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视域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24苏蕊戈胡蓉吴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育

苏蕊 戈胡蓉 吴辉

(宁夏医科大学体育部 宁夏银川 75000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减少,成为人们亚健康状态的重要诱因。“体医融合”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改变亚健康状态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体医融合”就是将体育和医疗相结合,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育运动由此就成为一种医疗手段。有关研究表明,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适度的运动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社会体育是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体育健康运动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社会普遍需求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培养目标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并由此实现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的过程。社会体育专业与全民健身密切相关,故此在“体医融合”背景下,结合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非常必要。

1 “体医融合”的概念及背景

目前,有关“体医融合”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体医结合”就是体育和医疗的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和促进,如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另一种认为“体医融合”是指社区体育与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融合,实现部门之间的配合,以此来帮助社区居民实现疾病防治等。总体来讲,“体医融合”指的就是在运动中以科学的医疗理论为指导,逐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健康已经不局限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见,健康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传统的医疗手段主要以治疗为主,但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医疗手段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大。而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疾病防治效果,对于颈椎病等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缓解的作用。例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就是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身体素质、防治疾病的很好的方式。作为人口大国,我国财政医疗的负担较大,而近年来亚健康人群数量急剧上升,医疗健康问题已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全民体育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手段,实现医疗费用的控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是“体医融合”政策提出的主要因素。最后,据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32.2%,65 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将逐步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阶段。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社会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体医融合”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社会需求基础[1,2]。

2 “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体育融合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理由的特殊研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定趋势。

2.1 有利于推动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为国家培养身体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学校里缺少优秀的“体医结合”教师,教师上课就技术而技术,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很少。目前,各校大都有该领域的资深教师,为加强“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实行“体医结合”有利于转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举行多种多样的“体医结合”活动,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策略和技能;结合职业特点,选择与开发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渗透更多的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以推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3,4]。

2.2 有利于社会体育与社会医学共同发展

“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推动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在“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为“体医结合”对健康的推动是全方位的,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举措,在健康推动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3.1 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社会体育涵盖的要素具有极大的外延性,因此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很多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向时,都会出现争议。或者是课程科目设置较为繁杂,教学方式手段照搬其他实践性强的体育科目;或者是培养的方向过于单一,集中在俱乐部方向,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多数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主要是以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专业理论基础课,同时开设社会体育指导、社区体育与管理实践课以及体育运动技术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有体育统计学、运动解剖学等与社会体育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还存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就学科属性来说,社会体育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营销技能、沟通技巧等要求较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的课时较少,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并且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选择权也较小[5,6]。

3.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就业率偏低

目前,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少、学生实习目的性较差、专业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等。学生获得的实践机会少,就会导致其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降低。高校自主建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基地现实中存在较多困难,建设资金来源就是很大的问题。而社会上很多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效益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顾虑,也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基于此,高校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融入,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同时,学校还需要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强化,加强社区、学校和企业“三位一体”育人合作,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稳定的实践平台。目前,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且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实践缺陷,这就导致了人才质量高低不一,与体育教育、运动康复等专业的学生相比,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不具备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表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很少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较为严重,多数毕业生认为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中技术指导知识最为重要,与他们实际工作关联度较大。

3.3 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学生专业水平低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时间普遍较短,教师在教学经验方面有所欠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第一,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这主要源自该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潜在的教师也因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整体数量偏少而显得有些不足。第二,社会体育专业教师专业度不高,这主要源自多数教师是由体育相关的专业转过来的,自身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体育技术教学没问题,但是有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教学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虽然部分高校通过教师培训、进修等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储备了一些师资,但是总体来讲,该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无法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还需要教师具有“双师型”素养,但是实际上,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教师极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难点问题。同时,虽然社会体育专业均涉及理论和技能课程,但是偏重理论,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常见的球类、太极拳等,既不具备专业特色,种类又繁杂,课时安排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技术要点,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整体专业水平较低的现象。

4 “体医融合”视域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4.1 把握社会需求,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而“闭门造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高校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和调研,根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调整,尤其是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来说,这点尤为重要。针对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是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最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二是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在体育服务和健身指导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引导并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三是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在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确保人才“供给—需求”的平衡。

4.2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专业优势

首先,高校应当对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在“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康复学、运动预防学和慢性病预防学等是体育和医学的有机结合,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注重将这些内容融入进去,让学生既掌握医学知识,又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另外,在进行“体医融合”课程设置时,高校应当对该专业的现实社会需求和未来可能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例如,该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需要有很强的体力,故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身体素质训练方面需要突出心肺机能的提高,可以将健身跑等作为重点内容。其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师生到健身房或医学院校实地观察、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在技术课程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针对性更强的运动处方,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机能特点,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对课堂体育教学进行充分延伸。最后,高校在进行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时,还需要组织相关教职人员明确该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比如,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流行病学处方制定、身体姿态异常康复等都是与社会体育相关但人才匮乏的就业领域,这就可以作为突出专业优势的重点来抓。

4.3 普及“体医融合”概念,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人们对运动治疗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纳,对“体医融合”的概念还很懵懂。社会体育作为与“体医融合”政策契合度最高的专业,应当尽早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高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教授到学校举办讲座,宣扬“体医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相关的知识。其次,高校应当借助学校的教育网络平台及“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对有关“体医融合”的新闻资讯进行转发,让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信息。再次,高校可以与相关医学院、体育院校进行合作,通过师资、课程等共享的形式,联合培养出复合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高校可以联合相关医学院校,共同组织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如为社区提供免费诊疗和体育技能服务等,以此来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有关调查显示,多数高校社会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有待提升,并且受到体育专业的限制,临床医疗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学生遇到问题也更多是从体育专业角度去考虑。因此,开设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高校,首先应当聘请更多的医学院教授来改善这个状况,同时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学术交流。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够指导学生逐步构建出他们自身“体医融合”的知识体系。其次,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学实践基地的资金投入,为实验课的开设提供切实的保障,同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进而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在教学条件完善方面,高校需要积极推行建立校内“医体结合”临床实践中心,用以满足临床教学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为稳定的实践基地。最后,在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无法支撑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下,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外聘教师,聘用具有执业资格认证的教师进行授课,开设具有“体医融合”性质的特色化课程,避免课程设置上同质化、重复化严重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对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实施一定的激励手段,确保他们在走向社会前能够具备相应的资格认证,提升他们的人才市场竞争力。

4.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医融合”教学模式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有两个尺度:一是校内尺度,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培养成效的契合度;二是社会尺度,反映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高校在进行“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价时,需要将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进行改革,将原有的片面侧重学生相关技能的考核转为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力求相关评价指标和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并使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手段创新的依据。其次,要建立起社会评估制度,让用人企业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座谈会、调查表等形式,高校与用人企业之间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反馈系统,及时地了解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变化,从而确保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语

在“体医融合”政策的引导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当以社会需求为风向标,通过制定市场导向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师资建设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实现社会体育专业的创新发展,并为全民体育的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育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融合》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的“体育梦”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