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巡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成员国有企业工作

李 伟

(中铁建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一、巡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制度不完善

激励制度不完善是企业开展内部巡察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企业内部开展巡察工作,巡察小组成员与被巡察单位员工较为熟悉,导致内部人员对于巡察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有少数工作人员愿意主动接受巡察小组的巡察。此外,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未针对巡察小组成员设立激励机制,巡察小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意识到巡察工作的重要作用,以散漫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政治觉悟较低,缺乏敬畏之心。正是由于激励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内部巡察工作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处理难度较高的问题时,巡察小组成员往往会出现消极怠工现象,害怕巡察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及未来前途造成影响而畏首畏尾,不敢追根溯源,导致内部巡察工作只能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触及企业日常工作中的弊端。

(二)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

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也是企业内部巡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巡察工作是由党群或纪检部门组织开展的,巡察小组成员不固定,通常是临时从各个单位或部门中抽调,无法确保巡察小组工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遇到以下问题。一是人情往来。由于巡察小组成员大多是临时抽调的,因此巡察小组中的成员会与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紧密的联系,双方私下十分熟悉,在开展巡察工作时很难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一些巡察人员在巡察的过程中,碍于情面无法严格按照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开展工作,导致巡察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二是两头跑。巡察小组成员不仅要担任巡察工作,在原单位或者原部门的工作也要持续进行,因此巡察小组成员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工作单位及巡察单位之间,耗费大量精力,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巡察工作当中,影响巡察工作效果。三是巡察准确性有待提升。由于国有企业体量庞大,人员组织结构复杂,因此对企业开展的巡察工作具有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很多巡察人员由于缺少巡察经验及巡察技巧,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容易出现工作疏忽。

(三)无法深入群众

国有企业内部开展巡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基层腐败问题,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巡察工作脱离群众,其效果会大打折扣。从属性上看,企业内部巡察工作是一种具有明显阶段性特点的工作,到了审查结束的时间,巡察小组必须撤离企业。在此过程中,如果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当巡察小组撤离之后,反映问题的人很可能会受到排挤或打压,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存在,则会让基层群众失去对巡察工作的信任,导致企业内部巡察工作失去群众支持。

二、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巡察工作的相关思考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从宏观层面来看,巡察工作是中央巡视工作在基层单位的一种有效延伸,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下级单位的巡察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下属单位所开展的巡察工作进行指导与培训。首先,国有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下级单位巡察工作培训情况,派遣具有丰富巡察经验和较高责任意识的工作人员为基层单位巡察工作人员讲解相关知识,通过组织培训班或开展交流会等方式交流巡察经验,同时对法规政策进行全方位解读,充分发挥老员工“传帮带”的作用,让基层单位巡察工作小组的成员能够快速积累巡察经验,提升巡察技巧,确保企业内部巡察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国有企业需要对基层公司内部巡察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依据实际情况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并在工作方式及考核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使其内部巡察工作变得更加规范、高效。最后,国有企业需要在内部构建上下联动机制,从全局视角出发,合理布置内部巡察工作任务,扩大内部巡察工作覆盖范围。

(二)把握政治巡察定位

1.巩固巡察工作职能定位

国有企业在实际开展内部巡察工作的过程中,要着重体现巡察工作的职能定位,引导党员干部及巡察小组成员养成“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遵循“两个维护”基本原则。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企业内部巡察工作时,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的重要批示,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将企业内部巡察工作落到实处,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巡察工作的作用,确保企业发展道路的正确性。第二,加强对中央、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观察巡视小组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判断其政治立场。第三,以“四个落实一个加强”为指导开展巡察工作,力求在开展内部巡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寻找党领导国有企业前进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精神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理念,强化党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奠定基础。

2.以问题为导向查缺补漏

国有企业体量庞大,业务涉及范围广泛,实际运营情况十分复杂,在实际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内部巡察小组在开展巡察工作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积极寻找国有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政治视角出发对各种业务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借助这种方式判断国有企业存在的业务问题是否具有政治偏差,厘清问题的性质,确保企业始终处于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如果巡察工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只能说明巡察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在发现问题之后,巡察小组工作人员要利用全面、辩证的视角,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拨开表面的迷雾直击问题本质,挖掘问题背后隐藏的政治因素,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内部巡察小组在发现某单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时,要及时联想导致该问题的政治因素,判断该企业内部是否存在官僚主义问题。又如,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基层单位某些工作反映强烈,就要敏锐地判断是否是基层企业党组织“使命和初心”意识出现了问题。国有企业内部巡察小组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在处理问题时要站在政治层面进行深入解读,为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政治基础。

(三)加强工作创新

1.丰富巡察方式

第一,巡察小组要根据巡察需求及企业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专项巡察工作。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开展巡察工作,检查重点领域及重点事项中是否存在政治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寻找问题发生的规律,见微知著,帮助国有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存在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快速处理。第二,要积极开展机动式内部巡察工作。以审计部门、接待信访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点岗位、重点职员进行流动式巡察,提升内部巡察的灵活性。第三,依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交叉巡察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可以成立巡察小分队,开展部门之间的巡察工作。交叉巡察的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熟人巡察的情况,巡察人员与被巡察单位之间的联系较少,能够尽可能保证相关工作人员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开展巡察工作。

2.注重与监督检查系统的统筹协调

在实际开展企业内部巡察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巡察工作与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同时下基层的情形,这会给基层员工带来巨大的工作负担。想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确保巡察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方式为基层部门及员工减轻工作负担。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业务进行统筹规划,在正式开展巡察工作之前对各个基层部门的任务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灵活调整内部检查工作形式及工作时间,具备合并检查条件的全部进行合并检查,在压缩巡察时间的同时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挑选巡察小组成员时尽量从不同的部门抽调骨干成员,可以从人事、纪检、财务等关键部门抽调相应的人才进入巡察小组,借助这种方式提升巡察工作的覆盖范围及专业水平,争取做到开展一次巡察工作就能完成对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全面检查,减少巡察次数,提升巡察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

巡察工作想要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巡察人员。如何提升巡察小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道德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巡察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坚持“选优配强”原则。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巡察工作人才库及专家库,并依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人才库及专家库进行实时更新。以“选优配强”为原则挑选巡察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同时对巡察小组成员进行严格选拔,挑选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员工作为巡察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对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分析,群策群力,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寻找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政治因素。其次,要充分发挥巡察小组锻炼人才的作用,将巡察工作作为一种培养年轻干部、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重要媒介,让巡察小组工作人员在开展巡察工作时,接受组织的考验与磨炼,充分发挥巡察小组的“熔炉”作用,将巡察小组成员打造为“敢打硬仗、敢啃难题”的优秀员工,贯彻“两个维护”指导思想并提升其“四个意识”。最后,国有企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巡察小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巡察小组工作人员创建公开透明的晋升通道,利用此项活动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在国有企业中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

结 语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内部巡察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应对现阶段企业内部巡察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加强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内部巡察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成员国有企业工作
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实践与思考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两只挂钟
不工作,爽飞了?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