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谈判管理工作

王 静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临汾 041606)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合同是一项较为基本的经济形势,其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给予有效规划,也是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在当下市场经济化与法制化的背景下,更要主动为企业拟定合理的经济合同,从而帮助企业及时规避不必要的经济风险,同时保证企业经济长期发展。对此,本文对如何强化企业合同管理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各大企业的合同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一、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企业之间更是有了较为频繁的经济来往,且也逐渐变得规范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合同则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主要载体。合同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成效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对现代化企业而言,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合同管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不只是简单的邀约和签约的环节,而是一整个环节,包括合同的拟定、调查,合同双方的谈判,合同的起草等,并且签约了合同之后,签合同的双方要主动履行相关要求并互相监督,直到项目完成。企业合同管理部门更是要根据相关法律订立合同,并在整个工作环节都要主动履行合同,从而帮助企业规避相关风险。因此,当企业在管理合同时,应该在法律的基础上完成与合同相关的诸多事宜,进而保证合同管理工作可以在企业经营中发挥其职能。

(二)合同管理的主要作用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项目管理的核心主要是合同。各个项目的开端都需要拟定一些承包合同,企业项目合同可以有效调控承包商与业主的建设项目,利用合同可以将目标责任进行分解,并将其视为基本准则,从而提升项目内部管理机构职能的规范程度,进一步促进企业以合同调控为根本,积极落实管理工作,这也是企业各项合同内在管理工作进展方面的主要内容。责任风险因为合同得到了平均分摊,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双方的利益关系,合同也象征着双方企业给予的承诺,也是发生争执的主要法律证据。

二、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合同的重要性

企业要想实现长期且稳定的发展,就要意识到拟定企业经济合同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从而忽视了合同的重要性,导致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内容并不规范,后期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比如,在编写合同时,言语过于简单,没有合理划分权利范围,制定合同之前更是没有对彼此展开全面了解,更是没有明确标注其中的一些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相关领导人对其的监督不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有当合同出现了问题时才会重视。一旦合同出现了问题,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导致企业的权利受到侵害。

(二)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针对合同管理这一工作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管理就是十分全面的,大多数合同管理制度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和反应,有些合同的管理制度更倾向于形式化,或者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合同。

(三)参与合同制定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当下,大多数企业参与合同制定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不是该专业的,不管是在该方面的知识还是素养都有着很大程度的不足。然而,合同管理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企业管理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及管理经验。也就是说,若使用了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员参与合同拟定,那么必然会影响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规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经济及法律风险

(一)注意合同的法定与规定期限

合同中各项权力的履行都具备一定的期限,若是超出了这个期限,就会丧失行使权。所以,当企业在制定与履行合同时,必须要注意合同内对期限提出的要求和规定。有关部门还要定期检查备份合同,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二)保存证据

一旦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那么双方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纠纷,尤其是在实施索赔的过程中,更是需要相关的证据,所以在制定与履行合同时,要及时保存双方展开的来往及相关证据等内容。

四、强化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

阻碍企业实施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企业职工干部法制管理和意识过于淡薄,因此企业应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企业所有职工人员的法律和法制观念。尤其是强化企业领导层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并促使企业依法管理。对于企业而言,领导人处于最高行政地位,若其不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那么就不会主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在这样的管理下,企业管理更是一句空话。另外,对于企业而言,职工就是主人。身为主人的职工要是没有法律常识,那么必然不会存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也无法合理使用法律手段对自己的权益给予保护。因此,只有提升企业领导层人员的法律素质,才能让企业其他人员知法、守法,并且依法办事。

(二)建立有利于企业依法管理的规章制度

企业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是全面建设企业法制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了能够落实企业管理法制化,企业更要在合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其中的规章条款。对于这些管理规章制度,除合同管理制度之外,还有岗位、承包、质量管理、劳动人事、广告管理、专利管理、环保及安全等相关制度。总而言之,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制定符合企业规范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各个部门和车间等一些工种或工序都有章可循,利用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三)强化参与合同制定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合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了合同执行的力度,所以必须全面提升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方面,企业可以定期为相关工作者培训,利用讲座或者是邀请该方面经验比较成熟的专家进行授课,在授课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升相关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规定管理合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自身承受的责任范围,从而针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建立全面的考核制度,对于能力较弱或者是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关惩罚。

(四)规范合同谈判

在谈判合同时,首先,要收集对方的所有资料,从而充分熟悉谈判对手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次,在谈判前,合同主办单位要提前准备好所有资料,其中包含前期审批结果、合同初稿及对方单位的报价单或资质等,还要制定相关预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若双方即将谈判比较重要的合同时,或者是对谈判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时,就要在谈判之前组织我方谈判人员进行事前对接会,结合谈判内容、项目金额等信息达成共识,以免在谈判环节出现双方人员的意见不统一,或者是提出的要求不一致等现象,全面优化谈判成效。最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针对重要的谈判邀请企业外部专家参与谈判工作,且对外部专家的专业资质、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进行充分了解。

(五)规范合同履行交接清单模式

签订与履行合同时若出现了不统一,就会对合同的目的与实现造成较大影响,并且更会推翻合同前期的协商及审查结果。对于这类采购人员或验收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些问题,企业可以利用通用合同条款培训和专用合同条款清单交接的形式解决。针对企业普通合同,专用合同条款一般集中于单位的商务投标、承诺,并通过清单的方式将与合同执行相关的条款交接给合同验收人,其中包含了标物的大概情况、验收要求、联系方式等内容,可以让合同验收人对自己需要验收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从而高效解决合同验收或履行工作。在面对自己不够熟悉的合同时,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自身精力都相对有限,所以容易导致合同签订履行不够统一的现象。

结 语

总而言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只能辅助企业对合同内在的法律风险给予规范,还能帮助企业预防合同管理过程中隐藏的法律风险。因此,各个企业必须强化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认识,并创建完善的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合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防控和规范,实现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减少因为合同问题而发生的经济纠纷,进一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谈判管理工作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俄乌第五轮谈判
哲理漫画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如何在双赢谈判中赢得更多?——读《哈佛双赢谈判课》给人的启示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