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设健身健美课程的可行性
2021-11-24张续
张续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893年,健身健美运动在美国兴起,20世纪后得到飞快发展。健身健美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发展肌肉、塑造形体的作用,很快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学习健身健美运动,美国医学教授列戴民创建了“健身函授科”,使该运动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逐渐恢复了健美运动。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于体格锻炼的迫切需求,北京、成都等地区的体育院校也开设了健身健美运动的选修课程,健身健美进入校园初见雏形,由此我国健身健美运动开始复兴[1]。作为风靡世界的新兴运动项目之一,其不仅具有一般体育项目所能达到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效果,而且还是最有效发展身体肌肉、修塑体型以及达到更完美身体状态的运动项目。
站在时尚最前沿的大学生更是青睐于这项运动,学校体育是健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形式,高校体育作为人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最关键的阶段,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更是有利于健身健美运动的传播与开展。我国健身健美运动起步比较晚,进入高校课堂教学对其发展及传播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健身健美课程,既可以向大学生传授健身健美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等观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也非常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健身健美课程的教学尤其是针对大学院校,这是一个应该给予关注与思考并有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开设健身健美课程的可行性
1.1 社会需求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国青少年应该更加注重身体的强健,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勇攀高峰。刘延东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中指出,各个机构与部门必须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对具体的教学课程等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2]。
在大学校园内,大多数学生只重视学业的发展,忽略自身的体质健康,缺乏锻炼意识和习惯。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顺应时代变革,更新教学内容,将健身健美课程引入高校课堂,使广大青年学生受益并带动全民健身,这也符合全民健身及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1.2 平台优势
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基地,高校不仅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体育教师资源,还有对知识和新鲜事物充满渴望的广大学子。相比于社会人群,高校大学生作为走在时尚潮流最前端的群体,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新兴运动和新兴理念。将健身健美作为高校的试点课程,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给高校课堂带来新的元素[3],对于健身健美运动的传播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2 高校开设健身健美课程的意义
2.1 符合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思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现了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健美健身运动作为增强体质、塑造形体、促进健康极具成效的体育项目,各个群体参与其中,蓬勃发展[4]。健身健美运动在全民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全民健身的积极开展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切实利益,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更爱健身、更爱运动、更爱多姿多彩的青春生活。健身健美运动是以系统科学的锻炼为基础,提倡少油、少盐、低糖、低脂的健康饮食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是简单的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5]。健身健美运动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良好习惯获益终身,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倡导健身健美运动的推广,同时对推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推动全民健康以及迈向全面小康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养成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形体美与自信美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于审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有了新的需求,那些阳光、健康并且拥有完美身材的型男靓女开始带动国人逐渐投入到健身健美运动中。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只讲究穿衣打扮,转变为开始重视身体美;从过去把钱穿在身上,到了把钱花在身上的新阶段。大学作为培养全面人才的摇篮,应该对于当今社会上的流行事物保持敏感度,并应与社会潮流相衔接,但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竞技体育和传统项目的教学上,非常不符合当代大学生对于形体美与自信美的迫切需求。
健身健美运动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扩充体育教学内容和课余体育锻炼的新契机,既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
2.3 拓展高校体育运动项目及课外活动内容
球类与跑步等传统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慢跑、轮滑等,如今在校园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些传统项目在大学生中有很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很难再有所发展,所以应当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加入新选项,让学生有更多新的选择。结合上述,健身健美运动由于本身的特点也可以作为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身体素质练习手段,为自己喜爱的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拓展了高校体育运动项目的宽度,一举两得。
2.4 提升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健康合格率
健身健美运动的练习内容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很大帮助,而更多的反馈是在实际练习中得出的。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动作指导,并结合课后所布置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手段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对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及格率有着重要的意义[6]。
3 影响高校健身健美课程开展的因素
