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舞蹈技术规范的几点思考
2021-11-24刘家瑞
刘家瑞
前言
每个运动项目都有符合人体运动特性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确立的,人们在技术训练中所需遵循的模式化需求。[1]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生成,在时代的演进中持续革新,在无数体育舞蹈践行者的个性化探索中不断拓展,在动态化的发展变化中使体育舞蹈显现出体艺融合的特质,以及历久弥新的活力。
1 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与竞技性发展
1.1 技术规范的发展,助推着竞技特性的提升
体育舞蹈由休闲特性突出的社交舞蹈逐渐演变为竞技特性显著的体育项目,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持着演进的步伐。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中叶,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宫廷舞,社交舞以及各类土风舞开展系统性研究,将标准舞与拉丁舞舞系中各舞种的步伐进行了整理归纳及提炼美化,并将两大舞系并称为“国际标准舞”。[2]步伐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不仅奠定了国标舞整体的技术框架和风格趋向,同时也助推了国标舞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随着体育舞蹈组织在各国陆续成立,国际性竞赛也随踵而至,国标舞的竞技价值在如火如荼的传播热潮中不断突显,许多有识之士提议将其纳入竞技体育范畴,并将其打造为一项正式的竞赛项目。由此,竞技价值和审美价值兼具的国标舞迈入了奔赴奥运的征程,“体育舞蹈”应运而生。
1.2 技术规范的发展,促进着竞技体系的完善
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一直致力于构建规范完备的竞赛体系,以提升本项目与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契合性。体育舞蹈属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选手的竞技成绩不仅基于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也受制于外部评分标准。因而,竞赛评分规则作为选手竞技成绩的客观决定性因素,是定量竞赛体系公正性、公开性的核心要素,更是完善竞赛体系的重中之重。21世纪以来,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分别在2005,2013,2015年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分体系进行了重大的修订更新。[3]当前,WDSF最新的3.1评分系统不仅对评分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还对执裁形式实施了显著的改革。技术评分规则的标准化,不仅提升了竞技评判模式的科学性,同时象征着体育舞蹈竞技体系推陈出新的里程碑。
1.3 技术规范的发展,推动着竞技强度的增大
在竞技体育中,选手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竞技潜能以求克敌制胜。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之一,也是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杠杆。[1]
近年来,体育舞蹈的竞技强度呈不断上升之势,随着体育舞蹈项目受众范围的扩大,其赛事质量不断提升,参赛规模不断扩大。当前,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组合表现出动作转换频次逐渐增加、步伐难度逐渐上升、身体动律愈加丰富、运动轨迹愈加复杂等发展趋势。良好的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是提升技术表现与竞技成绩的关键。[4]训练水平与技术规格的不断提升,不仅增强了体育舞蹈竞技角逐的激烈程度与不确定性,同时也加大了体育舞蹈选手技术展现的负荷强度,对其身体机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与个性化表达
2.1 个性化表达植根于技术规范
个性化表达能够彰显体育舞蹈选手的个人风采,以此增强对观赏者的吸引力并加快舞蹈技术的革新。但是,个性化表达需保持适度原则,技术规范制约着选手个性化表达的范围。选手可在技术细节上进行个性化修饰或创新性处理,但舞蹈技术的整体感官呈现必须与舞种的风格特性相吻合。运动项目的技术规范均通过相应的人体运动原理而最终确立,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程序性的特征。技术规范是个性化表达得以施展的基础,若逾越了技术规范的标准框架,个性化表达便宛若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个性化的表达只有建立在标准化的技术范式之上,才能对整体的舞蹈呈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选手在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技术规范的指向,在展现个人风范的同时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所提供的标准,才能使舞者的个人诠释和技术表达相得益彰。
2.2 个性化表达是个体化的技术规范
