土地规划与文化保护的一系列举措;以英国国家公园与杰出的自然景观区的旅游开发为例,深入剖析了英国旅游开发特征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机制,提出英国乡村旅游所打出的休闲牌、田园牌、复古牌、生态牌四大经营策略。David表示,英国乡村规划与旅游开发模式对中国乡村发展有如下启示:政府对乡村旅游规划的战略引导与扶持至关重要;法律法规是实现乡村旅游规范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元化、特色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保护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羽清在《英国与德国乡村景观分析与借鉴》报告中分别对英国和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史做了详细梳理和归纳,他首先论述了英国乡村景观所分别经历的原风景时期、敞田景观时期、庄园景观时期、圈地运动时期和现代化景观时期,提出英国乡村旅游背后文化的巨大驱动作用;接着介绍了德国乡村景观发展走过的“逆城镇化”阶段、乡村现代化建设阶段和现代化向生态化转化阶段,表明“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促使德国乡村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他在综合英德两国乡村景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乡村景观应该加强乡村文化驱动力和坚持生态优先,增强民族自信,重视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传播作用;制定并完善对乡村生态的保护,让乡村主体增强生态意识,做到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共生。
2 从乡村美学到东方设计
本届论坛组委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周武忠教授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领衔的学术团队关于中国乡村美学评价标准课题的研究成果。他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指出就中国的乡村振兴发展而言,乡村美学研究是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的研究主题。在梳理相关研究资料基础上,周教授提出了“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三维度评价标准,并在3个维度下细分出17项指标及48项子指标,构建出中国乡村美学的分层级评价标准体系,旨在为中国乡村发展范畴下的美学评价提供价值尺度和界限参考。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谢九生老师在汇报《中国乡村美学的传统渊源及其与东方设计的关系研究》时指出,中国乡村美学的传统渊源是中国美学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共同财富。他从“山水田园”和“中国美学”出发梳理中国乡村美学的传统渊源及与古代设计思想的关系;从彰显“田园美学”和“中国精神”的乡村美学谈到其与东方设计、东方设计学的紧密关系。他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设计”其突出点就是山水或田园美学的独特性,同时这些也是“乡村美学”的传统渊源;“设计应用”的“精准性”应成为“东方设计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因地制宜地在“发明创造”之中对乡村美学或田园美学进行创新,从而把握和彰显“中国特质”或“中国精神”。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朱蓉教授认为,中国乡村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与传统文化基因,也充分代表了自然、山水、田园有机融合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和诗意人居环境范式。当代乡村的内涵与外延均已大大拓展,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而且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与价值。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设计师而言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并没有固定模式可以照搬套用。乡村的发展与复兴应依托跨学科、跨领域、多技术手段展开深度融合及协同发展的研究,更加注重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本土景观演化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加以创新,积极探索与形成适合本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东方”设计模式与科学方法,塑造具有地域性、特色化、乡土性的新时代田园乡村风貌,从理论思维、分析方法与设计实践三重视阈建构与完善乡村设计东方研究体系与框架。
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的陈璞(P u Chen)博士在《中国风,欧洲园林中的反古典元素》报告中重点探讨了东方元素在欧洲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功能、形状和颜色。她指出,欧洲人因13世纪末的《马可·波罗游记》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开始痴迷于这个奇妙而陌生的东方世界,对东亚的艺术和文化感到兴奋;在哲学家卢梭朴素的自然思潮的影响下,18世纪中期在欧洲景观花园的建造中掀起了中国风风格的发展,迅速成为风行全欧洲的时尚。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雅安分校的周光杰老师以《可持续的设计理想之乡土朴素观佐乡村文化振兴》为题做了大会报告,他提出了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运用在地乡土朴素观,即村民所依赖的乡村环境生态和长期的文化观念、行为特征,进而以此引导针对性的设计方式。他以川西一村庄为案例,通过对其乡土朴素观做剖析,分析人口结构问题及人口回流情况,结合现代乡村生活和发展环境,发现当前乡村设计发展中的欠缺点,以利根植于乡村的朴素观对设计介入乡村发展提供相应策略。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想在报告《论日常生活中的意气》中从“何为东方设计美学?”