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瑜伽教学的革新途径分析
2021-11-24李丁辛
李丁辛
前言
瑜伽作为一门推动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学生在练习瑜伽过程中,身心得到了有效锻炼,获得了身心统一,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调解了学生情绪、塑造了完美体形,广受人们喜爱[1]。在高校体育中,瑜伽是一门广受欢迎的项目,并在育人方面发生了显著效果。对此,深入研究并创新高校瑜伽教学,提高瑜伽教学的高效性,不断提高瑜伽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1 高校学生对瑜伽运动的需求
为在高校中推广瑜伽运动,发挥瑜伽运动的育人功能,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瑜伽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展开调查。通过对本地区内的10所本科专科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两项:性别与对瑜伽运动的兴趣,发放问卷500份,男女各半,有效问卷回收100%,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男生中,喜欢瑜伽的学生共有187人,占比74.8;不喜欢瑜伽的学生63人,占比25.2%。而参与调查的女生中,喜欢瑜伽的学生有231人,占比92.4%,不喜欢者19人,占比7.6%。由数据可以发现,当前高校中,学生对瑜伽运动整体呈现出喜爱趋势,尤其是女生群体,对瑜伽运动喜爱人数较多,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引进瑜伽教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2]。
2 高校瑜伽教学的意义
2.1 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虽然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却依然未脱离传统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忽视了学生个性化与爱好,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而瑜伽运动是一项时尚运动,且瑜伽运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高校体育中引入瑜伽运动,丰富了传统竞技体育中存留的缺陷,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为体育课堂注入活力,推动了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3]。
2.2 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锻炼需求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瑜伽教学对自身极限的追求,满足了学生对锻炼的不同需求,提高了学生身心健康。首先,在学习并练习瑜伽时,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人体机能逐渐调试在最佳状态。同时,瑜伽运动能够将人体脂肪进行分解,排除学生身体毒素,培养学生绿色饮食观念,塑造完美身形,促使人体健康、身体灵活柔韧。其次,瑜伽运动是一项静心运动,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意志力有效集中,心灵进入安逸、宁静状态,逐渐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培养。由此可见,无论学生追求的是身体健康、缓解压力、塑造体型,瑜伽都能够满足学生需求。
2.3 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学生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而参与瑜伽学习,学生通过调整呼吸、通过关节延伸追求身体极限,以此不断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人全情投入瑜伽运动,心灵进入宁静状态,缓解了学生压力,有效调节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大学生处于社会发展前沿,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对新兴运动积极性较高。而在学生参与瑜伽练习时,不仅美化了学生体形,提高了学生气质,还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提供了空间与时间,提升了学生社交能力。
3 高校瑜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逐渐引进瑜伽教学,但是,在实际教育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师资力量较为落后。由技术上看,诸多瑜伽教师并不专业,多为自学成才,理论知识不足,技术动作水平欠缺,影响了瑜伽教学效果。其二,教学内容不足。在高校瑜伽课堂上,教师更多将重心放在体位教学上,侧重技术的教育,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影响了学生理解瑜伽,阻碍了瑜伽教学质量[4]。其三,教育方式单一。在高校所开展的瑜伽课堂上,诸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影响,仍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即教师讲解动作并展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很少引进情境模式、适应性教学等新型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对瑜伽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真实水平发挥。其四,考核方式欠缺。在高校瑜伽考核中,考核方式基本为固定组合或者自选结合。更多是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考核,影响了学生对瑜伽的深入理解,阻碍了瑜伽教育功能的发挥。
