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应用

2021-11-24陈杰

商品与质量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产工艺药品风险管理

陈杰

烟台东诚北方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6

近些年来,为全面加强对我国药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国家相关部门主张利用风险管理方式实现对药品生产流程的全周期管理,以确保可以将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小。结合当前应用情况来看,在正式应用药品生产风险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现场生产人员需要从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等流程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落实。根据风险评估反馈结果,对各种风险以及紧急事件进行应对处理,确保可以将药品生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当中。

1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工艺设计阶段中的应用实践

风险管理基本上可以视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基本上可以准确识别生产期间的各类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情况确定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情况,确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药品生产作业效率。而对于药品生产工艺验证工作而言,全面加强药品生产工艺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基本上可以视为确保药品生产工艺验证质量效果的根本途径[1]。

1.1 确定关键步骤流程

药品生产工作主要是根据药品开发流程进行合理确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周边因素的干扰影响,容易存在风险隐患问题。为消除风险隐患问题对药品生产作业流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工作人员可利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如鱼骨图、FMEA 等识别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前应用管理情况来看,FMEA 为首的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在药品生产工艺当中收到了良好推广与应用。

一般来说,FMEA 模型可用于药品开发阶段的评估以及药品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估当中。主要根据产品关键质量属性可能受到的影响程度以及概率偏差发生概率可接受的事实情况,对企业实际生产以及内部容忍度进行合理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反复比较生产企业生产期间风险评估结果,对生产企业生产风险进行合理划分。根据风险等级表现不同,采取针对性风险控制方法[2]。

1.2 合理确定关键工艺参数

利用质量风险管理参数确定关键生产步骤流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参数情况,对关键过程的参数数据进行合理确定。确定工作结束之后,应该对可能影响该步骤的具体因素进行准确把握。根据具体因素的反馈情况,确定参数以及波动范围。最后按照风险评估原则,确定关键过程参数数据。

2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应用实践

2.1 小试与中试阶段的工艺验证

工艺设计阶段在合理确定关键步骤以及工艺参数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艺生产小测试阶段要求,对当前药品生产质量情况进行风险管理分析。一般来说,进入工艺生产小测试阶段,需要满足验证条件,也就是GMP 四个要素。即工作人员资质能力、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工作环境。在具体验证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生产设计进行验证,并确定合理的测试方法。与此同时,对于经批准的批次以及取药方法进行合理确定。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验证的实验室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处理。待校准处理工作结束之后,管理人员应该从事于验证活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管理,确保每一位人员都可以明确验证活动的操作流程。除此之外,完成过程验证工作之后,现场工作人员应该对验证结果进行精准评估与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对生产作业期间容易存在风险问题的流程步骤进行合理确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风险防范[3]。

2.2 商业化生产工艺验证

与传统商业化生产工作相比,试验阶段涉及到的生产规模较小。再加上试验阶段向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过渡方向不确定,导致药企在生产验证工作方面存在质量不足问题。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环节进行风险评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导检测原则及要求,对检测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验证。除此之外,药企在商业生产期间应该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健全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其中,药企应该重点对药品相关信息以及关键工艺数据等进行整合处理。并根据处理反馈结果,确定科学合理的药品生产方案,以确保药品生产质量得以稳定提高。

2.3 返工验证

返工验证过程与一般验证过程存在不同,除了需具备常规的验证流程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原始过程相同的参数数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与此同时,需要针对不合格产品的偶然性以及返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析。

3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中的应用建议分析

对于药品生产工作而言,过程验证基本上可以视为集聚动态性与持续性于一体的管理过程。风险评估作业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对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评估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以确保风险控制工具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的实践性与有效性。为确保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中得以良好应用,药品企业方面应该构建过程验证风险评估体系。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对产品的关键步骤以及参数指标进行风险分析与控制管理。并根据偏差的表现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适当改进。需要注意的是,当生产过程出现波动变化时,企业方面应该对风险问题进行重新评估。

4 结语

总而言之,药品生产作业期间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为确保药品生产作业质量性与安全性,工作人员应该日常生产工艺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风险控制意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该确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以药品生产期间隐藏的风险因素进行精准识别与分析,以确保可以全面提高药品质量风险控制能力。

猜你喜欢

生产工艺药品风险管理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某超细长导轨的生产工艺研究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浅谈热镀锌生产工艺及其污染控制
红钢50t转炉降低出钢温度生产工艺优化与实践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保存细解读
水果药品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