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4钱嘉诚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账款信用销售

钱嘉诚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一)降低财务成本

从经营角度来看,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幅不得大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幅,否则,将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面临流动性受阻的经营风险。[1]同时,周转速度的放缓将会引起企业资金链上对资金需求的大幅上升,进一步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大幅增加。

从财务角度来看,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也能够通过财务指标进行反映。根据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能够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权益净利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 Equity,ROE)可以细分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三个财务指标的乘积,[2]即在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周转率的提高,可以促使企业ROE的提高,即在股东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增加,反之亦然。

在企业应收账款不良增长的经营下,企业资产负债率会上升,偿债能力会下降,融资会变得困难,进而造成企业经济利益下降、经营负担与经营风险加重等问题。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经营性现金收支平衡,保持资金的合理周转,降本增效。

(二)防范坏账风险

根据数据显示,当今企业采用赊销方式经营约占80%,过程产生的应收账款最低占比企业整体流动资金的50%。企业在应收账款产生时并未做及时的跟进,使得企业在款项的收回方面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应收账款只能收回部分甚至无法收回,损害企业利益,也使得坏账产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从财务角度来看,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常用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CFFO)指标,此部分的流量来源于除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3]其中涉及的销售回款部分又牵扯到应收账款。企业拥有一定占比的应收账款可以助力企业的经营销售,增加收入,但是如果回款较差,甚至形成坏账。随着应收账款的逐渐增加,即使是账面利润非常好的企业,也会逐渐被现金流束缚住发展,甚至拖累。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时刻关注业务变化,及时预判风险,调整业务政策和经营策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三)防止企业夸大经营成果

应收账款形成的销售仅是账面收入及利润,并未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坏账发生的可能性会加大,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会形成“逾期利润”(Overdue Profit),从现金流量角度出发,就是虚增了企业的账面“利润”,进而存在缩水风险。

同时,从财务分析可知,企业应收账款与现金流呈负相关关系,即应收账款的提高,会使得现金流降低,反之亦然。应收账款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让企业财务报表更为美观,但是却容易隐匿亏损,虚增收入和虚增资产。企业对内外部可能引起损失的因素不可估量,则会扩大经营成果,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防控。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应收账款管理涉及日常流程环节较多,包括但不限于:协议、订单、开票、记账、对账、回款、销账等,各节点环环相扣,某个节点存在问题势必影响整个管理流程效率。同时,在实际的客户选择工作中,没有通过税务局对客户的纳税信用全面了解,没有通过国家公示信息网站对客户的资料全面考察,为了业绩的实现,将应收账款管理停留在最初阶段。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关键的流程控制点,甚至由于流程节点多,进行斩、并、跳、脱流程节点,一切必要的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具体的实施,形同虚设,账款逾期也没有及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进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失衡。

(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企业信用管理往往流于形式。首先,在充分竞争市场中,每个客户都将面临信用考验。一些企业赊销完货物后,没有对赊销客户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进行持续跟进,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也引发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甚至给不法分子利用漏洞骗取企业货款提供了机会;[4]其次,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需要财务业务一体化思维和能力,企业往往缺乏相关方面人才;再次,信用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一定会影响到业务工作效率,增加各方面工作量,信用管理者工作难以开展;最后,信用管理是一套预防机制,成本在先、收益不显,往往也得不到更多的支持,甚至被边缘化等。

(三)企业信息化支持不足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经营都搭配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信息化系统,但缺少对应收账款深度分析和预警机制,大多停留在购销存基础数据阶段,更多的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分析、财务分析、信用管控等缺乏,大数据建设和运用更无从提及;同时,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系统对接较难实现,整体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应收账款制度体系

1.预算与考核制度

应收账款必须作为企业预算环节的重要部分,包括与其相关的数额、周转、账龄、增福、比率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应收账款特点和趋势侧重预算相关内容。制定预算制度时必须明确具体的应收账款预算内容和标准;同时预算制度中应对应收账款日常追踪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企业预算必须与考核紧密结合,企业必须明确考核重点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应收账款行为和责任人应进行相应追责问责。

2.销售与回款制度

销售是应收账款源头。销售制度中必须明确应收账款管理为销售的后续管理,即应收账款是销售的闭环管理;此外,销售管理一定要重视协议合同管理,应收账款必须成为购销合同协议中的必备条款;制定严格的回款流程和稽核机制,防止回款舞弊等。

3.对账与交接制度

对账包括内部对账和外部对账、定期对账和临时对账、业务对账和财务对账等,企业应一年至少一次对全部客户进行对账,必须规定对账结果要经过审核,要求对账差额要清晰和及时处理。对于应收账款一般业务员就是其直接管理责任人,负责各自业务的应收账款。同时,应收账款的交接必须制定相关规定,明确各方职责,保证应收账款平稳安全交接。

4.财务分析与报告制度

财务人员是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参与者,现代企业财务不仅只是对应收账款进行核算,更重要的是全面全过程协助管理。企业应定期从财务、管理、预算、绩效等方面开展应收账款分析报告工作,对于逾期、高风险应收账款进行重点追踪管理。

(二)完善应收账款信用体系

首先,完善前期预警机制。严谨、细致地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评估赊销风险。对于老客户,根据以往的履约情况建立信用档案,并根据其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市场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新客户,可以采用5C评估法,分别对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债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经济条件(Conditons)五个方面进行判断[5]。

其次,对销售过程规范化管理。应收账款能否形成良性的循环,关键看销售合同的签订是否合法合规,严谨有效的合同是对销售双方权益的保障。[6]销售合同及约定必须由书面形式呈现,以免对部分信用缺失的赖账客户追缴欠款时没有依据。同时要坚持谨慎性原则,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最后,销售完成后及时跟进。对应付账款的金额、欠款时间、客户资信状况进行排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

(三)完善应收账款信息系统

对于应收账款未来应借助大数据进行管理,企业内外部的信用体系必须无缝对接,相互协调,从而让应收账款处于一个透明的、可视的、可控的信息环境中。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应搭建专属企业经营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系统、预警系统、控制系统等;其次要与客户建立互信机制,最大可能实现信息数据对接等。

四、结语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影响,企业想争得一席之地,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经营中,采用客户赊销的交易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账面收入、利润的增长,但是却伴随着诸多问题,因此,在扩大赊销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应对该销售的业务员、经销商等各个环节因素进行严加防控,最大程度地降低应收账款收回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将赊销业务稳定在安全水平,进而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助力企业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账款信用销售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