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企业

叶 兴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沙 410004)

从时间轴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前期主要指企业文化建设理论、思想、组织准备,以及对标、规划、诊断等时期;中期阶段主要指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时期;后期主要指企业文化宣贯、传播及在实践中完善时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企业文化建设前期阶段相当于播种阶段,从基因上决定了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力及后劲,在企业文化全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一、理论准备

企业管理大致经历了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三个阶段。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企业管理正进入企业文化管理阶段。然而,部分管理者对企业文化认识存在偏颇和谬误之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者自身,有必要厘清部分错误认知,破除理论误区。

(一)破除企业文化“万能论”

企业文化“万能论”认为:企业文化是灵丹妙药,能够“包治百病”;企业文化是万能钥匙,能够一通百通;企业文化是绝世武功,能够“打遍天下”。这种理论的本质是一种企业文化功利主义,主要源于战略懒惰和管理的不作为,妄图以企业文化建设来代替管理行为,把一般管理问题归咎于企业文化问题,对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认识不足。

(二)破除企业文化“无用论”

企业文化“无用论”认为: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产生不了直接效益,转化不了纸面数据,无法具化为管理举措,体现不出明显的改革成效。这种理论的本质是一种企业文化虚无主义,也是对企业文化作用和功能的错误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等功能。

(三)破除企业文化“形式论”

企业文化“形式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喊喊口号、贴贴标语,把企业文化宣传的一些具体形式误认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种理论的本质是一种企业文化形式主义,把企业文化口号化、标语化,导致企业文化不但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反而引起员工反感,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

(四)破除企业文化“业务论”

企业文化“业务论”割裂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党群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体系性工程。这种理论的本质是一种企业文化孤岛主义。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从宏观上看,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制度皆密不可分;从微观上看,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项目履约、市场营销、人才管理等业务系统皆息息相关。如果把企业文化视为脱离公转的自转,脱离大环境下的小生态,此种企业文化无疑也就沦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思想准备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也是普通员工的文化;是历史的文化,也是现实的文化;是传统文化,也是创新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前,有必要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沟通古今、统筹上下、兼顾内外,如此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成被全体员工接受、体现历史性与时代性、具有长远生命力的文化。

(一)“古”与“今”

(二)“上”与“下”

就企业家而言,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不可忽视,其战略力、洞察力、组织力、思维力,乃至人格魅力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当其带领企业爬坡过坎、逆境突围,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融入企业管理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人层面的文化上升到企业层面的文化,可以说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企业文化。

就普通员工而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产物,而环境的主要塑造者就是广大员工。如果说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广大员工则是企业文化产生的沃土和根源。企业文化的营养源自广大员工,其变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源自普通员工。如果忽视了员工诉求,企业文化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缺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后劲。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诉求,并找到其最大公约数,打造既体现管理哲学,又反映员工心声的企业文化。

(三)“内”与“外”

企业文化对内具有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等作用,对外则承担着塑造品牌、提升形象等任务。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对内要经得起历史检阅、改革检验,对外要经得住客户审视和市场淘汰。

把握“内”,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主线,提炼有益于解决管理问题、塑造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例如,水电八局在建设“尚水”文化前,对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后续企业文化建设时,紧紧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企业发展现状相结合,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完善。

把握“外”,就是要明晰市场、行业和客户要求,建设符合主流价值取向、市场公约、行业规则的企业文化。例如,水电八局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前,对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先进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调研,形成了整体调研报告。这对后续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把关定向作用,确保“尚水”文化深层次融入时代精神、市场主流和客户要求。

三、组织准备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次体系作战、集团作战,不能仅仅依赖于个别企业文化建设者的努力,需要从顶层设计、机构完善、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发力。