3.1 学校制度与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领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性影响。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普遍是重文化轻体育,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乃至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不够,一直以来都是说起来重要而做起来从不考虑。想要开设健身健美课程往往需要一些硬件设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与领导的不重视,让该课程只能望而止步。
3.2 教师素质不高,缺乏教师资源
当前,高校内相对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来说,健身健美课程的教师资源相当紧缺。由于健身健美教育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要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教育课程,因此接受过该课程专业学习与训练的健身健美教师并不多,缺乏高学历、专业性强的教师成为阻碍健身健美课程在大学校园普及的最关键因素,缺少专业的教师是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在职教师来说,接受这项社会潮流运动项目的学习是理所应得的,而教师继续深造的资源匮乏,缺少教师学习新技能的机会。
3.3 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健身健美课程在国内的一些院校已经开设,但是时间较短,加上健身健美课程本身难度比较大,大多数高等院校并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健身健美课程的导向。甚至在健身健美教育时,许多教育工作者一味地接受其他国家的相关教育思想,但国外的一些优秀经验并不都适用于我国。健身健美课程完全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进行教学,甚至忽略场地与器材的局限性,如一个杠铃、哑铃、弹力带就可以锻炼全身肌群,以及有氧健身操、HIIT 训练等。目前,高等体育院校健身健美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此种考核方式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考核,忽略了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评价,不符合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这一要求。因此,健身健美课程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3.4 健身健美氛围不浓厚
健身健美运动虽然在大学生中备受欢迎,健身人士也在逐渐增加。但在大学校园内,健身健美理念的文化建设与推广往往不够充分,健身氛围不够浓厚。这也对健身健美课程的开设带来了阻碍,如学生不够重视这门课程,学生不积极配合,学生自认为该项目的危险性大,难度性高。因此,加强健身健美运动文化理念的传播及学生对其客观、正确的认识是推进健身健美课程教育的关键环节。
4 高校开设健身健美课程的建议方案
4.1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基础设施
健身健美运动对场地面积要求不大,但对器械设施有一定要求,其费用较高,对于众多办学经费紧张的高校而言,与校外健身企业建立合作办学模式则是不错的选择。这种模式不仅利用了企业的器械与设施,而且可以为学校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健美训练器械和技术的学习机会。另外,健身不只是健身俱乐部中的固定器械健身,甚至可以忽略场地设施的局限性,如借助一块场地就可以开展课程;借助一个杠铃或者一对哑铃就可以练习到全身。因此,教师对于场地基础设施资源应该有新的认识,对于健身运动应该有新的理解。
4.2 加强师资队伍的引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开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育的执行者与传播者。教育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课程的落实效果。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科班出身,学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对现有的教师队伍,尤其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其的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公益教学与演讲等途径让其对于健身运动有新的了解,转换观念。通过这些途径也能够提升其健身健美运动的理论水平与技能水平,这样可以确保开设学校健身健美课程的相关需要。另外,对于教师招聘方面,应该拓宽眼界,加大对专业健身健美领域内的优秀工作者的引进力度,让优秀而专业的高学历健身人才也能够加入到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中,使教师群体注入新的“血液”,活化教师群体,激发教育者对新兴课程的教学激情。
4.3 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方法
健身健美课程是一项新的体育教学课程,由于其对器材、场地及专业性要求较高,对于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工作难度很大,因此需要确立健身健美课程的导向,根据健身健美课程的特点,教学时应在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运动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发展肌肉力量、线条及减脂增肌等知识与技能。教师方面应以培养学生科学健康运动理念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示范”能力与“讲解”能力。例如,对于肱二头肌的练习,学生首先要了解该肌肉的起止点位置、形状及运动轨迹,掌握该训练部位的动作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训练强度及练习组数,并把其作为学期考核的主要内容,形成明确的教案。
此外,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过于注重专项的达标,让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需要大量的训练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推广健身健美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健康生活,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做保障。应抛去传统的评价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课外学习及锻炼情况。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教师的评价三者结合起来,课程的最终成绩以平时表现占80%,期末考核占20%来实施。
4.4 加强校园健身健美文化建设,增添校园氛围
健身健美课程的开展想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要利用好各种传播手段。校园健身健美文化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今,校园里媒体、广播、报栏等随处可见,在校内传媒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媒体手段加大文化宣传,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对健身健美运动的概念与作用产生客观、正确的理解。
想要让健身健美氛围落实到实处,在校学生会方面,可以多举行一些与健身健美相关的比赛,如减脂大赛、体育模特比赛、健身小姐等;在裁判方面,可以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或者挑选具有多年健身运动的大学生来担任。高校里的体育社团充分运用体育知识去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丰富课外活动、增强体质及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在校体育社团中,跆拳道、轮滑、自行车协会比比皆是,因此在体育社团方面,可以成立一些健身社团,通过社团的团建活动来传播与发展健身健美运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身健美锻炼。
5 结语
健身健美运动在高校开展具有许多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还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都有积极影响。目前,应加大健身健美运动的宣传,使学校相关部门及教师充分认识到该项运动的价值和作用。加大对教师资源的培训与引入,创建开设该课程的外部环境。健身健美运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期待在正视该运动的同时,继续发扬光大,以期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