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任城“365”模式

2021-11-24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组织部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网格居民基层

□ 中共济宁市任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立足城市核心区实际,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365”模式,以有力度、有温度的党建带来有品质的城市。

健全三级联动体系,把党建责任扛起来

道路、楼梯干净卫生,车辆停靠整齐有序,宣传橱窗内挂着自管委员会、小板凳宣讲队、“扈师傅”维修队等志愿队伍相关负责人信息……如今的任城区济阳街道财工街社区新兴小区院内,呈现出一派群众自治的和谐景象,这一切离不开新兴小区党支部的引领。

新兴小区党支部是任城区居民小区党支部建设的代表和缩影,目前,组建小区党支部工作在任城区城市居民小区全面铺开。

为把党建责任扛在肩头,任城区健全三级联动体系,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居民小区。建强区级“神经中枢”,区委成立城市基层治理专项推进组,将组织、政法、民政等32 个区直部门列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任务,统筹各方资源,凝聚治理合力。强化街道“龙头带动”,突出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等8 项职能,赋予街道更多对辖区事务的参与权、管理权。做优社区“战斗堡垒”,成立小区党支部267 个、楼院党小组2148 个,全面建设“红帆驿站”,推广红色物业,提供红色帮办,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配套六项治理机制,把资源力量聚起来

“按照咱每个网格,还有什么居民的事需要在会上说的,那么咱开始说。”每逢居民说事日,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的居民说事厅里就会坐满小区网格员、楼长以及党员和居民代表,大家一起梳理分析并解决上周发现的问题。“原来有了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地方,也不知道找谁去解决。”竹竿巷社区居民刘昭美说道。如今,社区党委在社区设立“居民说事厅”,设置“说事”意见箱,公布“说事”热线电话,由专人负责记录汇总群众诉求,把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化解在了网格内。竹竿巷社区居民说事厅只是党建引领下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

任城区坚持全域推进、机制创新,使党的领导始终在基层治理中站在高处、贯穿其中、提供支撑。通过配套专岗治理、居民自管、共商共建、社会参与、群团带动、联建帮扶六项治理机制,把资源力量聚起来。

推行“小网格、大治理”,802名专职网格员全部下沉到小区、网格,按照“6688 工作法”开展社区治理。高标准建设全省首家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健全完善“3 岗18级”薪酬体系,提升职业素养和治理能力。全面推行“居民说事”制度,通过主动找事、分类理事、民主说事、明责干事、公开评事、追踪查事,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2148 人的楼长队伍,276 名小巷管家活跃在百姓身边,实现“大家的事大家管”。在社区全面成立联合党委,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全面推广“红色物业”,建设“红帆驿站”,提供“红色帮办”服务,实现共治共享。

创建五大服务品牌,把群众满意度提起来

家住兴隆社区的张新燕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在社区“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查询到办证流程和所需材料后,提前预约了办证时间,从预约到拿证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

任城区坚持服务为先、品牌引领,以党组织为纽带,融汇城市各方服务资源,创建“多网融合”“街呼区应”“党建联盟”“仁诚服务”“智慧党建”五大服务品牌,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合各类网格,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各方面资源下沉到网格,建立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事项联办等工作机制,实现大小事务“一网兜底”。出台“街区吹哨”办法,推动“街呼区应”向社区、网格延伸,健全“网格呼叫、街区响应、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形成问题上报、及时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系统。深化“红帆领航”行动,成立太白路商圈党建联盟、区“两新”组织党建联盟,设立互联网、物业服务、社会组织3 个行业党委,建立商务楼宇“1+1”党建指导员制度,设立“党员责任区”31处、“党员先锋岗”756 个。下放政务服务审批权限,与各镇街签订《行政审批委托协议》,形成130 项服务清单,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制度,让群众“只跑一次”,擦亮“仁诚服务”特色品牌。优化“任城党群e 家”信息化平台,建设阜桥街道“科技+”信用管理平台、“智慧金城”综合调度中心、越河5G 智慧社区等8 个基层数字化平台,推动实现服务群众便捷化。

猜你喜欢

网格居民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追逐
走基层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