4 高校瑜伽教学的革新途径
为实现高效的瑜伽教育,应根据瑜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下文对瑜伽教育的改革措施展开探讨。
4.1 动作训练与心灵修行融合
在高校瑜伽运动中,大学生普遍缺乏瑜伽基础,因此,在瑜伽课程开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标准与教学难度,重视运动和心灵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身心的和谐,舒缓学生心理,实现心神合一。在瑜伽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舒缓宁静的音乐配以优美画面,为学生营造宁静的运动氛围。同时,教师通过口述为学生讲解瑜伽中的精神、瑜伽自由体位等[5]。如此,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瑜伽精神的同时,放松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心灵修行、动作训练之间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养。
4.2 引进适应性教学
在瑜伽教学中,通常会涉及较多动作,但是,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很难迅速掌握各种瑜伽动作。为此,教师可引进适应性教学方式,通过循序渐进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 掌握瑜伽的动作技巧。同时,在教授新技巧时,教师应教授学生练习类似的体式动作,逐渐提高体式难度,由易到难的引导,直至学生真正完成瑜伽动作。如:在站立平衡这一体式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练习塔式、树式,在学生不断体会这些技巧时,学生身体进入适应期。之后逐渐过渡至平衡体式,学生逐步掌握该瑜伽体式。另外,在瑜伽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元化教学,通过常规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针对性教学法等的联合,使学生快速掌握瑜伽练习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质量,发挥瑜伽育人效果。
4.3 改进瑜伽教室队伍与课程设置
瑜伽作为一种练功方式,需要长期坚持呼吸、体位和冥想的平衡与协调。凡是在瑜伽一道有成的人,除了少数天赋异禀,大多是十数年坚持不懈的成就。虽然,高校瑜伽更偏向于健身瑜伽,而非修炼士瑜伽。但是,并不意味高校瑜伽教学能够降低层次。身为高校瑜伽教室,应以经济体育的专业标准衡量自身,发扬苦练和专研精神,力求达到身心同修,提升自身的瑜伽水平,为高校瑜伽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在瑜伽教学中,因瑜伽练习需要分段进行,初阶学生更关注体位联系,但是,体位联系功效多样化,应依照动作组的原则,科学设计高校瑜伽课程。如:在瑜伽体位教学中,教室可以螺旋式作为主体,以直线式、混合式作为辅助,对于具有较高练习价值的内容,以螺旋式教学,循环练习,理论知识等直线式学习。如此,科学的教育方式,显著提高瑜伽教学水平,提高高校学生的瑜伽水平。
4.4 优化教学考核机制
在瑜伽教学中,虽然瑜伽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但是,瑜伽课程通常作为选修课存在,课时较少,加之,学生自主性欠缺,很少利用空闲时间练习瑜伽,影响了高校瑜伽的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制定考核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加强学生瑜伽技术、瑜伽专业知识等的考核,激发学生瑜伽训练的主动性。另外,应重视瑜伽考核制度和教学体系之间的统一,重视瑜伽素养的考核,实现高效瑜伽教学。
5 高校瑜伽运动的推广措施
在高校开展瑜伽教育,其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但是,在多数高校中,体育课堂仍普遍以常规体育项目为主,很少引进新颖的运动项目,瑜伽在高校中并未普及。对此,下文探讨了瑜伽运动在高校的推广措施。
5.1 构建瑜伽运动俱乐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是推广新型运动项目的有效方式,加之,学生对瑜伽的热情较高,开展瑜伽俱乐部,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锻炼 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瑜伽训练的科学性,不断提升瑜伽运动普及的力度。并且,瑜伽运动俱乐部不仅具备推广功能,还能够依照学生需求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瑜伽运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瑜伽技能,推动学生持续性发展。
5.2 开展瑜伽文化活动
在现阶段教育中,高校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经常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如:足球比赛、运动会等,并发挥了显著效果。为此,高校想要推广瑜伽运动,应积极在校园内开展瑜伽文化活动,能够让更多高校学子了解瑜伽,吸引学生关注并参与瑜伽运动。如:在校园开展瑜伽比赛,在学校体育馆开展瑜伽运动表演,为瑜伽课堂的展开与效用发挥奠定基础。
6 总结
总而言之,瑜伽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新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瑜伽育人功能的发挥。对此,为提高瑜伽教学水平,应改革瑜伽教学,加强动作训练与心灵修行的融合,引进适应性教学,加强专业性瑜伽教师团队的建设,优化教学考核机制,以此提高瑜伽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