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

2021-11-24

活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

白 瑞 张 红 徐 蕾

(沈阳大学,沈阳 11004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初心使命,保持勃勃生机,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回顾百年党史,党员教育是保证党员初心弥坚、守正创新、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重视和善于教育党员干部,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形势,一直很重视教育,深知不学习就会落伍,而且越是在重要的历史时期,越是在迷茫的时候,越是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党始终富有强大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总结与运用百年党员教育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应对新风险的“免疫力”,增强打赢新斗争的“战斗力”,提升担当新使命的“政治力”。

一、党员教育的人民性为中国共产党固本培元提供信仰能量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信仰基线。百年党员教育始终站定人民立场,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体党员的行动准则。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也不代表任何特殊集团的利益。百年党员教育,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人民立场。从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开始,“人民”始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词。1939年陈云发表文章《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教育党员要树立“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生观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1943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根本、为衡量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人民”一词高达86次。可见“人民性”是党员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与一贯坚持,是党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的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员教育的永恒课题。建党以来,面对不同时期形势变化造成的部分党员脱离群众的问题,党及时通过整风运动、专题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在党的教育系统中、党员的教育材料中、党的报刊中,着重进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强调,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学习,受群众监督,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教育全党:“我们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教育是党员教育的关键内容,是党员教育人民性的生动体现。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之中,勇于肩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责,才能对各种考验危险、利益诱惑“免疫”,拥有“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

二、党员教育的开放性为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提供理论能量

一个组织,越少自我封闭,就越能凝聚外力,越能不断创新、充满活力。一百年来,党员教育内容的兼容并蓄,教育方式的与时俱进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了能量来源。

党员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兼容并蓄,为党员守正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养分。从延安时期的“五五学习节”到今天持续开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从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史、法律、军事乃至媒体融合、区块链的人文社科、技术管理的知识学习,从要求理论知识的不断精进到要求形成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党员教育的全面性、前沿化对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业务素质和执政治理水平大有裨益。

党员教育方式的多措并举、与时俱进拓宽了党员干部守正创新的渠道维度。从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党校学习、阶段性整风、轮训,发展到现在系统的集中教育、主题教育、党的组织生活活动,以及加强日常学习与自我教育,党员教育的时间维度在不断延伸;从要求党员加强“文本”学习,到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检验理论、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党员教育的空间维度在不断拓宽。党员干部除了向榜样、先进学习,更要“拜人民为师”,放眼天下,汇聚来自党内外、国内外、海内外的信息与反馈,党员教育的学习视野要不断深化。百年党员教育,通过加深学习教育的多重维度,使广大党员干部获得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知信行”统一的学习效果。

三、党员教育的制度化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提供机制能量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磨砺依然风华正茂,其能量来源之一就是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一百年来,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性举措从探索到成熟,逐渐形成了科学、系统、全面的教育机制,为党员干部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净化以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党员教育制度化为党员自我革命提供了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载体。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展的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等行为,再到20世纪80年代初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要求自上而下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加强纪律、统一思想、纯洁组织的目的,以及近年来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进行清正廉洁教育。可见,经常性、集中性、专题性的党员教育已经从初期的“运动性”走向“日常性”与规范化,为党员教育的制度化打下了重要的根基。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包括“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长效机制,明确了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及知识技能教育等教育内容,以及党员教育信息化、党员管理、监督、保障等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是百年党员教育制度化的最新成果与规范呈现,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性、规范性的党内教育制度已然成熟,为新时代党员接受精神洗礼、检视反思、自我净化、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载体。

建党百年,党员教育帮助一代代共产党人筑牢信仰之基、明确使命之地、补足掌舵之力,绘就了中国共产党员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群像。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赶考”路上,党员教育会接续不断地为党员干部提供信仰能量、理论能量和制度能量,保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其中,重视对青年党员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着力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努力,更需要当代青年党员的努力,这个接力棒需要这些青年来传递。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是必做之功。针对青年党员的教育,要以史鉴今,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汲取前进动力。青年党员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厘清脉络、总结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青年党员要以理论学习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实践。边学边做,边做边改,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劲动力,点燃信仰之光,厚植爱国情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终目标,继承和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党员干部新书架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