开讲,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梳理了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表示学界对此问题所展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实际是对“审美到底是一种生活还是对生活的超越与批判”的追问,接着从日本江户时期的审美现象分析入手,基于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关于“意气”的美学理论,对意气美学的审美进行分层分析。他提出,将审美意识的意气很好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才能激发用户的审美体验,从而被广泛接受。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戴逸君认为,身体的功能性与重要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长久地被刻意忽视与贬低,身体往往被简单地“载体化”。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强调身体作为个体心智的重要构成作用,认为认知是与身体实践经验同时产生的。为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创造利于“顿悟”产生的环境,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体验设计为手段的一体化情景式体验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一体化情景式体验中,沉浸式体验与叙事是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以具身认知指导、构建一体化情景式体验对于重新认识身体在学习中的作用有积极的影响。
3 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雁教授以《“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乡村书房(图书馆)的历史传统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能路径》为题,通过回溯中国民间悠远的乡绅文化,尤其是私人藏书家传承儒家文化典籍、参与科举考试、教子读书育材的历史传统,叙述了近代乡村图书馆的坎坷命运,探讨并提出了振兴乡村文化的若干建议。
宁波大学教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曹盛盛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从“天一阁”到“洛伦佐”图书馆:论建筑设计对推进国家文化建设的影响》的报告,她以16世纪下半叶中意两大家族图书馆——天一阁与洛伦佐图书馆为例,通过对两者的建筑布局、空间安全和家具设计风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的建筑设计对知识、服务、文化上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影响,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深圳海天出版社副总编于志斌编审发表了题为《村居诗、花文化与乡村振兴散论》的演讲,他从自己的爱好——拍花与写诗说起,提到在大量的村居诗中,即在居住或小住于乡村时写的诗中,花草树木(尤其是花卉)既是客体的环境,也是主体的心情或体验,能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羁绊和牵挂之情。这种乡村之花草树木及其富含的人文和情味,是外在环境和内在体验融为一体的审美需求,是乡情和乡愁,是把城里人往乡下引、把城里人留在乡下的重要因素。城里人之归老和居住于乡村,以及可持续地到乡村小住和久居,必然能起到振兴乡村的作用;由此形成的新乡贤阶层,对于稳定农村社会结构和发展乡村教育,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后徐媛媛认为,中国大部分花田资源位于城郊或乡村,因此在这些地区发展花卉旅游是成为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一项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旅游类型,花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目的地供给端的独特性本质与高品质保障,即能够为旅游者呈现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花卉旅游目的地形象。徐媛媛从系统性的形象建构战略层面梳理出花卉旅游目的地“内源式”与“外生式”的多元建构思路,进一步提出“传统资源的活化”“对自然的再创造”“异化形象的移植”这3条形象建构路径,并分别对花卉旅游目的地抽象形象的依托载体——花卉景观、花卉节事和花卉旅游商品进行解析,以期为花卉旅游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系硕士研究生范朝辉发表了《近代以来湖北来凤县的墓碑设计及观念变迁》的大会报告,他重点探讨了墓碑设计受文化观念变迁的巨大影响,并以湖北来凤县的牌楼碑为例,从改土归流以来的殡葬改革说起,以丰富的图例说明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教化改革推动了该地区墓碑模仿牌坊的进程,阐述了观念变迁使得墓碑雕刻题材从重视寓意转变为对装饰本身的强调,此外,从牌楼墓碑的碑文中能够反映出当地家族的内在含义从同姓宗族转向核心家庭的变迁过程。
4 艺术与技术介入乡村振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汤筠冰副教授发表了题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传播学思考》的大会主题演讲。她指出,网络传播的盛行导致了如今城市公共领域的再次转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功能正在衰减,网络空间逐步成为城市传播的重要领域。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特点正逐步消解了城市对于乡村的绝对性的网络话语优势。农家乐、田野风等网络传播中的乡村刻板印象亟需调整。乡村也需要如城市形象传播一样,塑造和提升其品牌传播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给每个乡村形象注入特有的文化记忆、在地精神和情感体验。这其中,艺术可以对乡村在地文化进行挖掘和重构,并以不同的网络视听的形式向大众呈现,使乡村拥有特点分明的、具有可传播性的新形象。当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和传播时,也需要重视传播的主体性问题,充分协调好与乡村原住民之间的关系。
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张欣宇老师在《动漫设计在乡村休闲游发展中的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了动漫业和旅游业融合所形成的引力子系统成为助力乡村休闲游创新发展的一条新路径;他详细介绍了福建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组建的“乡村动漫”驱动创新班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过程及业绩成果,指出地方高校作为动漫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特点和学校优势,以地区需求为纽带,重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充分融合。
