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应用的研究

2021-11-24赵世星

经营者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业财战略目标管理体系

赵世星

(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管理手段,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执行质量,助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预算执行、监督以及分析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落实,有利于企业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把控,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的落实过程中,需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战略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的落实,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基于传统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管控等一系列活动,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推动企业提升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落实战略预算管理,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流程把控,以此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编制流程

(一)制定清晰明确的预算目标

要想在企业内部落实战略预算体系,首先应当明确预算目标。预算目标应当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相符,根据自身需求及行业定位,描绘发展的方向与愿景,借助完善准确的市场环境分析结果,以促进企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为前提,实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相关制度,并对阶段性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保战略预算管理体系与企业各阶段的思想相吻合。

(二)科学落实预算编制规划

应当基于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以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合理配置为重要前提,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推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在企业内部落实。要想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细化分解,需将其落实到企业各职能部门,具体到个人,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推动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机结合。在战略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预算目标,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财务、业务、客户以及学习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各个指标的业务活动不同,如财务指标主要包含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落实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利润率等,业务指标主要包含企业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研发费用、成本控制率等,客户指标主要包含客户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等,学习成长指标主要包含教育培训达成率以及员工流失率等。在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落实过程中,合理评估战略目标的实际状况,能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与细化目标协调统一,从而充分发挥战略预算管理价值,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三)执行全面预算管理

执行作为战略预算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战略目标的实际状况,同时这项工作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及员工参与度的要求较高,各部门需协同合作实现预算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需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控,编制报告,将其反馈至预算管理机构,并作为开展后续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依据。

(四)监督管控预算全流程

在企业内部应用战略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约束,有效关联业务活动与预算动态,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实现对预算执行状况的全流程监督管控。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预算监督管控体系的局限性,明确工作落实重点环节及核心内容,确保执行与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五)科学评价预算

充分落实预算评价工作能够合理评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的预算执行状况。企业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应当基于业务活动特点,根据发展战略目标,明确评估周期,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明确预算规划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适当调整预算指标,落实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督管控,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难点

(一)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体系的融合

在企业内部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难点主要在于战略目标达成与预算管理体系的融合,即二者能否保持方向一致,能否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就理论而言,二者可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但在预算管理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中,融合点的探寻及融合程度提高工作难度较大[1]。在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部分管理层并未积极参与体系的构建工作,仅将其交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在此背景之下,预算管理体系虽能正常运转,但由于管理层认知不足,预算管理体系并未充分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无法为实现战略目标助力。

(二)业务与财务的融合

业财融合作为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对企业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2]。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管理模式与目标间存在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内部业财融合模式应有价值的发挥。部分企业在战略预算管理体系落实的过程中,对业财融合模式缺乏重视,浅薄地认为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的构建仅为财务管理层面的调整与优化。部分企业在实际工作的落实过程中虽实现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有机融合,但业财融合程度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较低。

(三)预算管理的执行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企业受偏颇预算管理思维的影响,缺乏对预算执行应有的重视,虽然在企业内部构建了完善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但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预算执行过程的规范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借助企业内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全流程的监督管控,无法保障预算执行的刚性,无法提升企业内部预算资金的安全性。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发挥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价值,而且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五、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提高全员参与度

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预算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需遵循战略规划指引,实现全员参与。企业管理层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方向及目标之后,应当积极参与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树立正确的战略预算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明确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各职能部门对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配合度[3]。同时合理划分相关工作岗位,严格遵循岗位划分原则,避免出现一人多岗的状况,保障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强化业财融合,确立预算管理报告分析机制

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充分明确业财融合模式的落实对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在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建阶段,需确立预算管理报告机制,推动业财融合模式更好落实。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有机融合,在实际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借助预算管理报告,明确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要确保战略预算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发挥实际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战略预算管理落实

企业应当提升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根据实际工作的落实需求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并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全流程的监督管控[4]。同时落实评价考核工作,细化评价监督标准,对战略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考量,形成完善的监督评价报告,并借助评价结果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改进,充分发挥战略预算管理的实际价值,避免其受传统思维理念影响而流于表面。

六、结语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内部应当树立正确认知,优化组织架构,同时充分落实业财融合模式,推动财务管理转型,构建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战略预算管理的真实价值,助力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业财战略目标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常见问题及对策
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模式对建筑企业成本管控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建筑企业中的EHS管理体系分析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