(一)机构是基石

当前,一些建筑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甚至尚未成立专职机构,未配置专职企业文化建设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乏力,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组织机构迫在眉睫。水电八局在企业文化建设前,组建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方针及政策,设置企业文化管理机构——企业文化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置专职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岗位,配足配强人员,确保精力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坡降较陡的区域,入库河道河槽狭窄,岸线蜿蜒曲折,河床坡降较大,河床浅滩和深潭交错。坡降较缓的区域,河槽变宽,岸线曲率较小,河床坡降较小,尤其在入库河口区段,入库河道多出现沙洲岔道,以U形或宽W形断面形态为主。

(二)制度是支撑

准备阶段的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考核激励机制的制定上。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久工作、漫长工作,其周期长、成效慢等特点,决定了如果及时奖励、阶段奖励跟不上,很容易导致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此阶段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企业文化建设进度,充分激发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文化建设者注入信心和动力。

(三)物质是保障

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款项。一是用于聘请相关专业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开展部分企业文化活动,广泛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汇集智慧力量;三是完善相关硬件设施,为企业文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除资金外,还需要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多方面支持,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雄厚基础,提供坚强后盾。

四、活动准备

探索阶段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期范畴。在此阶段,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对标活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梳理企业文化问题,组织部分企业文化征集活动,为企业文化理念的提炼、宣贯、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一)对标:向先进企业取经

对标管理是企业以行业或行业外一流企业作为标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路、开阔的胸襟、开明的姿态。开展专项对标活动是迅速厘清文化建设思路、创新文化建设举措的最有效途径。

近年来,水电八局开展了近二十次企业文化对标提升活动,通过会议交流、现场观摩、研讨分析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对标。国际上以法国万喜、西班牙ACS、德国豪赫蒂夫等世界一流承包商为标杆,国内以华为、阿里巴巴、海尔等企业为标杆,建筑行业内以中建、中交、中铁建、上海建工、南通三建为标杆。既有对手,也有老师;既有近期追赶目标,也有远期先进榜样。对标活动的开展,为后续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树立了榜样。

(二)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制定企业文化规划,有助于从总体方向、阶段进展、建设节奏等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整体把控,防止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跑偏、进度滞后、节奏失调。企业文化规划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建设内容、阶段任务。

水电八局于2016年制定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4年时间基本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并为全体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实现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制定了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服从战略,以人为本、开放融合,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引导适应、统一协调。提出了四个维度的工作: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规划了三大阶段:培育阶段,普及阶段,渗透阶段。《规划》的制定,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为下一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诊断:“望闻问切”

企业文化的长远目标在于改造企业基因,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的现实目标则在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突破发展困境。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提供破除企业发展桎梏的文化方案。为此,需要对企业全管理要素、全管理链条及内外发展环境做深入剖析。为企业发展把脉,为文化建设提供处方。企业文化诊断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企业文化成因剖析(地域、行业、历史等因素)、当前企业文化成果评估、文化特点分析(优劣)、行业标杆对比、改进方向建议等。

(四)征集:汇集群体智慧力量

开展征集活动,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员工智慧,为提炼完整、准确、生动的企业理念提供大量信息或素材,还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知识的普及,为下一步宣贯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企业文化征集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理念征集。主要有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工作理念、安全理念等内容。例如,水电八局面向全体员工征集了1 415条理念用语,其中“建设美好生活”等理念用语成为企业使命。二是VI视觉识别系统征集。主要有企业标志、配色、字体等。三是广告语征集。主要有企业整体广告语、各专业广告语。例如,水电八局征集各业务系统广告语,其中“水电八局,用心建设每一寸地铁”成为铁路业务板块广告语,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四是故事征集。主要是体现企业精神、管理哲学、员工精神风貌的小故事,作为企业文化传播和宣传的素材支撑。水电八局共征集了145则故事,其中部分故事被收录进《“尚水”文化故事集》,进入品牌故事库,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典型故事。

结 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一己之力,而是一个漫长的周期、系统的工程、持续的过程。在前期阶段,从理论、思想、组织、活动等各方面提供多维支撑,为后续企业文化建设滋养土壤、固本培元,以此发轫的企业文化也必将为企业管理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