广东白云学院的高云庭老师在报告《人文艺术助力农旅兴村的帮扶模式探索》中以广东省华新村为例,首先介绍了华新村农旅引领乡村振兴中的人文艺术实践,提出了构筑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艺术展览与文化活动是华新村农旅兴村的新帮扶模式,通过对文化老建筑、生态农园、配套设施、售卖品、活动项目、村间环境6个方面的农旅发展形态及举措探析,理清人文艺术助推农旅兴村的方法路径、发展向度及作用模块。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韩雨琦在《乡土文化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探究》中首先阐明乡村艺术设计教育于乡村青少年素质培育的重要作用,列举出乡村学校逐渐“孤独化”、优质教师资源短缺与乡土文化背离等乡村艺术设计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乡土文化的艺术设计课堂模式,通过建立区域联盟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融入乡土设计教育的地方品牌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等一系列对策为乡村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生、来自马来西亚的Amalia Rosmadi 分享了她从游客需求和行为视角出发对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Amalia在详细梳理中国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及现阶段特征;并选取湖南凤凰古镇与福建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为研究案例,剖析了游客的不负责任行为(不文明行为)对案例地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她指出科技的介入对于转变游客行为的可能,提出应用游戏化设计引导游客提升关于自身行为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之重要联系的意识;在报告最后她总结到:对于乡村振兴以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而言,引导和培育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至关重要。
巴西维索萨联邦大学的Marcus Vinicius Sant’Anna副教授线上发表了题为《智能乡村:以人为本设计中的信息交互技术》的大会报告,他首先对智慧城市、乡村智能等概念进行内涵界定,构建出一个名为“交互环境系统”的智能乡村模型,该模型是由应用传感器数据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对话式的用户交互界面以及可视化的三维地理空间模型(CityGML)所构成,在报告中他对于模型的具体模块操作以及应用情境做了详细示例。他认为,乡村智能有助于保留传统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使村民在享受健康快乐生活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化社区。
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晨俣分享了其关于乡村旅游景观在社交媒体传播影响下经历嬗变的思考。在其名为《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近郊乡村旅游景观符号学解析》的报告中,他利用质性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符号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成都三圣乡人工景观“艺家乐”,通过社交媒体图像数据分析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及其符号意义。报告的最后他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关于全球化悖论和符号化危机的反思,并提出创造多元价值、建立社群文化以及实现乡村居民自我价值以提升和优化乡村旅游景观。
5 乡村建设的设计实践
云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唐彩玲老师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为题,聚焦位于云南怒江大峡谷旅游核心区的丙中洛重丁村并重点讨论其旅游发展问题。唐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怒江大峡谷的地理区位以及自然文化资源基础,根据当地旅游资源评价分析结果,梳理出丙中洛重丁村的三大旅游功能分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以及自然保育空间,并基于此提出3项生态旅游产品,分别是以“深入民间”为主题的生活空间系列旅游产品、以“体味劳作”为主题的生产空间系列旅游产品和以“游走自然”为主题的自然保育空间系列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佳芯在《“时空耦合”视角下村镇废旧空间的再生策略探究》报告中,指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动,大量近现代承载着社会情感与记忆的村镇废旧空间,正面临着被拆除、被消融的危机;在以往的更新改造中,往往存在文化语义“孤立性”和情感“缺失性”的弊端。她针对村镇目前普遍存在的废旧空间“时空”分异问题,在筛选、建构、营造场所空间物质要素过程中,尝试运用叙事方法来梳理、编排和呈现的空间语义、线索、结构和其背后隐性的人文事件和社会文化情感,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村镇废旧空间再生的时空耦合策略;她认为该策略的应用将有助于乡愁记忆和地方情感的建构,提升村镇的地方认同感。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的曹涛副教授围绕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文化旅游品牌设计展开研究。他指出,鄂伦春是世代生存在我国大小兴安岭森林中的渔猎民族,由于历史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从游猎到实现定居,从狩猎生活到全面实施禁猎,从原始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3次历史性的跨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现代文明,鄂伦春传统文化亟待拯救,崇尚自然、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需要传承。