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剑和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的起源初探

2021-11-23赵沛炎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8期
关键词:越国良渚宝剑

赵沛炎

龙泉尊武刀剑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 323700

《管子·地数篇》记载,“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这是早欧冶子一百多的人在文献记载中最早提及宝剑的来历。春秋时吴越之地铸剑术天下第一,越剑为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庄子说,“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也说,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断盘匜”。出土的青铜剑中,春秋战国的吴越剑数量最多最豪华[1]。仅知名王者之剑就有几十把之多。其中,越王剑近40把,吴王剑近10把。这与“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剑,轻死易发。”(《汉书·地理志》)有关,也与吴越时期浙西南龙泉一带独特的地理地矿资源有关。

为什么吴越人那么厉害呢?吴越剑、龙泉宝剑的源头在哪里?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的源头有哪些因素?很多因素,令人猜想。笔者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并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1 越剑的源头在良渚

龙泉宝剑的源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剑。越国剑的源头在哪里呢?从现代考古及越国剑的剑格特殊纹饰分析,越国剑与良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良渚文化玉器上出现最多最耀眼的纹饰是“神徽”。良渚“神徽”中那神人头顶巨型的羽冠和兽面结合,形成神异的刻像,方面折肘,这兽面上巨目圆睁、大嘴横咧,是当时巫师祭祀做法的典型形象刻画。若将越剑剑格兽面纹与良渚的这种兽面纹饰放在一起对比,可清楚看出这种简省型纹饰的文化承继关系,二者均重视突显兽面的巨目和大嘴,特别是巨目。巨目表示明神在上,监临下方之意。它对于本族人,是保护神,是善灵;而对于异族人,对于敌人有一种威慑力量。因剑格特殊造型关系,越剑神兽大嘴从平直裂开状转变成左右嘴角上翘状[2]。

其次,在良渚“神徽”到越剑剑格纹饰的演变中,良渚神徽的下部,是对应北斗七星的北斗猪神。神徽与越剑,都是人驾驭饕餮或神猪的思路,其中不同的是越剑剑格中将相当于神巫的位置替换成了以鸟虫书书写的越王名。从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到越国春秋时期,历史已经发展了近2500年,这时候文字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故而以抽象的文字替代图画成为构图的重要元素。

因此越剑的源头在神权、军权、王权相结合的良渚古国,而良渚出土的高端玉器反映王者惟我独尊的身分。越剑是保持着“披发文身、错臂左衽”古老民风习俗的越地土著产物。剑代表着越王,也代表着越国的兵权,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剑,制作非常精美。

2 欧冶龙泉制剑,因龙泉独具制剑优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认为真正的好剑在越国,故有吴钩越剑之说。而越人心目中,剑之情韵与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互相辉映,高雅肃穆而庄严;宝剑是清丽山水的精魂,是山川秀丽的越国之骄傲。剑凝聚着越人的高尚精神,越王勾践向越女问剑,勾践卧薪尝胆,范蠡笑傲江湖,都展示着越国剑文化的底蕴深厚。

传说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携其众师徒与一批军人,在龙泉秦溪山下,开出铁矿,并结合龙泉山上的陨铁,千锤百炼后制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风胡子在与楚王谈论干将与欧冶子在龙泉合造的三把宝剑时说,观龙渊“如登高山,临深渊”,泰阿给人的感觉是“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越绝书》)。

欧冶为什么选择龙泉呢?其实在龙泉打制宝剑是有优势的。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安静,利于众多制剑团队安心此地,也利于众人专心炼制宝剑铁料和专心锤锻宝剑。

