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2021-11-24田多武
田多武
(合肥凌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管理人员要注重预算绩效管理方式的确定。民营企业要采用能够有效激发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管理方式,并辅以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做到奖罚分明。目前,民营企业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现状及有效措施这三部分内容展开分析论述,旨在助力民营企业提升预算绩效和整体管理水平。
二、预算绩效管理概念
预算绩效管理是民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从企业既定的战略规划着手,为既定战略的实现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企业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能避免资源闲置,降低企业面临的预算风险。企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水平,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对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三、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一)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探索提升整体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与理念。部分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受传统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与理念的制约,对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效率的提升难度加大。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从民营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来看,预算管理权一般由企业管理人员掌控,内审部门与业务部门等预算结果使用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更谈不上业财融合,存在对立和各自为政的情况。同时,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尚未制定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目标与绩效考评方法。部分民营企业虽然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规划,但是由于缺少制度的保障,执行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三)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的科学性不足
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是民营企业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民营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依据,针对性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优化与调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仍旧以原始数据为主要依据,建立的预算绩效指标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且缺少个性,无法全面凸显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特点,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无法通过预算编制结果真实呈现。
(四)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部分民营企业虽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且制定了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但是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效率却较为低下,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具备的考核作用也被弱化,阻碍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对企业经营管理积极作用的发挥,进而拉低了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奖惩不明的现状,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切身利益关联度不高,或者未及时兑现达成绩效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绩效的实施。
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营造全面参与的、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环境,是民营企业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一要树立正确理念。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工作能力,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状况进行自我管理理念与意识的更新,确保自身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二要营造良好氛围。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应在内部加大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力度,提升企业员工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程度。管理人员还应定期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学习培训活动,筑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人才基础[2]。
(二)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既有利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又对企业获取更大的经营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预算控制、预算编制与预算引导,企业构建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具备完善性、科学合理性等特性。民营企业在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权责利相结合、全过程管控与成本效益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以企业既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目标为基础,保证建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企业发展目标,有效规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脱节的现象,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民营企业内部的全面高效有序落实提供保障,进而助力民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
民营企业相关人员在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民营企业的财务现状为依据,确定科学的预算指标。但是,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及外部的发展环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此背景下,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敏感度,能够及时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调整与优化工作,确保制定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民营企业在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的过程中,除了合理利用原始数据外,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短期发展需求,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使建立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能够体现出个性化特征,真实展现企业的发展现状。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应就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展开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为自身利益提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民营企业应及时探究预算超支的原因,如果问题无法规避,应合理调整预算指标,如果存在人为因素,应从内部管理角度出发,及时进行调整[3]。
(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效率
民营企业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特征,以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为依据,制定战略部署规划,突出绩效考评指标的长远性和个性化特征,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效率,严格审查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连贯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民营企业各项工作的负责人与各职能部门要强化联系、密切配合,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客观性。此外,民营企业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不能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简单地纳入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应让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积极参与,融入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并就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关注度,做到奖罚分明,严格兑现奖惩内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权威性,从而使预算绩效管理深入人心、真正落地,进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我国民营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管理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陈旧、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科学性不足、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效率低下等,阻碍着民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更新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效率,助力民营企业在新发展环境下持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