文化旅游是解决保持生态和文化传承问题最好的途径,能够协同周边产业共同发展,品牌化建设是鄂伦春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他从品牌形象定位、视觉形象设计、品牌命名和品牌的推广和提升4个方面对该文化品牌进行系统设计。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的罗莹老师以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文化为对象进行研究,阐述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概念、来源及特征,针对现有市场上驯鹿文创产品设计进行调研,总结有以下产品分类:以驯鹿造型为原型的摆件,以驯鹿某一局部用于食用或药用,以驯鹿皮作为生活日用,以驯鹿文化的吉祥象征意义衍生的文创产品,以驯鹿为图案的产品等,并提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鄂温克族驯鹿文化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特点及方案。她指出,鄂温克族驯鹿文化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来源于在古老的鄂温克族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辛苦劳作、繁衍生息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青岛理工大学的张念伟老师以中国传统村落——湖北省黄冈市红安陡山村为例,分享了其关于地域文化视野下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思考。他在实地调研分析村落的现状及原因基础上,以影响建筑风格地域化的自然、人文和技术因素作为切入点,对该地区传统民居的选址与布局、空间与造型、技艺与材料进行探究,提出传统民居更新的三原则,即传统民居文化的提取,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对符号进行传承;并就新民居设计中的总体布局、功能布局和建筑形态等提供了设计实践方案,旨在延续传统民居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达到保护与更新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波分享了他关于乡村建筑景观设计的思考。他首先梳理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旅一体化的相关政策及研究,对农旅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及发展模式进行剖析,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巴某村为案例,从生态宜居思想、花果农田景观、山水乡土建筑、红色资源文化、美丽乡村风貌6个方面分析其规划设计特色与农旅文化价值,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风貌改造提供经验借鉴。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济洲结合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具体案例分享了其关于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的见解。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现存的一系列问题,如开发模式雷同、低级产品饱和度高、村庄商业氛围过于浓重、乡村旅游产品消费品质低等,他提出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五定法”,即定特色、定产业、定形象、定创意和定产品,在产品设计时兼顾考虑本土要素、文化要素、科技要素、时尚要素和艺术要素,更深层次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体验。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李冬洁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她指出,深挖乡村文旅新业态需要聚焦乡旅筑梦美丽新农村、打造乡村文旅新意识、助力乡旅协同发展新产业;我国乡村拥有丰富且多样的优质旅游资源,高铁、共享汽车等设施的不断升级为乡村引流提供技术便利性;然而千村一面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游客的重游率较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游客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以及网络时代的营销优势促使乡村文旅获得飞速发展的机会,但同时淡旺季消费人流量的巨大数量落差以及乡村资源的盲目开发等问题也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李冬洁通过对河北省唐山湾乡旅形象IP设计实践的展示,从建筑形象、产品包装、文创设计等方面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思路。
6 结语
自2015年始,东方设计论坛始终秉持汇聚思想、整合资源、规划未来的办会宗旨,围绕设计学科建设、东方设计哲学、一带一路与东方设计、地域振兴与整体设计、东西方设计比较、生活美学与创新设计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先后发表了《设计科学上海宣言》《乡村设计定山宣言》,并成立了联合国内外设计界人士形成设计使命共识的D9联盟(the Design 9 Union),取得丰硕成果。
东方设计论坛关注设计学科的前沿问题,聚焦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事业离不开设计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相异于城市设计,乡村设计更应倡导人与乡土文化的共融共生,与乡村产业的有机结合,与乡村环境的和谐相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设计活化乡村优质资源,绘就乡村美好图景,营造富有东方韵味的乡村生活,最大可能释放乡村生活的张力和弹性。本届论坛以“乡村振兴与东方设计”为主题,从问题提出到经验借鉴,从专业深化到学科交融,从理论探索到设计实践,国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分享观点、互动交流,希望本次会议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东方设计学研究,推动国家乡村振兴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