此外,根据地方志的鼻祖《越绝书》记载,欧冶子选择龙泉制剑,还因为龙泉一地有适合铸剑的几大因素:①龙泉山下蕴藏丰富矿石“铁英”,欧冶子凿开长满茨草的高山,导泄其溪堰,挖取出高品质的铁英;②深山老林里有极为细腻柔韧的磨剑“亮石”;③质地有着漂亮花纹的花榈木可以制鞘;④秦溪山下岩泉泠冽,七星井水特别适合淬剑;⑤除了上述因素外,龙泉周边二百里茂密的林海,海拔1千米以上山峰700余座,千多米以上高峰生长的红继木、黄花梨、岩柏等高能量树木,为锻制宝剑铁矿石提供充足的高热量木炭燃料。

因此,龙泉这一带铜矿、锡矿、铁矿、树木等资源满足了生产宝剑条件,这是欧冶子选中龙泉的客观原因。

龙泉峡谷自古以岩泉泠冽出名,其形若龙,加之古代溪泉清澈见底,而溪长若龙,故此有称龙泉之美称。欧冶铸剑后,也称龙渊,因溪形修长若剑,站在龙泉山上远看龙泉溪,恰似一柄银光闪闪的宝剑。汉武帝之时,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淮南子》说,越王勾践“决狱不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意思是越王勾践偶然一次错判案件,冤枉无辜,就拿出宝剑刺割自己的大腿,血流满地,以示自责。前方作战将士们听闻此事,也在不惜生命,拼死奋战。这是汉武时期以“龙渊”代指宝剑的典型例子。故汉末以剑设名,建龙渊乡,从此以“龙渊”成为地名。唐代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将“龙渊”改为“龙泉”。闻名中外的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由此代代传承[3]。

3 独特的地质地矿资源成就了龙泉的锻剑技艺

《周礼·考工記》说:“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吴越铜兵如此精良,很可能与当地的水质、土壤、矿石金属元素等冶炼环境,以及优质的铜锡原材料有关。现代地质地矿研究表明,龙泉属于华夏板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区之一,为浙闽赣中生代火山岩区金属矿床,属武夷山银、铅、锌、铜、金、钨、锡成矿带中的浙西南—闽北裂谷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龙泉恰好是浙西南—闽北多金属矿区。矿化石英脉内常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伴生。其上部的磁铁石英岩是浙南新元古代变质岩中最主要的含铁层位,该类岩石中磁铁矿含量可达20%。传说中龙泉江边的砂石有许多铁砂,只要进行适度的淘洗,就可熔铸生铁。

为了锻制雅致高端的龙泉宝剑,龙泉人不断开采矿石,至今龙泉周边的山中还布满矿洞,有的村矿洞多达20几处。目前发现龙南和安仁有两处矿洞内空长宽可达2.5平方千米。因元明矿工起义,所以至今采矿的历史未被记载下来,但从现存矿洞推测,当年罕见的采矿场景可见一斑。从考古发掘的越王勾践剑1把,勾践之子鹿郢剑(者旨於剑)已发现3把。越王勾践孙子不寿的盲姑剑发现3把,越王州句剑传世与出土近10把,越王不光剑有6把,还有传说中的“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等8剑。可以想象到,当年战事频仍,需要多少剑。从南宋林应辰等编写的《龙泉县志》看,龙泉的采矿技术在唐宋年间还有许多创新方法,其内容曾被转载于《菽园杂志》。因此,是龙泉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造就了龙泉剑,龙泉剑代代相传,不断创新锻制,因此成就了龙泉剑的传统锻制技艺。

4 锻制技艺源于悠久的成熟锻打技术和创新

据考证,越国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32年至公元前222年,有1810年的历史。新石器晚期我国祖先已用赤铁矿制造手斧,距今3300多年前的商代,已有陨铁制成的兵器部件。公元前8世纪的周代已出现人造铁器。已出土情况表明春秋早期铁器已有普遍使用,例如西周末至春秋初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有人工冶炼铁制武器。《国语》中记载,春秋早期齐国管仲回答齐桓公(前685-643年在位)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说明当时已经将铁器制成农具推广至农业生产。至春秋末期我国不仅能冶铸生铁,而且有人工冶炼的块炼铁出现,诞生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欧冶子在龙泉制造龙渊、泰阿、工布三把著名铁剑时,可能就运用了回火锤锻的柔化处理技术。

