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癫痫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2021-11-23冯红选奚晓雪王媚瑕贾红靖朱晓玥李静静田星月吴冠会程庆璋
冯红选,奚晓雪,王媚瑕,桂 千,贾红靖,朱晓玥,李静静,田星月,吴冠会,程庆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1.神经内科;2.妇产科;3.超声科,4.营养科;5.临床药师,南京215000)
癫痫(epilepsy)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大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女性癫痫患者在妊娠期的一个时间段内,身体经历内分泌、代谢转变,同时宫内育儿以及分娩、哺乳,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抗癫痫药物的代谢和癫痫发作,另一方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可能影响到宫内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妊娠期癫痫患者的管理尤其复杂、困难。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管理干预模式是指由癫痫专科医师、妇产科医师、临床药师、超声科医师、营养师、助产士以及护士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从专业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建立的跨部门干预,从而适当地识别和沟通问题、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干预效果最大化[1]。本文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干预模式对妊娠癫痫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非随机方法取样,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妊娠期癫痫患者40例为干预组。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的妊娠期癫痫患者3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于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于MTD模式干预。
入选标准:(1)年龄22-40岁;(2)符合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制定的癫痫诊断标准[2];(3)经妇产科门诊确诊怀孕;(4)规律产检,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1)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者;(2)有明显精神发育迟滞不能配合的患者;(3)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资料
1.2.1(1)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孕妇就诊后,记录年龄、发病年龄、病史、临床发作发作频率及类型、服用叶酸情况、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及剂量;(2)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3]:共31个条目,分为7个方面和1个总条目,每方面得分=各个问题得分的总和除以问题数。最后得分再乘以不同的权重分得到各项分,各项分项相加得到总分。其中总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1.2.2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医疗、健康教育管理,由神经内科医师制订或调整治疗方案以及随访观察;每月随访患者(≥1次)。干预组给予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1)建立多学科团队。(2)明确各学科的人员职责。(3)干预前医务人员集中培训。(4)所有患者每隔1个月门诊随访1次,直至试验终点妊娠结局,记录试验结果。
1.3 评价指标
(1)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发作担忧、情绪健康、精力/疲惫、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药物影响、综合生活质量以及总分。
(2)跟踪并记录2组患者妊娠期癫痫并发症情况,包括流产、早产、异位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
(3)记录2组患者妊娠结局,包括畸形、低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大于胎龄、Apgar评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共收集72例妊娠癫痫患者,40例为干预组,32例为对照组,对年龄、学历、职业、病程、癫痫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叶酸使用情况进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QOLIE-31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QOLIE-31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两组各项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其中QOLIE-31总分、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发作担忧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QOLIE-31总分、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发作担忧、精力/疲惫、社会功能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QOLIE-31总分、发作担忧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比较对两组患者出现妊娠期并发症(流产、早产、异位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进行比较,干预组流产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妊娠期结局(畸形、低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大于胎龄、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社会功能干预前干预后药物影响干预前干预后综合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后总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4045.33±4.7648.35±4.54*58.15±4.3463.00±5.48*△58.78±4.5464.88±5.88*△59.75±6.1966.88±6.16*△对照组3244.72±4.4346.53±5.0256.47±4.7558.25±5.9756.56±5.1460.44±7.14*58.47±7.2862.69±7.32*t值0.5531.6091.5662.5111.9352.8890.8062.632P值0.5820.1120.1220.0010.0570.0050.4230.010
表3 2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比较
表4 2组患者妊娠期结局比较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中妊娠期癫痫患病率达0.3%-0.5%[4]。妊娠期癫痫的管理一直是癫痫病学领域的重点难题。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还应考虑减少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对孕妇、子代健康的不良影响。
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癫痫的孕妇死亡率(0.8‰)高于非癫痫的孕妇死亡率(0.06‰)[5]。欧洲妊娠登记研究的结果提示,15.2% 的癫痫孕妇孕期发生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另外一项研究证实,服药依从性差的妊娠癫痫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7]。基于国际大规模癫痫妊娠登记项目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新型的抗癫痫药物为该群体的母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建立以癫痫专科医生为主导,妇产科医生、临床药师、超声科医师、营养师、助产士以及护士等共同参与的多学科管理模式,以对妊娠期癫痫患者进行全程有效管理和科学指导。
目前基于 MDT管理模式已应用多种疾病,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10],但国内在基于MDT管理干预模式在妊娠期癫痫患者中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两组各项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其中QOLIE-31总分、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发作担忧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QOLIE-31总分、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发作担忧、精力/疲惫、社会功能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QOLIE-31总分、发作担忧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的分值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基于MTD管理干预模式组,患者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发作担忧以及综合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这提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妊娠癫痫患者的管理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常规管理模式存在着单一性和局限性,多学科协作的管理模式解决常规模式的不足和局限性,将各个学科技术的优势集合起来。
与无癫痫的女性相比,孕妇癫痫患者的自然流产、早产、产前产后出血、引产、剖宫产、胎儿生长受限的几率明显增加,而且容易生产低胎龄儿[11]。本研究干预组流产率较对照组少,原因可能为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后,患者对癫痫发作及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减少有关,由于样本量较少,无法分析流产原因,后续研究将增加样本量,分析流产原因。两组患者在早产、异位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畸形、低体重、巨大儿、小于胎龄、大于胎龄、Apgar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癫痫专科医师、妇产科医师、临床药师、超声科医师、营养师、助产士以及护士等组成的 MDT,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值得在妊娠癫痫患者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