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困境及破解策略研究
2021-11-24崔铭香
崔铭香,曾 浩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南昌 330022)
由于许多农业转移人口学习观念不强,缺乏学习能力,学习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人群特征,解析其学习困境,提升其学习效果及学习质量,将有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力。
一、一个庞杂却极需关注的群体:农业转移人口
农业人口向农业地域、行业范围以外的职业进行移动、迁入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便于称呼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村涌入城市的一群人,提出了“农民工”一词。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将农民工定义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农民身份还未能得以转换而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群体。由于这种解释涉及农民职业,普遍认为该称呼具有一定的歧视意味,因此,2010年,我国将“农业转移人口”作为正式用语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1]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此,国家开始正式用较为中性的“农业转移人口”一词代替“农民工”这一称呼。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这些举措加大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关注程度,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日益重视。至此,农业转移人口概念基本形成,指的是由原来农村(以农业为谋生手段的)人口转变为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这一庞大的人群不单单指因生存与发展需要主动离开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还包括由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自身承包的土地被征用而被动转移为城镇居民的失地农民。[3]总而言之,随着“农业转移人口”一词成为正式用语,该群体逐渐为大众所了解,其人群的特征也渐渐地展现出来。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相较于中国14亿人口总量而言,也许算不上多。但将城市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与该城市的人口数相比较,就凸显出其占比之大。以四川省为例,2018年城市总人口为8 341万人,农业转移人口为2 16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4]在如此庞大的农业转移人口中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可以不断向其所在城市提供动力。
(二)复杂的人员构成
农业转移人口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饭店里传菜的服务员、工厂中纺织的纱布工等,其复杂的人员构成成为其第二大特征。除此之外,不同行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学历水平、社会经历也不尽相同,凸显出较为复杂的特点。
(三)有待提升的社会地位
农业转移人口原本生活在农村,来到城市生活、工作后却常常受到冷遇。首先,在身份上,由于没有城市户籍,他们的身份不被认可,很难享受城市居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待遇,社会公共服务等享有程度有待提升。其次,在有的城市居民眼里,从事着廉价劳动的农业转移人口本就不属于城市,而且挤占了许多本属于他们的城市资源,因此经常对农业转移人口不够友好。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农业转移人口本身存在巨大的发展潜能,庞大的人口基数能为城市化进程贡献较大的力量,但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农业转移人口人员构成复杂,其学习需求随行业变化,各学历人群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受其社会地位的限制,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道路十分坎坷。
二、机遇与挑战
21世纪以来,伴随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社会的融入不断加深,农业人口转移问题有了许多新变化。农业转移人口为了适应工作与生活需要,认识到参加学习的必要性。时代的发展给农业转移人口带来了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一)机遇:时代发展为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1.时代的红利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近几年增长势头虽有所放缓,但经济总量仍位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巨大的人口基数共同构成了属于现代中国独有的“红利”,并将其影响延伸至人们的学习活动中: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线上交流,催生了诸多学习交流群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移动终端快速进行思想的互动与碰撞,共商学习难题;以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大中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每一个新公司的诞生都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使得个体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进行自我深造、学习提升。此外,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信息库的储备与检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以往解决学习难题几乎只能通过购买纸质书、前往图书馆等方式,方法单一效率不高。现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子信息呈几何式增长,人们主要通过搜索引擎便可以找到所需的大部分知识,大大节约了搜集资料的时间,借此机遇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
2.政策的优待
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群体关注力度加大,为了使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保障他们的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法规。2019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定就业的关键性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5]由此可知,政策的推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难、缺乏职业技能的问题,也有助于其在城市生存发展。
3.社会的支持
随着我国市民文化程度的提升,其共情心、同理心也逐步生成。过去普遍存在的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偏见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消散,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消除偏见,对农业转移人口持认可态度。在与身边农业转移人口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发现,他们也是一个个富有朝气的人,而不是原来想象中的粗鲁、邋遢的“乡下人”。农业转移人口身上带有农民朴素、憨厚的特质,他们朝九晚五辛勤地从事重体力的工作,为建设美好的城市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城市的融入愈加密切。许多公益组织、社区居委会也不定时地派志愿者前往他们的家中慰问、帮扶,整个社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友好的态度与氛围正在不断形成。
4.自身的觉醒
过去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农业转移人口中很少有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学习无关紧要,对于自己或家庭帮助不大,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知识经济不断催生着新鲜事物的出现,走出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人们通过手机、互联网可以快速接触到以往他们从未了解的事物,对新知识的摄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而对新事物、新领域深入了解后,他们愈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农业转移人口逐渐受到启发,开始缓慢地觉醒。
