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与研究

2021-11-24王睛

经营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管理系统风险管理

王睛

(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引言

集团公司通常规模大、部门多、工作流程复杂,因此会面临更多的管理问题。及时建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在发展稳定后的第一要务。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及时解决事前防备、事中控制、事后督察等放,面的具体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设、发展与完善,市场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未知的风险。如何让企业在这一充满较强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管理者急需认真思考的课题。与此同时,本属实战派的管理学问题在经济学界也颇受关注。经过管理者们的不断研究和实战摸索,发现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企业内部管理才能协助企业实现高效、稳健的发展。因此,要想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激流勇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部分企业的经营者能够意识到内控体系建设对管理的积极作用,有些却还未能关注到这一层面的问题,这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实控人的眼界、职能管理者们的工作格局等有一定关。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系统不够了解,对风险管理系统的投资较为抗拒,没有看到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解决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让企业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可谓任重而道远。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应创立起自己的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六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定岗定责,保证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避免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个人产出的经济效率。

第二,明确岗位职责与岗位权限,确保各部门管理者拥有管理与授权的能力。完善岗位追责制度,保证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关系,夯实岗位责任制。

第三,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定期核查会计凭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杜绝舞弊行为。

第四,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通过采取实物保管、财产进出记录、不相容岗位分离等方式确保财产安全。

第五,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并通过成立运营情况分析小组识别和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

第六,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秉承多劳多得的考核原则,让积极工作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如缺乏有效的执行与监督,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流于形式。目前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五大问题。

第一,管理人员工作缺少积极性,纪律性差,具体表现为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强,员工出现玩忽职守与谋取私利的现象。

第二,企业设定的企业战略目标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方式方法欠佳,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设定战略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外部风险,企业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方式上较为古板,缺乏突破与创新。

第三,企业内部虽然设立了风险管理系统,但此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和运行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目前仍有大量缺乏管理经验的人才对其进行管理,企业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导致其运营工作的开展也比较艰难。

第四,企业制定实行的管理办法欠佳。具体表现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原理了解不够深入,只一味地注重制度与法则的建立,并未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在不了解业务的情况下制定的制度往往浮于表面很难落地,更遑论获得效益。

第五,企业内部信息技术在获取信息和沟通方面不够健全,部门间管理经常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具体表现为企业各部门之间至今仍不能进行畅通无阻的沟通,企业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总之,建立风险内控体系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持续优化内控体系在运营中的制度管理问题,相信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会更加稳健和高效,完善的制度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措施

(一)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助力。因此,企业要将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首先,企业要秉承科学发展的理念进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顺利运行的前提和有效运行的保障。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并积极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企业的治理。再次,要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企业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风控部门进行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最后,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企业管理办法。

(二)设定合理的企业战略目标

曾有经济学家指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建立在多个小目标的实现上”。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企业可以将未来的战略目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使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具体的人身上。如此既为工作人员指明了工作方向,让员工在作业时更具目标性,同时也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企业设定的目标是所有控制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只有逐步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有最终实现整体战略目标的可能。

(三)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COSO内部控制框架提出,董事会在风险管理层面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企业管理方面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的决策是否正确。基于上述观点,企业应考虑在董事会中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让董事会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并能及时探讨解决方法,让企业免受因重大风险带来的灾难,从而保障董事会能够有充沛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构筑有效执行的控制活动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控制活动是重中之重,它是实现企业设定目标最为关键的一步。控制活动的影响在方方面面,它不仅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影响企业既定计划的实施。因此,首先企业要不断构建有效的控制活动,包括具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具有科学的考勤制度,具有科学的管理体系,等等。其次,企业还要明确关键控制点与控制环节,并对关键控制点与控制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和实行授权。最后,企业要依据企业情况建立企业管理条例说明书、奖惩制度说明书等,以此保障企业管理有规可依,有据可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不只是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与法则,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这需要管理层人员戒骄戒躁,静下心来深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状况的情况下建立与企业风险能力相适应、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企业还要高瞻远瞩,要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检测与评估,做到及时查缺补漏。

(五)优化信息与沟通体系

在所有经济机构中,信息与沟通都是备受重视的一个体系。有效的信息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各部门的日常效率,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完善这一信息与沟通系统,使其变得统一便捷,让各部门都能畅通无阻地进行沟通与协作,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让企业管理者能够通过大数据信息的反馈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学会利用信息系统提供、采集、处理、分析和汇报来自内外部的管理信息。在完善信息与沟通这一系统的同时,企业还要加强这一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信息的更新,以确保信息与沟通体系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身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解决内控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这一洪流中稳步前行,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管理系统风险管理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