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例谈高考作文拟题
2021-11-24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笔者认真梳理了近三年的一些高考高分作文,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高分作文大都有一个漂亮的题目。比如,在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高分作文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以对仗取胜,“选举良才,为政之本”以化用古书名言吸睛,“‘管鲍之交’的价值重构”以运用论文写作模式添彩。这些标题各有千秋、各具光彩,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在日常习作中,大多数同学缺少题目拟定的训练,所取题目既无亮点也无新意,比如“友谊”“学会用人”“成功的方法”等,太过平淡,难得高分。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梳理出六种作文拟题的方法,以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成绩。
一 妙用谐音
汉语中有许多一音多义、一义多音、多音多义的汉字,这为我们运用谐音表情达意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我们妙用谐音法拟定作文题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2020年高考上海卷中,一考生将题目拟定为“一往‘申’情”,巧妙运用了“深”“申”的谐音,既写出了对家乡的深情,又饱含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的“上海精神”的理解,十分巧妙。
针对“学生视力即将纳入中考”的议题,笔者曾组织学生对此社会现象进行写作训练。一学生从维护考试的公平和权威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评说,认为把个人视力纳入中考是对考试公平的践踏,也不符合考试“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原则,同时认为其可操作性也不够强。该文结构十分严谨,语言比较流畅且逻辑缜密,实属佳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生的作文题目拟定得比较平淡——“小议视力纳入中考”。针对这个题目,笔者运用“谐音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其明白“题好一半文”的道理,最终该生将题目修改为“中考理应‘一视同仁’”。此题目不仅点明主旨而且妙用谐音,增强了文采,值得大家借鉴。
二 化用诗文
无诗歌不中国!中国作为诗的王国,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充溢着诗的气息。广大考生如果在作文拟题时能够巧妙地将古典诗词化用进来,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猫与鱼”,一考生将题目拟定为“满身花雨又归来”,此题目充溢着诗情雅韵,取悦了阅卷老师,也征服了后来的广大读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再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2019的色彩”,有的考生以“映日荷花别样红”为题目,充满诗情画意,十分出彩。
针对“手机进校园”所引起的争议现象,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过一次作文训练。有的同学认为手机进校园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该生在拟定题目时,借用柳永的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为题,显得十分巧妙;而有的学生则从对立的角度切入,认为新媒体时代,借用新技术助力现代教学未尝不可,认为这是助力学习的新机遇,于是将题目拟定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也十分贴切。
三 巧用反语
拟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式,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反向思维”,拟定反语式的题目。这样做可以吊起阅卷老师的胃口,吸引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比如,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就是巧用反语的典例,“为了忘却”和“记念”看似矛盾,然而正是这种矛盾将鲁迅先生内心的痛苦和愤懑纤毫毕露地凸显出来,同时也将鲁迅先生对遇难学生深切的怀念和不舍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再比如,2013年高考北京一考生以“落地请关机”为题目来行文,令读者感到“不可思议”,落地为何关机?细读全文才知晓,原来作者是要号召我们关掉“心中的手机”,尽享自然之美。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段铭文:“一切都会过去。”笔者曾以此为材料进行作文训练。一考生认为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历史会铭记一切,我们不该忘记,并以此为思路写了一篇名为“过去的都要铭记”的议论文。笔者认为此文的立意精巧,但是题目过于平淡。基于此,笔者点拨学生尝试运用反语拟题,最终,学生拟写出“过去的都不会过去”的反语式标题。与原标题相比,无疑,这个标题更加出彩。
四 旧题“新”用
同一个题目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所谓“新”用是指创新地运用,推陈出新,赋予旧题以新意。比如2012年高考湖南省满分作文标题“一只手上的中国”,就是借鉴旧题“舌尖上的中国”,增加了作文的趣味性,也凸显了作文的个性。在旧题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以改造,为新作文服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法,易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要不要拒过洋节”是近两年争议比较大的话题,为此,笔者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有的同学以鲁迅先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进行立意,为作文拟题为“新时代仍需‘拿来主义’”;有的同学以相反的观点写作文章,将题目定为“感恩的心”,这是直接采用歌曲旧题,属于“旧瓶装新酒”,以此来表达要尊重中国传统、拒过洋节的观点。
旧题“新”用的题,有时候还可以指自己起初拟定的不太理想的题目,在一定的恰当的语境之下,加上新式表达符号,这样既不违背拟题原意,又起到了熟中求新的效果,增添了作文标题的表达趣味。比如,有的同学在写“视力应不应该纳入考试范畴”时,起初将题目拟定为“视力与势力”,后来觉得这个题目不够创新,于是巧用新式表达符号,将题目修改为“视力&势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要之,旧题“新”用的关键在于思维的创新。因此,引导学生在借鉴旧题的基础上拟写新题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 以喻为题
以喻为题的“喻”是指比喻,即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标题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文采,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比如,《人民日报》经常运用比喻性的标题,像“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画好人生的延长线”“跳出心灵的‘井口’”“让教育的阳光普照‘苔花’”等均属此类。
再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战机弹痕”,重庆一名考生将题目拟定为“浮尘不拂,真珠难露”,把“现象”喻为“浮尘”、“本质”喻为“真珠”,既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全文围绕这一标题展开,带给人“拂尘见珠”的喜悦之情,令人拍案称奇。
运用比喻修辞拟定题目,关键在于喻体要恰当,要和本体具有相似性的特点,同时还要符合语境要求,否则会遭遇“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仍以“视力要不要纳入考试范畴”为例,有的同学主张视力考试,于是拟定题目为“莫让视力成为你的‘蒙脸纸’”。这个题目的拟定就不太恰当,“蒙脸纸”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很不吉利,给阅卷者一种阴森不悦的感受。于是,笔者建议学生将题目修改为“莫让视力成为人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如此修改,比较妥当。
六 以问设题
以反问的句式拟定作文题目,也是日常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反问的语气引发阅卷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强化核心观点的作用。反问句标题有两类:肯定反问式和否定反问式。肯定反问式表示否定,否定反问式表示肯定。反问式标题在加强语气的同时,能够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比如,“若有诚信,夫复何求”“诚信落伍了吗”“诚信岂可抛”“没有你,我该怎么办”这几个题目,因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作者对“诚信”真义的理解与期待的情感。
再如,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有的同学以“岂以亲疏辨好恶”和“怎一个‘情’字了得”为标题,都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高度认可。
笔者曾借用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劳动”为话题组织学生写作,并特意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式拟题,比如“劳动落伍了吗”“劳动岂可抛”“没有你,我该怎么办”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诚然,优秀的拟题方法不止以上六种,笔者只是想通过这种简单的列举与梳理,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为高考助力,为学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