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机关青年管理干部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研究

2021-11-24河北医科大学潘佳佳容志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张博宇

办公室业务 2021年9期
关键词:行政服务管理

文/河北医科大学 潘佳佳 容志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张博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赋予了极高期望。青年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是实现党的理想的希望所在。在此背景下,高校机关青年管理干部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群体,其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提升高校机关青年管理干部管理服务水平,是建设高校“服务型”机关的切实要求,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实现内部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管理与服务,是机关干部面临的永恒而对立的两个问题,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双面角色的恰当切换,是能否担当值守的重要标志。对于高校机关青年管理干部而言更是如此,他们既承担着维持机关良性高效运转的职责,亦承担着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任务。

一、管理与服务内涵的演进

如何做好“管理”与“服务”两个相互对立角色的切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对其基本含义有较为明确的认知。

“管理”一词,根据摩根·威策尔(Mogen Witzel)的研究,最早追溯于16世纪的英国,它来源于拉丁语manus,字面意思是“手”,也有“权力”和“权限”的深层含义。在英语中,它最早主要用来表示对事物的控制和指导,并且主要应用于工业方面。17世纪后,在基本保留原有范围的基础上,其使用范围拓展至农业、林业、教育、金融等诸多方面。直至今日,它基本保持了其原意。

但是具体来看,虽然已有中外专家进行了多年研究,但对于“管理”一词的真正含义,学界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孙永正认为,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地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而张俊伟则提出,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人民服务”逐步成了风靡全国的口号。“服务”一词现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根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高名凯、刘正埮著)考证,该词为日源词汇,是明治时期出现的用于翻译法语‘Service’概念的意译词。“服务”一词在日语中最早用于军事方面的书籍中,在使用过程中其词意出现泛化,逐渐被军事以外的领域所采用,在日语中固定下来后传入中国,仍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即履行职务之意。

综上所述,管理与服务,虽已广泛使用,但均为舶来品,且其基本含义虽广为人知,但精确含义却众说纷纭。为便于研究,本文将采用孙永正对于“管理”的概念界定及“服务”的基本含义。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高校行政管理职能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职能实现的基本保障,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他职能的发挥具有极强的制约作用。“一流的高校离不开一流的管理”就是高校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最好体现。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高等学校“去行政化”,建立“服务型”管理体系的呼声不绝于耳。2015年11月,《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出台。其中明确提出:“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是国家适应世界高等发育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对以往“985”“211”等高校分类进行的重大洗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其中“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也与近年来高等学校建立“服务型”管理体制的呼声一脉相承。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建立“服务型”管理体制是破除长久以来制约高校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的关键。然而,对高校机关青年管理干部来说,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对管理提出全新要求带来的阵痛,如何适应新的角色定位,如何在管理与服务两种角色间准确切换,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现状与问题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多是伴随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出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拓展的特点,现有管理体制中的制度性问题逐步显露并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具体而言,一是制度的欠缺易造成工作失位,由于缺乏相关制度,造成无章可循,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二是部门之间职责交叉、职能模糊、职能空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有效划分工作范畴和管辖范畴,往往造成部门间互相扯皮、推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三是由于制度缺失,岗位之间无明确工作界限,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障。

(二)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间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其最重要的职能为教学与科研,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上述职能的基础与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及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科研为主、行政为辅”的观念影响,导致管理人员难以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之中,职业成就感降低;此外,高校扩招带来的招生数量增大、各类日常事务激增、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经济待遇差距明显、“一刀切”式的绩效考核方式、晋升空间相对狭窄等问题,也都加剧了管理人员面临的困境,极易引发管理人员心理失衡,从而引起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和心理落差,最终影响整体效率的提升。

(三)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服务意识欠缺。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效率。整体来看,当前高校管理人员队伍水平相对不足。归其原因,业务知识与管理理念欠缺、所学专业与当前的岗位不符、入职后接受培训不足、传统管理模式和思想导致的服务意识缺失是最主要的几个因素,制约了管理效能的发挥。

(四)信息化时代思维及工作模式转型较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成为时髦词汇,越来越多的高校斥巨资投入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期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则面临着必须改变原本熟悉的工作方式,适应互联网办公的挑战。从目前来看,面对转型的阵痛期,部分管理人员或选择因循守旧、或选择视而不见,整体思维及工作模式转型较慢,创新性思维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也受到时代冲击,既有内部冲突也有个人因素。对于高校青年管理干部而言,时代的进步与现实的问题同向同行,如何在前进中适应时代变化,如何在现状中提升自我,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具体策略

针对前文中高校行政管理出现的几类问题,应当综合考虑,有的放矢加以解决。以下,笔者将从健全管理制度、设置奖励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以及积极应对办公信息化4个方面提出举措: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类工作流程是推进高校行政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性举措。笔者认为,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最需要完善的制度是细化部门职责分工,明确考核机制以及有效监督制度落实。部门职责细化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分解与协调,考核制度的完善则有助于推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监督则能够为工作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二)设置奖励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行为科学最知名的理论之一,对于调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的矛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此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由低到高的五层需求,当较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人的需求将转入更高层次。具体而言,当前二者之间的矛盾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因此,物质保障类奖励与尊重及自我实现奖励应当双向并举,一方面从物质方面肯定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则从精神关怀、个人发展等满足发展需求,共同调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的矛盾。

(三)增强服务意识。对于机关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而言,克服“官本位”思想的桎梏,树立“学生为本、教师为先”的服务性理念,是有效推进“服务型”管理体制建立的思想领航。具体而言,一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干部强化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师生的意识。二是加强岗位和各类知识培训,提升青年干部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群体效应。

(四)积极应对办公信息化。当前,办公信息化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标配”,各高校大笔资金促进信息化建设投入。截至目前,高校更多地将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中,对于各类软件的应用与管理仍是盲区。更重要的是,作为管理层面最重要的因素——人,却被选择性忽视。大部分干部因水平较低无法深度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无法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作为青年管理干部,目前承担着较为繁多的日常事务,与其他管理干部相比,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群体进行整体培训,通过提升知识水平和共享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犹在耳旁,高校青年管理干部应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服务师生,服务当代,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贡献力量,为高等教育发展逐梦弄潮。

猜你喜欢

行政服务管理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管理的另一半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