(二)挑战:困境与机遇并存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评价其生活的时代时,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6]对于当时的他而言,工业时代的英国繁华强盛,但又有卑鄙肮脏的一面,这正体现了时代的两面性。科学、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转移人口在学习上增添了不少工具和优势,但也存在许多挑战,它们体现为各种学习方面的困境,这些挑战是新形势下农业转移人口突破自我的关键。
1.学习观念困境:认知不足、主动性差、视野狭窄
人的学习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学习的认识、看法、态度,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于学习认识的准确性与重视程度。要使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在意识上高度重视学习。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学习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认知不足。很多农业转移人员对于学习的认知不到位,认为学习不重要且对其生活、工作影响不大。其二,学习的主动性差。由于长时间的体力消耗,农业转移人口在工作中注意力十分集中,下班后身心俱疲,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不会主动去学习。其三,学习的视野狭窄。限于时间、精力等原因,农业转移人口更愿意学习其自身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而对于工作领域以外的知识容易忽视、遗忘,最终导致知识面较为狭窄。由此可见,学习的认知不足、主动性差等原因共同构成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学习困境。
2.学习能力困境:基础薄弱、方法单一、吸收较慢
顾名思义,学习能力指的就是满足学习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一种迅速掌握学习内容并持久保存的能力。学习主体可以不断获取全新知识,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思考、分析,针对性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7]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很多人因为辍学而前往城市打工、谋生,学习的基础相对薄弱,之前在学校中系统学习的许多知识已被遗忘,加大了学习的困难。此外,农业转移人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较为依赖过去的生活、生产经验,缺乏新方法的他们遇到新问题时便手足无措。再者,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吸收程度紧密相关,知识积累的不足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对新知识的吸收速度与效率。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无法做到快速识别、加工、保存信息,农业转移人口对知识的吸收相对缓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消化、理解。因此,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学习效果,是亟待解决的学习困境之一。
3.学习时间困境:总量不足、浪费严重、缺少规划
农业转移人口需要通过学习来增进自身的知识与职业技能,对于学习时间需求量大,但实际拥有的可支配时间却不多。从时间的总量来看,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从事低水平、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企业的规定工时动辄10小时以上,挤占了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群体自身对于学习的热情不高,相对于花费时间从事困难的学习研究,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分配在看电影、玩游戏等轻松的娱乐活动上。从时间的安排上讲,合理利用学习时间需要高度的自制力和时间规划能力,很多农业转移人员平时缺乏对自我时间的管理和约束,没有时间观念,因此很少会对一天的学习时间进行分区域、分阶段地管理。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缺少时间规划、可支配时间不足等学习困境大大延缓了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速度。
4.学习资金困境:不愿投入、难以为继、分配不合理
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另一大困境与学习资金相关,即个体用于开展并维持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一般用于支付购买学习书籍、接受学习培训、聘请专业授课教师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费用。农业转移人口的学习资金用途相对较多,部分人会因为家庭困难、子女上学等客观原因无法负担高昂的学习费用,使得学习活动难以为继;还有一部分人自身具备学习的条件,但思想觉悟不高,不愿意过多地将资金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除此之外,学习资金的分配不合理也会阻碍学习的进步,例如:在通识书籍的购买上投入过多资金,而很少购买专业书籍;经常参加普适性的培训却不愿意参加难度较大的专业培训,最终导致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学习不深入。可见,学习资金的投入不足与分配不合理等是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又一困境。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困境的策略
“学习”是农业转移人口改变自身生存境况的“抓手”,是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帮手”,更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法宝,用“举足轻重”来形容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必要性一点也不为过。而要提升学习效果,需破解横亘在其面前的学习困境。除农业转移人口“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外,社会、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帮助他们突破学习困境。
(一)管理学习时间:个体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如前文所述,农业转移人口学习时间容易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被占用,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尤为重要。相对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时间规划能力较弱,因此,教会农业转移人口管理学习时间是当务之急。
从时间分配的角度而言,必须做到时间的分配要具有有效性、有序性、有用性。有用性较易理解,即学习时间应花在有用的项目上。在农业转移人口中,有很多人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意义较小的打牌、刷视频等娱乐活动中,除了获得短暂的快感以外,对于其自身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因此,个体应增加“有用”的时间消耗,如参加教育培训、参加课外补习、阅读专业书籍等。有效性指时间应尽可能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对于很难的学习任务,农业转移人口必须用充足的学习时间,才能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掌握知识技能。而对于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则不能因为获得成就感而长时间滞留其中,丧失了破解难题的时间和动力。有序性是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的保证,指的是时间的分配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人们遇到困难的问题,经常会产生懈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而影响下一步的工作。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个体应将时间先分配给简单的任务,待学习完成后再用剩余的时间解决困难问题。如此,农业转移人口会因为在学习中不断解决简单的任务,从而逐渐建立起自信心,攻克学习疑难问题。