体育舞蹈的个性化表达映射出选手的技术风格,其不仅受到选手性格特征和审美倾向的影响,而且基于选手对专项技术体系的深入理解以及个人特点的理性把握。每个人的身心素质及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体育舞蹈选手的技术表现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技术规范可被视为对高水平运动选手技术特征的集合性、代表性描述。即选手的动作技术势必与此种理想化的动作模式势必存在一定的偏差。[1]在体育舞蹈中,个性化的表达倾注着舞者对规范性技术体系的理性理解和思考,并在长期、系统的舞蹈践行中根据自身特点而不断调整并沉淀,最终经由肢体语言的转化在技术展示中得以显现。技术规范是个性化表达的内核,个性化表达是技术规范的集中表现,选手对技术规范的诠释蕴含着个性化的认知色彩,从而显现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3 个性化表达是实用化的技术规范
对体育舞蹈的专项训练而言,技术规范性与技术质量紧密相连,但技术实用性同样不容忽视。运动训练的整个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竞技目标而开展。技术规范虽能为选手的专项训练指明方向并提供准则,但却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技术细节当中。[1]对于体育舞蹈选手而言,专项技术要服务于具体的动作步伐在姿态、空间、音乐等多方面的表现需求,以此呈现出特定的感官效果并助力于竞赛目标的实现。如果选手过度的拘泥于技术的规范化,往往会对其竞赛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舞蹈选手必须遵循规范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既要深入把握技术规范的关键环节,也要着重发展动作技术的个性化特征。[1]以此提高对动作步伐的修饰及创新能力,推动“特点”技术向特长技术转变,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
3 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与艺术性展现
体育舞蹈在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中不断塑形和打磨,逐渐由随性质朴的民俗活动转为悠闲雅致的社交方式,并在蜕变为精细严谨的艺术体育项目。体育舞蹈在竞技价值与审美价值竞技的双重追寻中不断深化着对运动技术的探索以及艺术内涵的演绎。其技术规范性和艺术感染力兼具,不仅是展示运动技艺、夺取优异成绩的竞技项目,更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意识,开展审美交流的表演艺术。舞蹈是一种以美学原则为基础、以身体运动为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5]艺术的特征有直观的动态性、抒情性和综合性。[6]从审美角度而言,体育舞蹈选手需运用规范性的技术技巧展现经由思维意识加工、提炼的动作步伐,以此塑造特定且直观的舞蹈形象,进而向观赏者呈现具有个人情感的肢体语汇并表露自身的审美理解。正是舞者的情感演绎,赋予了舞蹈鲜活性和时代性。[7]体育舞蹈选手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舞蹈技术,更需培养优良的艺术表现力,以此为肢体表达注入丰盈的情感内涵,从而引发观赏者的共鸣。
3.1 在节奏的精准把控中诠释音乐
音乐是体育舞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音乐与动作的交融使体育舞蹈的审美意象得以完整。音乐运用对体育舞蹈选手驾驭动作节奏,把握舞蹈旋律至关重要。在体育舞蹈竞赛中,体育舞蹈的动作编排与展现需符合各舞种特定的节奏范式与旋律风格,从而使所有的舞步精准、高效的呈现于既定的时值与重拍内。体育舞蹈每个舞种的音乐皆具有其独特的节奏特性,不同的节奏特性赋予了各舞种不同的风格特性。程序严谨、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只有在熟练规范的舞蹈技术之下才能在界定的音乐类型及节奏范围内准确自如地展现给观赏者。复杂多变的步伐与别具一格的节奏通过选手肢体技术的应用而融为一体,由此产生连贯流畅肢体语汇,使观赏者得以在舞步与乐曲交织而成的动态性舞蹈意象中感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3.2 在双人的协同配合中演绎交流
体育舞蹈极为强调舞伴之间的互相配合,双人配合技能对此项目的感官呈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体育舞蹈的双人配合淋漓尽致地彰显着体育舞蹈别具特色的运动技术及艺术展现,恰当的双人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动作的完成质量,还可以提升其艺术美感;怡人的艺术展现,不仅可以修饰动作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深化其技术内涵。在体育舞蹈中,男女双方通过运动信息的传导与回馈开展肢体的交流,通过协调连贯的重心移动而创造流畅稳定的步伐造型进而将两人和谐共融的情感意识呈现于观赏者,以此实现与观赏者的审美交流。高度默契的双人配合弥足珍贵,需要历经长期磨合及系统训练才得以生成,其使体育舞蹈运动性与艺术性的视觉效果成倍放大,进而突显出独树一帜的艺术感染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规范能够为体育舞蹈教练与选手调控专项训练进程提供一定引导。第一,体育舞蹈教练与选手应秉持更严谨的标准而不断提炼专项技术质量,加强对身体机能素质的训练,以此提高选手对竞技组合的驾驭能力。第二,需客观审视体育舞蹈选手的个体差异性,对选手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及美观性给予理性考量,加强对选手特长技术的发展,以此提升选手的竞技表现。第三,技术展示与艺术展现相辅相成,在进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需重视艺术规范性与艺术展现性的融合,加强对音乐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此推动选手建立鲜明的技术风格,力求使其成为夺获优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