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1-11-23黄延周洁王伟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二硫化碳硫化氢职业病

*黄延 周洁 王伟

(江苏宁大卫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 212400)

引言

差别化高湿模量再生纤维素是粘胶纤维的一种,粘胶纤维是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纤维素纤维之一。由于吸湿性好,穿着舒适,可纺性优良,常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黏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磺化过程会产生含CS2、H2S等废气,严重影响工人身心健康。为揭示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本研究对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差别化高湿模量再生纤维素项目。

(2)现场调查

对企业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根据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原辅料、涉及到的机器设备,工人作业方式等,分析整个工艺过程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各个工序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用人单位采取的相关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预案及相关设施,为工人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等;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成效等。

(3)评价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法律法规、标准等,对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风险评估

物理因素测量参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2007)要求执行;化学因素布点采样参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要求执行,分析化验参照《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规定执行。企业化学有害因素风险分析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风险分级。

(5)评价内容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措施及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2.结果

(1)生产工艺流程

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其中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工序为压榨、磺化、纺丝和精炼等。

图1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

(2)原辅材料

该企业生产所使用原辅材料见表1。

表1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所主要原辅料表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该企业提供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进行分析,该企业关键工序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2。

表2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及个人防护用品配置

表3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设施设置

该企业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二硫化碳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以及《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等一系列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在使用酸碱如氢氧化钠、硫酸、二硫化碳等容易发生腐蚀性伤害的地方设置了应急喷淋洗眼器3处;针对二硫化碳和硫化氢设置了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在车间和控制室设置了应急柜,内有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及应急药箱等。企业定期对上述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点检、维护,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针对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其中化学有害因素见表4;物理因素见表5。检测结果表明,该企业工作场所除二硫化碳浓度超标,其余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工作场所各个岗位噪声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

表4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表5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噪声检测结果

(7)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该企业组织上述岗位的作业人员28人参加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率为100%。检查内容包括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调查、血压、身高、体重、内科常规、五官科、血常规(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血小板)、尿常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乙肝表抗、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腹部B超、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等;对接触粉尘作业者增查了肺功能、高仟伏全胸片等检查;对接触噪声者增查了电测听检查;对接触二硫化碳作业者增查了视野、眼底、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

本次检测的主要异常结果显示:白细胞减少(5人次)、血小板减少计数(2人次)、听力下降(2人次)、神经肌电图异常(4人次)。

(8)化学有害因素风险等级

评估结果显示,除精炼岗的二硫化碳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外,压榨岗的氢氧化钠,磺化岗的二硫化碳,纺丝岗的二硫化碳、硫酸、硫化氢,精炼岗的氢氧化钠、硫化氢等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见表6。

表6 某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综合指数法评估化学有害因素的风险水平一览表

3.讨论

该企业项目行业归属为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硫化碳、硫化氢、氢氧化钠、硫酸和噪声等,经检测除纺丝岗和精炼岗二硫化碳超标外,其他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工作场所各个岗位噪声强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要求。

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显示,体检异常项目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相关性,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说明该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4.建议

二硫化碳是一种脂溶性气体麻醉剂,长期接触可导致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董秋等对南京某化纤企业接触二硫化碳的职业健康检测结果表明,工人长期接触不同浓度的二硫化碳,体检结果均存在相关异常现象,高浓度的尤为明显;而И.Г.Щинко等对化纤企业废气处理研究表明,伴随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废气。硫化氢属于高毒物质,易引起急性中毒。因此建议企业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作为该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子,加强对纺丝和精炼工序二硫化碳的治理,采取有效的局部通风,设备保持负压状态、密闭作业,减少毒物逸散;加强车间全面通风,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充分稀释车间内有毒有害物质,防止二硫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蓄积。

化学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显示,除精炼岗的二硫化碳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外,各个岗位的化学有害因素风险等级均为高风险,而检测结果除了二硫化碳超标外,其余化学有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提示即使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企业也应对工作场所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加强管理。

根据本次的风险结果,建议:企业应首先执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开展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提供个人使用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必要时进行定量风险评价。

猜你喜欢

二硫化碳硫化氢职业病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父亲的职业病
一种适合于实验室提纯二硫化碳的方法
紫外光催化降解低浓度二硫化碳
硫化氢脱除镍钻溶液中锌杂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