从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来说,不同的人,时间利用效率是不同的。农业转移人口普遍存在时间观念不强的问题,无法发挥时间的价值。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须从加强个体紧迫感、学习时间管理法则入手。人在面临学习任务时都有紧迫感,有的人紧迫感强,有的人则相对较弱。紧迫感弱的人在学习时容易产生拖延、放弃行为,浪费大量时间,因此农业转移人口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学习的紧迫感。提高紧迫感的方法很多,如制定任务表激励自己,将表放在床头、饭桌等目之所及之处,时刻警醒自己;也可以告知家人、朋友自己的学习安排,委托其作为外力督促自己,提升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此外,学习美国学者的时间管理法则亦能起到作用。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在《要事第一》中提出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用以提高学习效率。他认为人们经常会在学习中产生拖延行为,因此需要将自己的事务按照紧急与重要性划分为四个层面逐一解决。[8]农业转移人口在把握一天中有效的学习时间时也应如此,将最为紧急且重要的学习任务安排在一天中头脑最清晰的时间段。在此期间,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会受到工作、生活等相关琐事的干扰,可以做到集中精力、注意力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他生活琐事、人际应酬工作可以安排在闲暇的、碎片化的时间中解决,从而提高效率。
(二)树立学习典范:媒体报道学习典型,激发学习动力
个体学习既有利于自身发展,也符合国家需要,理应提倡。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社会正能量的宣传机构,应尽力报道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学习先进分子、积极分子,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为社会贡献力量,也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学习典型,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深入基层采访。媒体要获取最新的、真实的学习动态,就必须下沉到基层,深入到采访对象的身边,做到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农业转移人口是城市的边缘性群体,要想报道他们的生活事迹、学习情况,就必须深入基层采访。在基层一线采访过程中,进社区是至关重要的。在社区中,媒体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和采访对象的街坊、邻居进行交流、攀谈,了解其生活境况、个人性格,为塑造人物形象、宣传人物学习事迹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可以到学习典型家中,对其进行专访,在谈话中深入了解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未来的学习计划和生活期望等,将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的学习情况大力宣传,鼓励他们向榜样学习。
制作学习纪录片。众所周知,纪录片有着记录、保存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经历,并揭示升华主题的功能,是塑造学习榜样的好方法。媒体通过制作关于农业转移人口中学习典型的纪录片,既可以保存被记录者的完整的学习奋斗史,也可以让人们深度感悟他们的心路历程。记者可以向观众展示农业转移人口在艰难的生活中如何做到学习生活两不误,在介绍的过程中穿插学习提升的经过,让人们明白学习是可行的、有益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取生存相关的知识、工作技能,改善生活条件。纪录片的最后,可以请农业转移人口中的学习典型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激发其他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典型身上的优点,进而作为自身学习发展的借鉴与动力。
(三)搭建学习平台: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提升学习能力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突破自我、摆脱学习困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无论是中央政府宏观的政策调控,还是地方政府适宜的行政帮助举措,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的助力、生活便利状况的改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可以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学习困难户。对于存在学习困难的学习者,资金往往会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突破学习瓶颈的绊脚石,农业转移人口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乏资金购买教材”“无法负担补习费用”等物质方面的困难,政府可以为此类人群设立一定标准的助学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通过前期派政府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前往学习困难户的家中,了解其家庭状况与学习现状。如果符合条件,以资助资金的形式为其提供帮助,如此可以充分做到“点对点”帮扶,不漏帮、错帮。另一方面,对于农业转移人口中学习优秀者可以予以物质上的鼓励,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奖学金与助学金的设立目的不同,奖学金的标准不应仅仅停留在“达标即可”,而应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让优秀的学生产生紧迫感,在优秀生中间产生“鲶鱼效应”,让他们永远有力争上游的动力。如实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限定每一期奖学金的资助名额,然后根据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成绩排名、任务完成度选出综合程度排名靠前的学习者,提供奖学金。此举既可以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的学习条件,又能够激励其终身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次,完善培训平台,教授学习知识与方法。现今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平台,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且收费不菲。农业转移人口在寻找学习平台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教育机构的繁杂多样而产生疑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政府完善培训平台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学习平台的效率,帮助其在短时间内精准对接到所需的培训,尽快提升学习能力。其一,制定培训平台的准入标准。政府定期抽查经营培训平台的企业的资质、资格证、经营情况,对于不符合甚至远低于准入标准的企业,责令其尽快改正,否则勒令其退出平台。选择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进驻,提高培训平台的准入门槛可以极大地提升培训质量。其二,优化培训内容。教授给农业转移人口的学习内容不应过于零散,应该将学习的知识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概念集合”“技能补充包”,整体性地传授给学习者,如此能够帮助其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的概况,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进而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丰富且具有针对性。在学习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时,农业转移人口将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学材料的甄选、主题的设定要仔细斟酌,选择最符合农业转移人口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的知识进行传授。
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对于城市的发展愈发重要,他们的发展不仅影响其个人,甚至影响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他们被裹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历经艰难,帮助其破解学习困境,促进其自身发展,将会让城市更美好,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