越人喜欢剑,剑为越人必备的随身武器,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吸取历史的经验,铸剑技术在欧冶子时代已经非常成熟。从现在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来看,埋藏地下2000多年,居然寒光袭人,毫无锈蚀,锋刃如新,锋利犹能断发。欧冶子制造的宝剑简直就是天降神兵,他能够闻名天下、将盛名流传于后世,这和他对金属矿物及炼矿的相关知识刻苦钻研是分不开。能够制作出这样的名剑也是欧冶子等铸剑师们长时间反复试验和反复锻打处理的结果。

(1)锻打为主的创新考证历史发现,至战国末期,原来的模铸为主制剑模式已经逐渐转变,形成煅烧锤击为主的锤打模式。宝剑的锻打制作模式由此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其质量也由此出现了飞跃性的改变。当年欧冶子也是在冶炼铁矿石后,得到铸铁、块炼铁,然后进行反复锤击锻打,对铁坯加热锻造,才得以挤出氧化物夹杂物,脱碳而成为上等花纹钢铁。風胡子回答楚王说:“作铁兵,威服三军”,指出当时欧冶等剑师制作铁剑,经过锤击锻打铁兵器因为性能远胜于铜兵器而被誉为神兵。铁兵器从铸铁到成形,需要锻制,当时条件下的优质铁兵器是反复锤锻的结果。有成熟的锤锻技艺,才能让铁剑成为铁兵之神,所向披靡,彰显帝王威服天下的神威。風胡子说龙渊剑,“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泰阿剑,“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剑,“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说的全是钢铁反复锻打后形成的花纹。刀剑钢材上的花纹龙泉人叫“锻纹”,近代人称花纹钢。大马士革钢,日本称“地肌”都是这类钢材。欧冶子那个时候就凭手工反复锤击,锻打出现代人梦寐以求的上等花纹钢。其锻制之专心细致,其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经过如此锤击锻打后,锻制出宝剑与当时传统的铜铸剑比较,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无怪乎当时人将欧冶子的这些剑传得神乎其神,具有无比的神力。

(2)多重材料复合锻打《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薛烛曰:‘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可见,欧冶子时代的宝剑锻制就讲究将多种金属进行熔铸锻打,形成合金钢材。这是锻制工艺上的一大进步,是锻制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上的创新发展。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曾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通过金相检验,证明是钢制的。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钢制实物。由此可见欧冶子时代的锻制技艺之高超。1977年,河南登封告城战国遗址中出土的一批铁器,经检验为铸铁脱碳钢制品。这说明战国时期,铸铁脱碳成钢的锻制技艺已经逐步成熟。这是锻制技艺的成熟阶段的成功摸索创新。乌兹钢用菱铁矿掺杂镍、铬、锌以及锰,反复煅烧若干次,这属异曲同工之妙。和现代龙泉人以多重复合钢混合锻打是一样的道理。

5 结语

总之,龙泉自古属越国,龙泉人自古就非常喜欢宝剑,加之龙泉锻制宝剑的各种资源丰富,形成龙泉宝剑锻制代代相传的历史。龙泉人在宝剑锻打技艺中也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宝剑文化。现代人更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各地高超技艺,锻制出世界有影响力的宝剑。这些因素促成了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剑的源头在良渚文化,越剑在庄子时代就被誉为“宝之至也”。欧冶子选龙泉制剑是因龙泉这一多金属矿带上,富有众多的制剑资源,龙泉的铁矿石中多金属元素和历史传承中成熟而高超的锻制技艺成就了龙泉剑2500多年来坚韧美观的神奇魅力。

猜你喜欢

越国良渚宝剑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玩具宝剑
风雨同舟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所长无用
越人造车
刻舟求剑
良渚用玉的等级和身份
夫差放虎归山并不蠢