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4赵红强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经营指标

赵红强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佳木斯 156331)

引 言

预算管理是当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项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当前企业在使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进一步解决。本文对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如何提高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整体效果,确保预算管理的应用质量得到提升。

一、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存在着预算管理编制与企业战略不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等问题,甚至出现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偏离的现象。在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中,企业的预算编制更加倾向于假定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市场是稳健的,而预算管理目标在设定过程中,由于缺少对环境变化的思考,导致预算管理与实际状态的偏差愈发明显。

2.预算编制体系构建效果较差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其预算编制的基础较为薄弱,更多的是依靠历史数据进行编制。整体的信息质量相对较低,导致在开展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编制的效果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预算管理甚至无法为企业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全面预算控制体系也不够完善。

3.信息化建设质量较差

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缺乏信息化的建设,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偏差。常见的问题就是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和客观性,而预算管理工作中所获得的数据也不够准确。

二、加强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对策

1.强化预算管理的战略导向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战略目标是基于预算管理的引导而实现的。当前,在设定一个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时,需要严格按照该企业的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发展战略目标的设定则是一个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给企业经营发展及战略目标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持,能够增强预算管理的实际价值,并且确保为企业增加价值。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确保各年度、各季度预算管理的连续性,明确预算管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能够达到协调统一,帮助企业在当前快速完成战略目标,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帮助企业寻找到潜藏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任何一家企业在经营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问题,另一种是显性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显性问题是相对容易发现的,而隐性问题则较难发现,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帮助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找到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隐性问题,这对企业的后续经营发展而言,带来的影响可谓是非常显著的。企业需要不断寻找自己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潜在问题,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也能够了解企业在各个不同阶段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时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其能够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活力,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发展渐渐疲倦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对企业而言,全方位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进行各类运营活动的过程中,做出更为准确的预算,使得企业能够针对每项活动开展科学的预算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中的各项费用使用都是合理且均衡的,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并且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使企业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2.完善预算指标等体系

为了展现出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企业需要夯实预算编制。企业首先应该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并且合理地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状态,制定好预算指标,保证所有预算指标的可行性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企业应定期对市场进行调研,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一定要对市场环境、产品的发展趋势、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需求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及时地对预算管理进行调整,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多听一听群众对于某一个产品的意见,以此来作为基础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这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同时,企业应该让预算管理这一项具有统筹性质的管理工作被全部员工所熟悉,定期强化并深化企业内部员工对预算管理的了解,进一步加大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完全展现出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该长远目标存在的意义,是让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了解到长远目标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了解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防止短期目标损害长期利益。企业应该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季度战略与年度战略之间的关系,推动企业内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让企业内各个不同部门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开展全方位预算管理。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预算责任体系。在建立预算控制体系时,企业需要围绕两条线开展工作,一条线以责任人为主,另外一条线则以责任部门为主。依据这两条线建立预算控制体系,能够根据每一条线中所涉及的各类不同预算指标,进行逐一分解,指标的分解能够让指标在实施时的效果得到提升,并且确保指标能够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使预算管理中的责任划分更加明确。第二,预算指标体系的建设,应该结合企业内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和不同的层面进行确立,其最终的目的是保障所有的指标能够切实地落到实处,而在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设中,也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在建立时要考虑到三个极为重要的预算指标,分别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效果、财务状态及企业的资本状态。这三种预算指标是预算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市场人才培养等预算指标,对于这些预算指标,只有尽可能做到详细,才能够提高企业在经营管理时的效果,并且让企业的预算指标体系建设更加全面。每一个指标体系都需要落实到书面上,落实到制度中,确保预算执行阶段能够拥有相应的依据。第三,预算跟踪体系的建设。企业可以通过日跟踪、月跟踪等不同的跟踪模式进行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能够在当前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跟踪了解企业在经营生产时的实际状况,发现经营过程中潜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通过跟踪企业经营管理状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不同月份下的经营指标。第四,预算评价体系的建设。预算评价体系是企业对所有项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分析体系,需要在当前积极开展预算评价体系的建设,并且纠正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预算评价体系,帮助企业了解在预算执行的各个不同阶段中存在哪些发展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

3.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

近几年,我国网络信息的发展速度可谓尤为迅猛,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也需要利用大数据的特点和信息化建设技术来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企业需要构建统一的内部平台。内部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信息的实时共享。其次,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预算管理体系,在设计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企业各个部门通过运算平台及时了解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例如,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通过信息的相互沟通提高企业发展的整体速度,并且让两个部门通过大量的沟通,了解互相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通过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进行解决和弥补。最后,目前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时,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和整体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时的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可以通过平台制订企业的发展计划,通过预算指标进行规范化管理,让企业在经营时对每一个部门的经营现状有明确的了解和分析,为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和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整体效益。为此,在当前应用预算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并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降低企业经营生产成本,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能够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经营指标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