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2021-11-24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缓冲区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临沂人民公园 山东临沂 276000

湿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景观之一,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自然湿地受到严重破坏,为探索城市化过程中湿地区域发展新模式,湿地公园建设已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以及维持或扩大湿地面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和控制洪水,过滤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支撑野生物种多样化,保持城市区域良好的小气候,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及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和科研基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应用湿地景观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在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并没有重视湿地景观。即使有些园林景观中应用了湿地景观,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系统。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园林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面积的绿地,这不仅需要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还要改造水底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凸显湿地景观的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在湿地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同时还要结合社会功能,将此二者有机地结合。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开发旅游产业,发挥湿地自身的观赏价值,维护湿地生态圈的自然循环。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湿地的水产资源、土地资源等。另外,要保证湿地中的各项资源能够均衡发展,防止出现某一种资源的枯竭。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策略

2.1 植物布局分析

在生物多样性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物种多样性,生态位也是生态学中强调的重要观念。在对布局进行优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特点。南方气温较高,选择的植物类型要以花期长的为主。只有对当地的环境状况进行更多考虑,才能使所营造出的景色更加合理,实现对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要注重遵循群落演替规则,这也是生态学所强调的基本原则。所有的环境都存在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所遵循的演变规则也不同。多样性也存在于观赏性植物中,它是这类植物与环境相互融合的最终结果,表现出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综合。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

观赏植物多样性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这类资源进行保护:一是,就地保护,对处于地区内的独有植物进行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也就是携带种子种植到其他区域的湿地公园中,从而实现有效保护;三是,针对观赏植物的多样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关注如何保护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实现对行为的有效规范;四是,开展宣传教育,使当地人们都能对保护观赏植物多样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地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可以使观赏植物仍在原有的环境中生存,不用考虑去适应其他的环境,从而使植物的原本特性得到很好的保护,既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又能够实现对资源的节约。每种观赏植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形成的,而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物种相互联系。某种观赏植物数量的减少或绝灭,也必然影响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因此,保护观赏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是:保护观赏植物的栖息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2 景观活力与空间要素尺度

湿地公园的面积通常均较大,活动场地充足,景观空间需要细节设计进行引导,应运用植物搭配与风动原理,将高大型乔木和开放活动空间沿夏季主导风风向交替分布,以树高与开放场地1 ∶10的关系界定空间尺度,以此带动微气候循环,让游客在舒适的微气候空间中游憩玩耍。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季相变化。要以当地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的合理搭配,构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系统,提高公园的活力与碳汇能力;要在以开敞性活动空间为主的绿地系统和硬质空间中适当融入文化要素,增强文化氛围的吸引力,设计绿植迷宫、折叠草坪等,使游人的参与感增强,游憩行为种类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场地的景观活力。同时,要增加可进入草坪的占地比例,使游客能更贴近自然、融入自然。

2.3 实施分级控制

在现代湿地景观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植物覆盖、附属植物的分布等因素,以达到分级控制湿地景观的效果。首先,需要设计好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一般是由自然湿地景观构成,这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保护好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避免使其受到人为的不良影响。其次,要设计恢复区域。一些湿地景观由于时间较久,受天气影响湿地面积会出现缩小的情况,从而导致湿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恢复这些湿地面积,以保证正常发挥湿地景观的功能。

其三,设计缓冲区。缓冲区设计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湿地景观的效果。缓冲区能够使湿地景观与周围景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不会产生突兀感。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重视建设缓冲区,栽种丰富多样的植物,也可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较强生态性的植物,加强缓冲区的植被盖度,也能凸显其生态功能、观赏功能。

3 结语

对湿地公园进行构建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体性,要在关注建设场所的前提下,对区域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考虑。要认识到构建湿地公园的目的是优化整体环境,而不只是一部分的内容。在对湿地景观进行设计时,保障其整体造型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一个更加稳定的状态。这样所有的设计都能较之前更为优化合理,这也是与自然相融合统一的最好结果,也是人文环境自然化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缓冲区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初涉缓冲区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