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2021-11-24陆亚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珠江水运 2021年14期
关键词:水运珠江航道

文|陆亚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广东是珠江水系门户。古代中原王朝海上对外商路,以广州为中心,与东南亚地区朝贡贸易关系建立起来的交通网络,从广州起航,历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和波斯湾,云帆高挂,涉波狂澜,直驶巴士拉港和红海沿岸。自16世纪70年代到17世纪40年代出现的澳门为中转港的国际性海上商路,更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在珠江的孕育下,造就了享誉于世的“广船”、“福船”,催生了“十三行”的航运繁荣景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0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港航业快速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引,广东港航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适逢建党百年,意义重大,既是对珠江航运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我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加快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助力“双区”建设、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巨大精神鼓舞和鞭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推进,在交通运输部、珠航局的有力领导下,珠江水运加快发展取得喜人佳绩。建立了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科学编制《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成绩斐然;“亿吨水网、亿吨干线、亿吨港口、亿吨船闸”成果不断巩固;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冲击,水运业发展企稳回升,稳中有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广东水运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07亿元,其中航道完成投资109.4亿元,港口完成投资497.6亿元,相比“十二五”分别增长112.5%和42%,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98.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19亿标箱,分别增长27.9%、26.0%;港口码头泊位2289个,其中亿吨大港5个,万吨级泊位338个、同比增加47个;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十港口,有两个在广东;内河高等级航道1380公里、同比增加483公里,西江3000吨级、北江1000吨级等13个航道扩能升级项目总体完工,全省基本形成以西江干线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为主的内河航道网;全省营运船舶 6791艘;载重吨2151.68 万吨,平均吨位超过3000吨/艘,拥有世界最大的散货和特种货物运输企业;港澳跨境水上高速客运船舶55艘,1.3万客位,船队规模全国第一。全省港口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349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总书记对广东嘱托,着眼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将高质量发展主题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十四五”时期广东水运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水运由“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的转变,实现水运与各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网络协调完善、运输服务水平高效能发展,助力我省打造成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国领先的交通强国示范区。

——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一流设施,重点推进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主要系统专业化码头建设和深水航道扩能升级。强化汕头港公共物流枢纽功能,打造以集装箱为主的粤东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强化湛江港作为环北部湾枢纽港的地位,打造以散货为主的粤西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加快推进西江、北江专业化规模化公共港区建设。推进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向东江、北江延伸,高标准提升出海航道及重点航道通航能力,推进清远枢纽船闸扩能,强化高等级航道网通道功能,提升江海联运能力。补齐内河重要港区通达干线公路“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快推进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港区疏港铁路建设。统筹推进珠江口航道、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和资源共享共用。

到2025年,港口年通过能力超21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7500万标箱;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45公里,全省沿海主要航道的八大通道等级均达到15万吨级及以上;内河重要港区疏港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运输服务经济高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一流服务,增强广州港、深圳港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液化天然气等专业化水运系统进一步完善,口岸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持续改善,内河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全程物流、多式联运发育发展,货运“一单制”广泛应用,货物运输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水上客运多元化发展,港澳客运、陆岛运输、旅游客运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推广水路客运“一站式”查询、“一票到家”服务。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

——智慧绿色安全水平不断加强。加快推进广州港、深圳港智慧港口建设,2025年重点集装箱港区初步建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港车协同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加强自主创新,加大港作机械等装备关键技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远程作业操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堆场建设改造。鼓励5G、北斗、物联网、无人机、无人集卡等在港口应用。智慧航道整体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绿色水运优势进一步发挥,主要港口集疏运“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推进清洁能源在内河船舶的应用,新建、改造350艘LNG动力船舶,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引领。

展望新征程,奋斗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东水运业在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创新驱动,加大基础设施攻坚,加快服务效能升级,推进绿色平安发展,为珠江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等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水运珠江航道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漫”游珠江
新航道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珠江·紫宸山
图说水运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