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的现实问题及未来方向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科目学科

文 峥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2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发〔2016〕5号)有关规定,2019年4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重点改革高考利用文理分科进行未来专业分流的形式,采用“3+1+2”的模式,即以语数外为必修科目,在物理和历史当中各选一科,最后分别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中任选两科,其中,语数外和选取了物理或历史的学生最后两门选修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中国的高考制度作为中国最重要、最基础的人才选拔考试,承担着人才筛选与人才培养的功能,2017年教育部发布《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文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也对衔接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高考制度提出了变革与创新的要求。

一、湖南省高考改革的探索

近年湖南省采用的高考方案为,语、数、外加上政治、历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并基于学生就读于文科还是理科的基础对大学的专业进行选择,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2019年的《实施方案》首先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科目的选择性,打破了以往的“学文不问理,学理不懂文”的学科壁垒;其次,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最后,为高校不同专业需求提供了具备相应知识结构的相应人才,最终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专业对口型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自潘懋元提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以来,教育适应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主流思想,虽然受到了颇多争议[1],但总体来说,高等教育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为我国基本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高考制度作为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点,起到了对学生的分流作用,学生通过高考,一部分流入了人才市场,一部分进入了研究型大学,一部分进入专业型大学,还有一些人则进入了专科学校或学院[2],不同的高校承担着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的责任,最终这些拥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人才将流入社会。因此,高考制度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高考制度的变革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人才培养方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湖南省高考改革方案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实施方案》致力于提高高考的公平性与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高考改革所关注的方面不仅在于学生,还涵盖了地区间不同高中学校发展差异的问题、高中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衔接问题、高等教育内部学科差异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与市场需要之间的问题,如何平衡与协调社会各群体的关系成了高考改革稳妥进行的关键。

1.地区间不同高中学校的发展差异

根据《实施方案》,湖南省考生以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在物理和历史中必选一科作为考试科目,然后在政治、生物、地理和化学中任选两门,选择多达12种。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在政府政策干预下存在入学机会的不平等[3],同时高等教育的扩招虽然缩小了发达地区内部入学差距,但也间接扩大了全国城乡总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4],湖南省作为中部城市,地区间和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省会城市的学校拥有大批的师资队伍,可以对12种选择做到全面兼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城市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只能有所侧重地对学科教学进行取舍,即以哪几个学科为重点教学目标,谋求集中发展和优势发展[5],以达到高中学校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升学率的要求,而学生则会根据学校的引导选择学校的优势专业,实际上这是一种专业选择自主权的丧失。在实际层面,省会城市与县级地区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进一步拉大,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挑战。

2.高中学校与高校之间的衔接。

《实施方案》提出,考生报考高校必须符合高校根据教育部招生专业制定的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选考科目要求,这其中涉及学校专业和学生所选科目匹配度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学校专业所需人数低于考生所选科目人数。2021年普通高校将会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录取,由于打破了文理科的限制,划线的标准和依据成为难题,由于学生自小学就学习一部分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而物理、化学等学科一直在初中二年级才开始进行授课,湖南省文科高考投档线一直都显著高于理科投档线,如果按照物理和历史进行划分,两种类别分数线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物理、化学等理工学科比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学习难度和知识结构较难建立的原因,考生基于趋易避难功利主义思想,可能会出现弃选物理的现象。同时,通过对我国双一流学校和学科建设的研究显示[6],我国以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入选双一流学科中比例远高于以政治历史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此,高校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与学生由于趋易避难弃理工科形成了冲突。然而,如果物理类别的分数低于历史这一类别,则同样趋于功利化的角度,大部分的学生将会选择相对简单的学科,从而造成高校部分专业门庭若市,部分专业门可罗雀的现象,进而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高校层次间的差异和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对专业所做出的选择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回馈和调节,只有在一批学生进入这场改革之后的高考中,才能得到具体的数据来对这三方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因此,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科目教学、学生自己的专业选择和高校专业人才需求之间如何形成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同时满足三方的需要,这将是未来高考改革所需要寻求的方向。

3.高等教育内部学科差异

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工程名单中,全国理工农医入选学科远高于文史哲学的入选学科[7],而湖南省仅有四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学校,12个学科进入了一流学科领域,其中仅有湖南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这唯一文科专业进入了双一流学科名单,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内部之间存在的学科发展不平衡,原因可能在于应用层面的创新比理论上的创新简单,应用层面的成果一经推出便可以直接进入实践领域,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和回报。而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则囿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往往需要纵向长期的科学探究,一项研究长达数十年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难以在短期内得出成果并带来经济上的效益,政府和高校在给予学科经济援助也以短期的社会效益为基准,文史哲社研究领域社会科学价值分配不公的问题导致了文史哲社领域的衰退。当学生在考虑高考科目的选择时,也会基于高校所拥有的优势专业和专业要求进行选择,冷落某些看似无用的学科如政治,选择实用性更强、就业面向领域更广的科目,进一步拉大文史哲社和理工农医的差距。然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是要培养专业科学知识和良好道德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重理轻文的倾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冲突

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排名大多是按照研究型大学来排的[8],研究型大学多以学术研究为主,并长期高居于中国大学金字塔的顶端,为社会培养了高科技高学术人才。然而,就业市场不仅需要高端学术研究人才,也同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所面对的方向不同,但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出现了层次上的划分,而学生在进行高考科目选择则会优先考虑重点大学的专业招考导向,形成趋同性,即大家都报考符合该招考科目的学科,未来市场对这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则达到饱和,形成“结构性失业”。而学生在高考选择科目时,较少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进行理性看待,大多以兴趣为导向或者以“考上”为前提,最终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严重失衡,造成就业困难。

三、对策与建议

以当前分布在高中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四个基本冲突为根据,提出了两大主要策略,一是以政府政策扶持为导向,对教学质量处于低下游的县级高中进行经济扶持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一是以内涵式人才培养建设为导向,培养兼具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政府政策扶持

高考制度的变更关乎国计民生,政府作为引领改革的主体,必须进行全局性的宏观调控,有所侧重地对处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学校进行统筹兼顾,优惠性政策要向处在下游教育水平的城市倾斜。主要的补助方式有以下两点:第一,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悬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一般地级市的优秀教师流入省会城市,省会城市的普通高中的优秀教师流入升学率高的重点高中,优秀的省会学校更加优秀,落后的地级市教育更加落后。政府必须加强落后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拥有更多的专业选择权。第二,教育的发展受到信息流通的影响[9],研究发现,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均衡,处在中心城市的高中比其他城市的高中在多媒体资源建设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政府应当加大对县级市地区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使这些学校获得更广阔的信息渠道,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和就业方向。

2.内涵式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10]。首先,高校既要加大对人文领域的资金投入,又要建立合理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人文社科研究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大学开始从原来的“象牙塔”成了社会的中心,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然而,大学不只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有时它还需起到引领社会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11]。

四、结语

通过对湖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开展分析与研究,发现部分高考改革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秉承建立一个平等的区域高中教育结构和高等教育内涵式人才培养相契合的方案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稳步进行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科目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高考新政改变了什么
高考“新科目”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超学科”来啦
50年前的高考变革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